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鼎食

鎖定
五鼎食 [1] 典故名,典出《漢書》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上·主父偃〉。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切肉)、魚、五種供品。形容高官貴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祿。亦省作“ 五鼎 ”。
中文名
五鼎食
拼    音
wǔ dǐng shí
注    音
ㄨˇ ㄉㄧㄥˇ ㄕㄧˊ
解    釋
列五鼎而食

五鼎食詳細釋義

五鼎食典源

《漢書》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上·主父偃〉
主父偃,齊國臨菑人也。學長短縱橫術,晚乃學易、春秋、百家之言。遊齊諸子間,諸儒生相與排儐,不容於齊。……是時,徐樂、嚴安亦俱上書言世務。書奏,上召見三人,謂曰:「公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乃拜偃、樂、安皆為郎中。偃數上疏言事,遷謁者,中郎,中大夫。歲中四遷。……尊立衞皇后及發燕王定國陰事,偃有功焉。大臣皆畏其口,賂遺累千金。或説偃曰:「大橫!」偃曰:「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
唐·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五鼎食,牛、羊、豕、魚,麋也。諸侯五,卿大夫三。」師古曰:「五鼎亨之,謂被鑊亨之誅。」 [2] 

五鼎食譯文

主父偃,齊國臨茁人。他學的是長短縱橫之術,晚年才學習《易》、《春秋》、百家之説。遊學於齊國讀書人之間,儒生們一齊排斥檳棄他,他在齊不能容身。……當時,徐樂、嚴安也都上書談論國事。奏書送呈武帝,皇上召見三人,對他們説: “諸位從前都在哪裹呀?為什麼我們相見這麼晚啊!”於是任命主父偃、徐樂、嚴安都為郎中。主父偃多次上疏言事,皇上下令遷升主父偃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當中提升了四次。……尊立衞子夫為皇后以及揭發燕王劉定國的暗中犯罪活動,主父偃都有功勞。大臣們都害怕主父偃的嘴,賄賂和饋贈給他的錢財累計達千金。有人勸告主父偃説:“你太橫行無忌了!”主父偃説: “我結髮遊學四十多年,自己不得志,父母不把我當兒子,兄弟不收留我,朋友離棄我,我窮困潦倒的日子太久了。再説大丈夫在世,生不能享用五鼎食,死就受五鼎烹刑算了!我日暮途窮,所以倒行逆施,不按常理做事。”  [3] 

五鼎食釋義

古代行祭禮時,大夫用五個鼎,分別盛羊、豕、膚(切肉)、魚、臘五種供品。形容高官貴族的豪奢生活。亦喻高官厚祿。亦省作“ 五鼎 ”。 [2] 

五鼎食同源典故

主父五鼎 主父偃 五鼎 五鼎烹 五鼎食 五鼎食烹 求五鼎 [2] 

五鼎食運用示例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晉書·束晳傳》:“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
南朝 梁 沉約 《君子有所思行》:“無以五鼎盛,顧嗤三經玄。”
白居易《把酒》詩:“朝飡不過飽,五鼎徒為爾。” [2] 
《孟子·梁惠王下》:“前以三鼎,而後以五鼎與?”
陸採《懷香記·欽賜異香》:“莫把年華空斷送,整五鼎三牲脩供。”
明 沉受先 《三元記·辭親》:“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