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邊草

鎖定
井邊草是鳳尾蕨科鳳尾草屬植物粗糙鳳尾蕨的根徑或全草,井邊草根莖短,橫生,密生深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近革質,叢生,二型,葉柄多為紅棕色,粗糙,有小瘤;葉一至二回羽狀分裂,基部羽片下側分叉;營共養葉裂片長線形,邊緣有鋸齒;孢子葉裂片長線形;葉脈羽狀,側脈有時分叉;孢子囊羣線形。 [4] 
井邊草分佈於西南及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生於海拔900~2600米的河谷、石縫和山林濕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喜濕潤;用插秧繁殖。 [5] 
井邊草可入藥,味甘、涼;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黃痘型肝炎、瀉痴、水腫、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水腫、淋濁、月經不調、湯火傷等症。 [6]  井邊草含黃酮類,留醇氨基酸,內酯和酯類,酚性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痴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7]  井邊草性強健,株形美觀,適合廕庇的路邊、山石邊及。 [5] 
別    名
黑枸杞
鳳尾草
井口邊草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鳳尾蕨科
鳳尾蕨屬
粗糙鳳尾蕨
分佈區域
西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
中文學名
井邊草
採收時間
7-9月
毒    性
無毒

井邊草形態特徵

粗糙鳳尾蕨:又名闊葉鳳尾蕨(《台灣植物誌》)。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30-60cm。根莖短,橫生,密生深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近革質,叢生,二型;葉柄多為紅棕色,粗糙,有小瘤;葉一至二回羽狀分裂,長30-60cm,基部羽片下側分叉;營養葉裂片長線形,寬可達1.2cm,邊緣有鋸齒;孢子葉裂片長線形,寬4.5-6cm;葉脈羽狀,側脈有時分叉。孢子囊羣線形,沿羽片下面兩側邊緣着生;囊羣蓋膜質,線形。

井邊草產地生境

井邊草分佈於西南及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生於海拔900~2600米的河谷、石縫和山林濕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喜濕潤。 [5]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

井邊草繁殖方法

用插秧繁殖。 [5] 

井邊草主要價值

井邊草觀賞

井邊草性強健,株形美觀,適合廕庇的路邊、山石邊及。 [5] 

井邊草藥用

井邊草可入藥,味甘、涼;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消腫的功效;用於黃痘型肝炎、瀉痴、水腫、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水腫、淋濁、月經不調、湯火傷等症。 [6]  井邊草含黃酮類,留醇氨基酸,內酯和酯類,酚性成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痴疾桿菌、人型結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7] 
入藥部位
根莖或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涼。
歸經
歸肝、大腸、膀胱經。
功效
清熱利濕,活血消腫。
主治
用於痢疾,腹瀉,水腫,肝炎,膽囊炎,喉痹,泌尿系感染,癰腫瘡毒,風濕痹痛,跌打腫痛,骨折。
相關配伍
治慢性肝炎:井邊草9g,垂盆草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治尿路感染:井邊草15g,海金沙9g,石韋12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治腰背痛:(井邊草)根莖9g。煎服。(《雲南中草藥》)
骨折:(井邊草)搗敷患處。(《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7-9月採收,鮮用或曬乾。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淡、微苦,涼。”“消炎止痢,舒筋接骨。治慢性肝炎,痢疾,腰背痛,骨折。”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辛、微苦,涼。”“治咽喉炎,腸炎,尿路感染,瘡癤。”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第2版 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6,第371頁
  • 5.    家庭園藝編委會編著,實用養花百科,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5,第107頁
  • 6.    譚元國主編,湖北巴東藥用植物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9,第30頁
  • 7.    方誌先,廖朝林主編,湖北恩施藥用植物誌 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8,第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