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交流

(蒼鑫行為攝影作品)

鎖定
《交流》系列為蒼鑫於1999年創作的行為藝術攝影作品。
中文名
交流
外文名
communication series
作    者
蒼鑫
創作年代
1999
材    料
數碼打印
尺    寸
50cmx60cm
藝術風格
當代藝術

交流藝術賞析

《交流》系列作品主要針對身體的味覺與觸覺的多種可能性的探討,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社會原因。1993年入住北京東郊的畫家村“東村”後,與幾個朋友嘗試用身體做藝術,針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狀況及精神的批判性,形式上是用暴力手段改變自己。 這期間,與當地的警察發生了衝突,兩次被抓進公安局,在這種現實情景中,我的內心產生鬱悶、焦慮的心態,得了自閉症,不喜歡與別人交流。1995年一年的時間裏,基本斷絕了與社會上任何來往,坐在家中思考、看書。其二是生理原因。由於長時間住在陰暗、潮濕的房間中,很少活動,得了腰間盤突出症,心態上產生很多奇怪的念頭。白天很少與人交談,夜晚入睡後,做很多夢,夢的內容大多是參加集會、舞會等,這種渴望交流的願望使我產生了一種本能的衝動。
《交流》系列

交流創作背景

坐在家中,環顧四周都是日常用品,作者就順手拿來與它們交流(舔)。例如:皮鞋、鏡子、刀片、燈泡、木頭、水、書籍、蠟燭等。但是,給作者味覺留下深刻體會是活性物質與動物:舔火的一瞬間,鑽心的疼痛後,就出現噁心嘔吐的反應,麻木,吃什麼都沒有味道,舌尖上還有一些水泡。動物中,貓毛表面有一層腥味,它會隨着舌頭的走向搖擺,非常敏感。而狗是味覺大師,它的舌頭上有液體,伸縮自如,但充滿了温情。給作者印象最深的是蜥蜴與蛇的外皮,舔在上面充滿了冰涼的腥味,有一種陰森的感覺,很是恐怖。
隨着舔的物品的增多,作者開始有選擇地舔中國文化的象徵物與標誌性的建築物。在天安門前趴下時,旁邊的警察喊到“地上髒,快點起來”,作者以為他怕把衣服弄髒,當作者伸出舌頭舔時,地面充滿了人痰與灰塵,味道奇怪。另外在哈爾濱731細菌部隊紀念館時,趴在地上舔時,地面乾燥、苦澀,周圍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空氣。天壇、長城的地面有一種意味深長的神靈的氣息,作者是以一種虔誠的心態做這些作品的。飲食文化在中國幾千年文化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也是中國人尋找生理快感的方式之一,中國人對食品味覺很重視,不講究營養結構,這與西方人重視營養結構,而不重視味覺的飲食方式正好相反,所以作者稱之為中國文化為上半身文化,而西方為下半身文化。所以中國人更適合做舔的作品。

交流作者簡介

蒼鑫 [1]  ,1967年出生於中國內蒙古包頭市,1986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1988-1989年進修於南開大學、天津美術學院。1991年開始自學繪畫,直至1993年進駐北京“東村” 1995年包括蒼鑫在內的北京“東村”藝術家集體創作的行為藝術作品《為無名山增高一米》橫空出世,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在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而蜚聲海外。隨後蒼鑫創作出《身份互換》、《天人合一》等一系列行為藝術作品 [2]  。作品多收藏於美國紐約New MoMa,英國倫敦紅樓軒基金會,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等公共收藏和個人收藏。蒼鑫現工作並生活於成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