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煙

(漢語詞語)

鎖定
人煙,讀音rén yān,漢語詞語,意思是住户的炊煙,亦廣泛借指人家,住户。
中文名
人煙
拼    音
rén yān
外文名
signs of human habitation
釋    義
住户的炊煙,亦廣泛借指人家

目錄

人煙解釋

住户的炊煙,亦廣泛借指人家住户 [1] 

人煙出處

1、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之一:“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2、唐·李白《蜀道難》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3、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詩“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4、唐·穀神子《博異志·崔無隱》:“師行可七八日,入南陽界,日晚過一大澤中,東西路絕,目無人煙,四面陰雲且合,漸暮,遇寥落三兩家,乃欲寄宿耳。”
5、唐·杜甫《北征》詩:“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
6、宋·楊萬里《過張王廟》詩“地回人煙寂,山盤水勢回。”
7、元·陳文增春日田園雜興》詩:“熙熙壟畝扇和風,簇簇人煙野意濃。” [2] 
8、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四卷:“此去俱是長源深谷,人煙稀少,汝往前村尋問那家借宿一宵,明日早上山去。”
9、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七回:“不上一月,將淮北千里,掃蕩個渺無人煙。”
10、瞿秋白《餓鄉紀程》九:“閒着無聊,望着車窗一片雪色,往往幾十裏內絕無人煙。”
11、袁鷹《白楊》:“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