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格障礙

(202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人格障礙》是202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人格障礙
作    者
張文娟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年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膠訂
ISBN
9787572003233

人格障礙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當今社會環境下與人格發展相關的熱點話題,追溯了人格障礙診斷方式的歷史與進展,涵蓋了人格障礙的生理機制和畢生發展過程,探究了影響人格障礙形成的依戀關係、認知、情緒因素,深刻揭示了人格異常現象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展望了整合視角下人格障礙治療的可能性與有效性,為理解和治療人格障礙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1] 

人格障礙圖書目錄

人格障礙分類診斷的發展史 1
1.1 人格障礙分類的歷史淵源 3
1.2 人格障礙分類的發展軌跡 6
1.2.1 世界衞生組織對人格障礙的分類界定 6
1.2.2 美國精神病學會對人格障礙的分類界定 8
1.3 DSM 人格障礙分類診斷的爭議 13
1.3.1 分類模型與維度模型 14
1.3.2 原型匹配的診斷方式 16
1.3.3 人格障礙與其他心理障礙的關係 19
1.4 人格障礙診斷方式的“範式革命” 22
1.4.1 DSM 5第三部分: 混合診斷模型 22
1.4.2 ICD 11: 人格障礙的重新分類 30
1.5 簡評與展望 32
2 人格特質與人格障礙的維度診斷 35
2.1 亞臨牀人格特質羣: 黑暗三人格 37
2.1.1 生命史策略 39
2.1.2 社會功能的適應性與破壞性 41
2.1.3 黑暗三人格與人格障礙 46
2.2 人格障礙的特質模型 48
2.2.1 人格障礙的五因素模型 48
2.2.2 人格障礙的病理性五因素模型 52
2.3 人格障礙維度診斷的優勢 54
2.3.1 理論基礎 54
2.3.2 心理測量學優勢 57
2.3.3 臨牀實用性 58
2.4 簡評與展望 61
3 人格障礙的評估方法 64
3.1 基於分類診斷模型的評估方法 65
3.1.1 臨牀訪談法 65
3.1.2 自我/他人報告法 72
3.1.3 小結 81
3.2 整合科學研究與臨牀實踐的評估方法 83
3.2.1 SWAP的項目來源 84
3.2.2 SWAP的診斷方法 84
3.2.3 SWAP的信效度 86
3.2.4 SWAP的優勢 87
3.3 基於維度診斷模型的評估方法 88
3.3.1 人格功能受損的評定方法 89
3.3.2 病理性人格特質的評定方法 91
3.4 簡評與展望 95
4 人格障礙的生物學基礎 97
4.1 人格障礙分類模型的生物學基礎 98
4.1.1 行為遺傳學證據 98
4.1.2 分子遺傳學證據 101 4.1.3 神經科學證據 105
4.2 人格障礙維度模型的生物學基礎 113
4.2.1 人格七因素模型 114
4.2.2 神經行為系統理論 115
4.2.3 人格障礙維度模型的神經科學研究 118
4.3 簡評與展望 127
5 人格障礙的畢生發展過程 129
5.1 兒童青少年期: 人格障礙的形成 130
5.1.1 人格發展過程與人格障礙 130
5.1.2 人格障礙的形成機制: 特質—激活理論 135
5.1.3 人格障礙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具體表現 137
5.1.4 兒童青少年時期的人格障礙診斷 139
5.2 成年期: 人格障礙的動態發展 142
5.2.1 流行病學分析 142
5.2.2 穩定性與可變性 145
5.2.3 人格障礙在成年晚期的表現 151
5.2.4 成年晚期人格障礙的影響 152
5.2.5 成年晚期人格障礙診斷的測量學問題 154
5.3 簡評和展望 156
6 依戀與人格障礙 159
6.1 依戀與人格障礙類型的關係 160
6.2 依戀與人格障礙維度的關係 162
6.2.1 依戀與人格功能 163
6.2.2 依戀與病理性人格特質 169
6.3 基於依戀關係的人格障礙療法 171
6.3.1 人格障礙的心智療法 171
6.3.2 人格障礙的移情焦點療法 179
6.3.3 依戀風格與治療效果的關係 183
6.4 簡評與展望 185
7 認知—情感系統與人格障礙 187
7.1 理解人格障礙的認知視角 188
7.1.1 貝克的認知理論 190
7.1.2 揚的圖式理論 191
7.1.3 人格障礙的認知療法 193
7.2 理解人格障礙的情緒視角 198
7.2.1 情緒分化理論 198
7.2.2 人格障礙的情緒中心療法 203
7.3 認知—情感系統視角下的人格障礙 207
7.3.1 人格的認知—情感系統理論 207
7.3.2 黑暗三人格的認知—情感系統 208
7.3.3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認知—情感系統 212
7.3.4 基於認知—情感系統的辯證行為療法 213
7.4 簡評與展望 219
8 人格障礙治療的整合視角 221
8.1 系統治療選擇 222
8.1.1 系統治療選擇的發展背景 222
8.1.2 系統治療選擇的操作步驟 224
8.1.3 系統治療選擇的支持證據 226
8.2 折中取向: 人格障礙的整合療法 229
8.2.1 折中策略 230 8.2.2 整合模塊治療 230
8.3 超越折中取向: 人格障礙的個性化療法 232
8.3.1 個性化療法的理論依據 234
8.3.2 個性化的診斷方式 237
8.3.3 個性化療法的運用 239
8.4 簡評與展望 242
參考文獻 244

人格障礙作者簡介

張文娟,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臨牀與社區心理學聯合培養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心理系講師,美國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青少年人格、情緒與社會性發展,作為作者在國內外SSCI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篇,參與過4本著作的撰寫,主持了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自主科研項目,獲第58批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資助,作為核心成員參與了多項重大項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