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井繩

鎖定
井繩
jǐngshéng
[well rope] 從井裏打水用的繩子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中文名
井繩
外文名
well rope
出    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拼    音
jǐngshéng

井繩簡介

井繩,從井裏打水用的繩子。

井繩井繩之懼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復旦科學家發現“恐懼因子” 經近3年研究,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馬蘭研究組發現,腦內的一種蛋白質b抑制因子參與了“恐懼記憶”的形成,研究結果表明,b抑制因子作為神經信號分子在腦內有重要作用,它在記憶形成中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參與恐懼記憶的“恐怖分子”。近日,該成果已刊登在最近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人們對所經歷的可能危及生命和生存的傷害性刺激會產生恐懼,對令人恐懼事件的記憶尤為深刻,故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之説。馬蘭課題組對老鼠進行了“恐懼記憶”的研究。他們在播放一段聲音的同時對小鼠進行電擊;之後,給老鼠再次播放同樣的聲音但不再施加電擊,觀察老鼠是否對這段聲音產生了恐懼記憶。正常實驗小鼠會對這段聲音產生恐懼。可是,缺失了b抑制因子基因的小鼠卻難以對相同聲音產生恐懼。馬蘭研究組的研究表明,恐懼能夠選擇性地激活腦杏仁複合體區域的蛋白激酶A和b抑制因子,後者對前者神經信號通路的調節,對恐懼記憶形成有關鍵作用。

井繩《井繩》

通向月亮的路並不是美國航天局發現的。
在美國之前,甚至遠在公元前,我們的先人就已經發現了接近月球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簡單。
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繩。
面對水井的時候,要讓自己燥熱、混亂、兇狠的心情靜下來,不要懷着總想征服什麼的衝動,不要亂折騰,安靜一些,內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頭,彎下你高貴的身子,你就會看見,從水裏,從歲月深處,一輪乾乾淨淨的初月正向你升起,並漸漸走向你,走進你的生活。
美國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勁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幾快冰冷的石頭拿回來讓人類看,讓人類掃興,讓人類的神話和童話破滅,讓孩子們面對冰冷的石頭再不做美麗的夢。
美國航天局讓人類離月亮越來越遠,離石頭越來越近。
我父親不知道人類的宇航船在天上折騰些什麼,我父親心中的月亮仍是古時候的那個月亮。那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吳剛的月亮。我不讀詩的父親也知道,李白打撈的就是水裏的這個月亮。
我父親幾乎天天都要和月亮會面,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撈水中的那個月亮。
你見過我父親在月夜裏挑水的情景嗎?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微笑着低下頭來,就看見在井水裏等着出水的月亮。我父親就把月亮打撈上來.
兩個水桶裏,盛着兩個月亮,一前一後,猛一看,是父親挑着月亮;仔細看,就會發現是兩個月亮抬着父親,一閃一閃的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長呢?據美國航天局説是三十多萬公里,走了三十萬公里,他們發現了一塊冰冷的石頭.
我丈量了一下父親用過的井繩,全長三米,父親通過這三米的距離,打撈起完整的月亮和美麗的月光.
審美是需要保持距離的。取消距離,美國得到一塊冰冷的石頭;謙卑地、懷着敬畏守着一段距離,我的父親披着滿身滿心的聖潔的月光。
我發現,美國是一個會折騰的技術員,父親是一個與天地精神往來的美術家。為什麼要去解剖一個美女呢?為什麼要把天地奧秘都去洞穿呢?為什麼要用冷冰冰的技術肢解萬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記得父親的那根井繩,三米的長度。三米之下,就能觸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個月亮,三米之上,到處是伸手可掬的白銀一樣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