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他鄉之税

鎖定
《他鄉之税》是200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田毅、趙旭。
書    名
他鄉之税
作    者
田毅,趙旭
類    別
財政税收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10月1日
頁    數
360 頁
定    價
49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8612577 [1] 
版    次
1
字    數
420000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他鄉之税編輯推薦

管不住政府的線,怎能管好政府手中的權?
千年來,財税影響甚至左右着每個人乃至每個國家的命運。改革開入的三十年間,中國的財政留下了怎樣的軌跡?一個北方小鎮,這些年發生的波瀾詭譎的變革,又如何折射着一個國家的“隱秘”財政史?洞察歷史,以把握未來,踏上中國的財政民法治之路。
我特別讚賞田毅和趙旭的《他鄉之税》。這本書立足現實問題,描述現實生活,通過改革演進過程的考察來透視基層政府的生計活動,研究資料豐富,刻畫手法細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意味深長的鄉鎮政府三十年生活史。
書稿感覺好極了!現在學界和政界都需要《他鄉之税》這樣的好東西,而不是無病呻吟。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張鳴
從一定意義上説,小鄉鎮即大中國,鄉鎮財政是理解中國農村政權運行狀況的核心。作者通過第一手的資料和紮實的實地調查,以客觀、生動的筆法展示了一個鄉鎮的起起伏伏,農民和幹部的命運、基層政權的定位探詢、政權間財政和行政的複雜關係。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方面讓我們有“接地氣”的痛快感,另一方面又引發我們對農村發展的憂思。這是一本幫助我們瞭解和把握當下中國基層真實運行的不可多得的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守英
在過去的幾年裏,田毅數十次跑到中國北方的一個小鎮,想要揭開一個秘密,那就是在過去的三十年裏,中國北方鄉村經濟運作的謎底到底是什麼?他的書稿一拖再拖,可能不是商業意義上的“好作者”,不過,我喜歡這樣的作者。
——“藍獅子”出版人、財經作家 吳曉波
這是一本對於我們理解中國基層政治生活非常有啓發性的書。作者通過長期的資料收集、實地探訪和私人日記,力圖給我們描繪出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基層政治生活變化的軌跡以及背後的邏輯。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也許會更理性地看待中國的基層政治,特別是基層官員的生存邏輯。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楊雪冬
其實,一個國家的財政史是驚心動魄的。如果你讀它,會從中看到不僅是經濟的發展,而且是社會的結構和公平正義的程度。
——温家寶總理(於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記者招待會上答記者問)

他鄉之税內容簡介

政府財税關乎國計民生,更與每一個公民的權益休慼相關。國家財政的“陽光化”和“公共化”,是政府體制改革和公民權利保障的必由之路。
一個普通的北方小鎮,三十年間,圍繞着政府的錢和老百姓的錢,上演了若干故事,揭示了中國財政的“隱秘性”。
本書將帶你走進這座小鎮,近距離觀察他們的生活軌跡和命運,揭開鮮為外界所知的隱秘的税收流動真相。作者歷時8年,訪問上百人,取得眾多第一手賬本、檔案、私人日記等未公開材料,通過鄉鎮這個小小的窗口,描繪出一幅國家三十年財政史的宏大畫卷。
鄉土之税,將是我們重新踏上這三十年當代中國道路的一份獨特通行證……

他鄉之税作者簡介

田毅,現供職於《第一財經日報》,併為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曾在財政機關、新華社、《21世紀經濟報道》等單位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轉型社會公共政策和鄉村變遷。曾獲美國東西方中心獎學金赴美、韓訪問。

他鄉之税目錄

導言:在流動的迷霧中穿行
引子:捲入
那一夜
腦子壞了
公堂上下
鎮長
第一篇 大開合(1976-1988)
第一章 擠出來的革命
“外流”者
平城鎮
“雙層”交易
作業組突圍:“娶過的媳婦説不得”
第二章 蜜月
李二柱的選擇
廟會重開張
口袋、小財政與“意外”的承包費
第三章 自籌號角
“突來”的旱情
關鍵之年
半邊天
第四章 動員新天地
初嘗市場
收購忙、糧倉內與國庫中
承轉起合鄉企路
消失的納税人與強化的“掛鈎獎勵”
第二篇 入口(1989-1995)
第五章 “推手”
葵花、布料與假羊毛
自家“灶台”
從紹興到石家莊
別了,供銷社
第六章 起風波
誰的磚窯(上)
誰的磚窯(下)
“長肉的事兒”
第七章 猛進中
北村內外(上)
北村內外(下)
税費及三個羊圈
“達小康”
第八章 源起
何楠被免
“優、良、平”
零散税的誘惑
縣鄉“自給”接力賽
第九章 上下間
1993年
成就與變奏
鄉幹起伏
第三篇 迷宮(1996-1999)
第十章 追逐
“鳥窩窩”新市場
加速
黯然神傷
第十一章 玄機
暗戰
三次尷尬的買賣
“一個政府,兩個税收任務”
部門間的“合作”
第十二章 微言、掮客與“開支”
“拿錢買税”
三掮客
審計平城:何以墊支?
第十三章 重重複疊疊
三天三夜調地會
農情五斷章
範春的世界
鄉企命運
第十四章 娃娃與老師
三娃娃之死
意想不到的官司
28張請假條
第十五章 大轉折
一巴掌減免8萬元税?
尾欠!尾欠!
墊税
“掰手腕”
第十六章 緊急通知與新網絡
緊急通知
點化
邊緣與中心
“半邊户”
第四篇 原委(20世紀90年代末-新世紀初)
第十七章 流動的利潤
“賣方”主力
“晉車外掛”拉税戰
建安難題
發票大案背後的買家與嚴格治理
第十八章 公開資料中的“盆地”
買税三例
一位副鎮長的年終總結
90個公開案例
“流動”與“盆地”
擴大的“斷裂”
第五篇 行行且行行(2000-2006年)
第十九章 “二次革命”
税費之變
“航測”、“大畝”與難停的尾欠
“老手”與“新手”
“磨不推自轉”
第二十章 發力
奶牛夢想
工業興縣、項目為王
“三板斧”
第二十一章 免税前後
真假公章
直補新形象
無税之村
門市萎縮?
不同的錢、不同的人
第二十二章 專業化
專職、兼職和“一肩挑”
“安南那兒有税可買嗎?”
“冒出”債務700萬
“超買”
第二十三章 治理
團結起來!
招商“迴歸”,引税漸逝
遺失的責任
新書記與大力治理
第二十四章 交織
集體資產流失風雲
鄉鎮部門化?
縣城諸“衙門”
非税收入“迷信”
尾聲 待續的歷史
保衞中學
希望
結語 以萬變應萬變?
致謝
附錄1 資料來源
附錄2 參考文獻
附錄3 公開資料中的部分引税、買税情況
註釋

他鄉之税媒體評論

我特別讚賞田毅和趙旭的《他鄉之税》。這本書立足現實問題,描述現實生活,通過改革演進過程的考察來透視基層政府的生計活動,研究資料豐富,刻畫手法細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意味深長的鄉鎮政府三十年生活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樹凱
書稿感覺好極了!現在學界和政界都需要《他鄉之税》這樣的好東西,而不是無病呻吟。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張鳴
從一定意義上説,小鄉鎮即大中國,鄉鎮財政是理解中國農村政權運行狀況的核心。作者通過第一手的資料和紮實的實地調查,以客觀、生動的筆法展示了一個鄉鎮的起起伏伏,農民和幹部的命運、基層政權的定位探詢、政權間財政和行政的複雜關係。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方面讓我們有“接地氣”的痛快感,另一方面又引發我們對農村發展的憂思。這是一本幫助我們瞭解和把握當下中國基層真實運行不可多得的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守英
在過去的幾年裏,田毅數十次跑到中國北方的一個小鎮,想要揭開一個秘密:那就是在過去的三十年裏,中國北方鄉村經濟運作的謎底到底是什麼。他的書稿一拖再拖,可能不是商業意義上的“好作者”,不過,我喜歡這樣的作者。
——“藍獅子”出版人、財經作家 吳曉波
這是一本對於我們理解中國基層政治生活非常有啓發性的書。作者通過長期的資料收集、實地探訪以及通過私人日記,力圖給我們描繪出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基層政治生活變化的軌跡以及背後的邏輯。我想,讀過這本書的人,也許會更理性地看待中國基層政治,特別是基層官員的生存邏輯。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楊雪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