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仇由國

鎖定
仇由國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於中山國與晉國之間,在今山西盂縣。屬白狄民族,滅於晉國
中文名
仇由國
隸    屬
白狄民族
被滅於
晉國
時    期
東周春秋時期

仇由國補充説明

仇由國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於中山國與晉國之間,在今山西盂縣。屬白狄民族,滅於晉國

仇由國發展歷史

公元前490年,晉國六卿中的範氏和中行氏因在內爭中失敗,被逐出晉國。到前458年這一年,智伯與趙、韓、魏,四家就瓜分了範、中行的領地。智伯為四卿之首,繼續專晉國之政。
晉國東北方有中山國仇由國,仇由國處在晉國與中山國之間的太行山中。智伯有吞併他們的想法。但苦於山脈崎嶇,於是,智伯就命人鑄造了一座青銅大鐘,假意送給仇由國君。
鍾,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禮樂之器。憑空得到這樣一件大禮,仇由國君當然非常高興。只是這座大鐘大到要把兩輛大車並排才能裝載起運,沒有大道就運送不到。仇由國君不知智伯包藏禍心,當即命人鑿山填溝,鋪路架橋,要現修一條大道來迎納大鐘。
仇由國的大臣赤章蔓枝勸諫説:“此舉萬萬不可,《詩經》有云:唯則定國,我們區區一個小國,又能有什麼讓智伯高看之處呢?智伯的為人,既貪婪,又不講信用。況且送大禮這件事,都是小國討好大國才會做的,現在卻顛倒過來了。這定是智伯要攻打我國卻苦於無大道可通,所以想用這座大鐘來騙我們拓修道路,送鐘的大車來時,晉國的軍隊一定跟在後面。大鐘萬不可收納。”仇由國君不信,不聽,仍下令“斬岸堙溪以迎鍾”。
赤章蔓枝又諫。國君答覆説:“大國與我結歡,若不順從,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您還是不要再提意見了。”
赤章蔓枝嘆息道:“為人臣子,對國君不忠貞,那是有罪當死的,然而忠貞不被用,就只好抽身而去,躲開禍事了。”當日就套馬駕車,並把車轂截短(長轂車穩,短轂車快),趕緊去了相鄰的衞國,再由衞入齊。
果然,在赤章蔓枝到達齊國後的7個月後,仇由亡國的消息就傳過來了 [1]  。這也是成語“斬岸堙溪 [2]  ”的來歷。
仇由國被滅後,其國人痛定思痛,將亡國之名“仇由”定為姓氏,世代相傳。後有人分別省文簡化為仇氏、由氏。
參考資料
  • 1.    《韓非子·説林下》
  • 2.    《呂氏春秋·權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