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格心理學

(人格心理學(第2版))

鎖定
《人格心理學(第2版)》是由[美] 簡·M.騰格(Jean M. Twenge) [美]W.基斯·坎貝爾(W. Keith Campbell)編著的書籍。 [1] 
中文名
人格心理學
作    者
簡·M.騰格(美)
W.基斯·坎貝爾(美)
譯    者
蔡賀
出版時間
2021年10月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
9787115573940

人格心理學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們會這樣或那樣做?人真的可以改變嗎?什麼樣的工作最適合我?如何才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功?如何識別一段糟糕的關係?這些既是人們生活中會直接面對且核心問題,也是社會鼓勵人們表達和理解的話題。更重要的是,這些是人格心理學要解決的問題。《人格心理學》一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人格心理學的基礎概念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講述人格的基本流派;第三部分探討人格的實際應用,如職業選擇、人際關係和生理健康等。此外,本書還通過簡潔通俗的方式、生動貼切的案例和大量研究型的人格問卷幫助讀者瞭解自己。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來源於當下的研究,並且作者努力將這些研究成果運用到真實世界的場景中,讓讀者能從中終身受益。作者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能夠實現寫作本書的初心:在向讀者介紹人格心理學這門學科的同時,教會他們如何更好地生活。人格是心理學中最有趣、對生活最有價值的部分,如果你想了解有關自己和有助於未來人生規劃的內容,想了解自己的伴侶、家人、朋友、同事甚至竟爭對手的人格,這本書都是你的首選。 [2] 

人格心理學圖書目錄

第 一部分 人格的定義和評估方法
第 1 章 理解自己和他人 3
什麼是人格 4
人格的定義 5
人格心理學 6
人格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中心樞紐 8
人格無處不在 9
人格 - 情境 11
本書閲讀指南 14
第 2 章 人格評估和研究方法 17
自陳問卷:人格測量最常見的方式 17
愛貓人士量表 18
相關性 20
信度和效度:評價人格量表 22
信度 22
效度 23
問卷中的統計學 25
如何利用統計數據瞭解人格 25
通過馬洛-克羅恩社會讚許量表瞭解自己 27
測量人格的其他方法 28
他人報告 28
訪談 29
行為測量 29
檔案或生活狀況資料 29
投射測驗 30
生理測量 30
三角論證法的重要性 31
人格研究的課題設計:相關研究與實驗研究 32
科學研究的最佳實踐範例 34
2.1: 馬洛 - 克羅恩社會讚許量表 38
第二部分 人格的流派
第 3 章 大五人格特質 43
大五人格理論的發展歷程 44
大五人格理論的構成 46
大五人格理論的構面 48
單一類別還是連續體 49
大五人格特質的本質含義 50
外傾性 50
宜人性 52
盡責性 53
神經質 55
開放性 56
大五人格理論的應用 58
大五人格理論與生存技能 58
大五人格理論如何解讀其他人格研究 59
大五人格理論的跨文化解讀 60
3.1: 國際人格項目庫 62
第 4 章 人格的生物學基礎 68
人格的遺傳性:雙生子研究 70
兄弟姐妹之間為何會如此不同 73
雙生子研究的侷限性 74
基因 - 環境的相互作用與表觀遺傳學 75
人格生物學 77
大五人格和大腦 78
神經遞質 80
清晨型和夜晚型: 瞭解你的晝夜節律 81
進化和人格 83
生存和繁衍 83
歸屬的需要 85
進化具有普遍性, 但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 86
對進化心理學的質疑 87
激素和行為 87
4.1: 清晨型 - 夜晚型量表 92
4.2: 社會羣體內性取向量表 96
第 5 章 自我概念和自我過程 98
自我概念 101
主我和客我 101
物質自我 102
社會自我 103
精神自我 106
真實自我 107
自我評價:自尊 108
自尊的高低與好壞 108
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 111
自尊的維持 111
自我關懷、自我效能感和自戀:自我評價的三種類型 113
自我關懷 113
自我效能感 114
自戀 115
自我調節 118
可能自我 118
自我控制 119
5.1: 自我監控量表 124
5.2: 羅森伯格自尊量表 125
5.3: 自戀人格量表 126
第 6 章 心理動力學取向 128
心理動力學理論概述 129
弗洛伊德的意識模型 131
心理地形模型 132
結構模型 133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發展理論 134
夢: 我們如何通向潛意識 137
防禦機制 139
否認 140
反向形成 140
投射 140
壓抑 141
轉換或置換 142
昇華 142
幽默 142
防禦性悲觀 143
防禦機制的實證性證據 143
對弗洛伊德理論的挑戰及該理論在現代心理學中的應用 144
榮格 145
原型 145
自我、 自我的態度和功能 149
個體化過程 151
阿德勒、霍妮和客體關係理論 152
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 152
卡倫· 霍妮 153
客體關係理論 154
6.1: 幽默風格量表 157
6.2: 防禦性悲觀量表 160
6.3: 榮格類型測驗 161
第 7 章 動機 164
趨近動機和迴避動機 166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169
主要需求 170
自我實現和人本主義心理學 171
內隱動機 172
三種主要內隱動機 173
內隱動機和外顯動機如何影響行為 175
自我決定理論 176
外部目標和內部目標 178
哪一種目標更能讓你開心 179
目標在跨文化領域中的異同 179
目標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179
哪一種目標更好 180
正念、心流和生命的意義 182
正念 182
高峯體驗和心流 183
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184
7.1: 趨近 - 迴避氣質量表 187
7.2: 心理需求平衡測驗 189
7.3: 抱負指數問卷 190
7.4: 正念專注覺知量表 193
第 8 章 學習如何塑造行為 195
操作性條件反射:讓人和寵物按照你的指令行動 196
行為矯正的四種方法 197
強化時間表 200
社會化和交互決定論 202
行為矯正: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的實際應用 204
行為矯正如何運作 204
行為矯正的自我實踐 206
行為矯正的未來發展趨勢 207
期望和控制點 208
經典條件反射作用:如何讓人(及寵物)流口水 209
經典條件反射和恐懼 210
習慣化 212
睡眠反射作用: 你昨晚睡得怎麼樣 213
恐怖症及其治療 214
8.1: 諾維奇控制點量表 216
第三部分 人格心理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第 9 章 人格的畢生發展 221
跨時間測量人格的方法 222
童年期和青春期的人格 223
兒童氣質 223
童年期和青春期大五人格特質的改變 225
童年期和青春期自尊的改變 227
出生順序和人格 228
從青年期到老年期的人格 230
從青年期到老年期大五人格特質的改變 230
從青年期到老年期自尊和自戀的改變 232
重大人生經歷和社會投入理論 233
開始全職工作 234
建立一段認真的關係或進入婚姻 235
成為父母 236
經歷積極或消極的生活事件 237
生活結果 238
9.1: 兒童氣質評定測驗——父母版 241
第 10 章 性別與人格 244
性和性別 245
生物、文化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性別差異的起源 246
性別角色的起源 248
進化和文化的作用 249
性別差異中的文化改變和跨文化變量 249
兩性比較 250
大五人格特質 252
領導力 254
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 255
職業和愛好 256
非言語行為和外表 258
自尊 259
性行為和態度 260
認知能力 261
10.1: 個人特徵問卷 263
第 11 章 文化與人格 264
文化如何塑造人 266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文化差異 267
歸因的文化差異 269
自我觀念的文化差異 270
大五人格特質的文化差異 273
人格特質跨文化研究的挑戰 274
外傾性的文化差異 276
宜人性的文化差異 276
盡責性的文化差異 278
神經質的文化差異 279
開放性上的文化差異 280
11.1: 個人主義 - 集體主義量表 283
第 12 章 人格在工作中的應用 284
職業匹配 285
人格在職業成就中扮演的角色 288
職業滿意度: 哪些特質讓你在工作中感到開心 289
工作績效: 哪些特質能讓你成為一個好員工 290
工作報酬: 哪些特質可以讓你獲得高薪 291
領導力: 哪些特質造就了優秀的領導者 292
如何使用人格特質進行招聘 295
哪些特質是招聘方所期待的 295
人格測驗的使用( 及可能的誤用) 296
找到工作熱情 298
12.1: 俄勒岡職業興趣測驗 301
第 13 章 人格與人際關係 304
依戀:人際關係的基石 305
童年依戀 305
成年人人際關係中的依戀 307
依戀的維度理論 308
大五人格:基本人格特質和人際關係 309
大五人格每項特質對應的人際關係結果 309
互補真的能相互吸引並在一起嗎 311
共情、同情和自律:人際關係中的三種積極力量 312
暗黑人格三角:人際關係中的三種消極力量 314
網絡人際關係:下一個邊界 318
在線約會 318
人格和社交網頁 320
13.1: 親密關係體驗量表 323
13.2: 探索指數測驗 327
13.3: 人際間反應性指數測驗 328
第 14 章 人格與心理健康 330
人格障礙 332
診斷人格障礙 332
人格障礙與大五人格 335
人格障礙的發展 337
PID—5 診斷模型 339
與人格有關的其他心理障礙 340
重性抑鬱障礙 340
焦慮障礙 341
雙相障礙 342
精神分裂症 343
進食障礙 344
成癮障礙 345
治療與人格改變 347
14.1: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抑鬱量表 351
第 15 章 人格與生理健康 352
大五人格與生理健康 352
盡責性 353
神經質 355
外傾性和 T 型人格 359
宜人性 360
開放性 360
動機和解釋風格 361
心理動機 361
悲觀型和樂觀型解釋風格 363
15.1: 詹金斯活動調查 366
15.2: 多維度憤怒量表 368
15.3: 感官尋求量表 371
15.4: 歸因風格問卷 372
致謝 377
術語表 381
參考文獻 38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