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趾心顱跳鼠

鎖定
五趾心顱跳鼠(學名:Cardiocranius paradoxus ),是跳鼠科、五趾心顱跳鼠屬的動物。五趾心顱跳鼠是一種非常小的五趾跳鼠,頭大,眼大,耳小,觸鬚很發達,體背面黃灰色至黃褐色,腹部與胸部白色。
五趾心顱跳鼠的活動與温度密切相關,冬眠,主要以植物的莖、葉、根、種子為食,每年產仔1胎,每胎3-5只,主要棲息於針茅錦雞兒荒漠草原、針茅蒿屬荒漠草原及針茅紅沙鹽爪爪荒漠草原,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五趾心顱跳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1] 
中文學名
五趾心顱跳鼠
拉丁學名
Cardiocranius paradoxus
別    稱
小跳鼠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齧齒目
跳鼠科
亞    科
心顱跳鼠亞科
五趾心顱跳鼠屬
五趾心顱跳鼠
分佈區域
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命名人及年代
Satunin,1903
英文名
Five-toed Pygmy Jerboa

五趾心顱跳鼠形態特徵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6張)
五趾心顱跳鼠是一種非常小的五趾跳鼠。體長僅48-65mm;尾長72-79mm;耳小,長4.5-6mm;後足長25-27mm。顱長22-24.5ram;顴寬11.4-12.5mm;後頭寬18.5-22mm;眶間寬4.2-5ram;鼻骨長6.6-7.3ram;上頰齒列長約4mm。頭大,眼大;觸鬚很發達,約與體等長。後足5趾,下面被以長而密的硬毛。 [2] 
五趾心顱跳鼠體背面黃灰色至黃褐色;腹部與胸部白色,毛稀疏,尾端毛簇不發達,無黑白色尾“旗”。顱骨前端吻部短;聽泡和乳突區異常發達,其前後長几乎佔顱全長的1/2,寬明顯大於顴弧寬,使顱骨從上面看似心形。鼻骨狹,內緣較短。前頜骨後端略超出鼻骨後端。左右額骨略呈方形,頂間骨被左右聽泡擠到中間,成1菱形的狹直小骨。上門齒各有1深溝。乳頭4對。 [2] 

五趾心顱跳鼠棲息環境

五趾心顱跳鼠主要棲息於針茅錦雞兒荒漠草原、針茅蒿屬荒漠草原及針茅紅沙鹽爪爪荒漠草原,避開純沙帶、鹽鹼地、黏土地及丘陵頂上和內陸湖邊沿,與該種混棲的鼠種有達烏爾黃鼠赤頰黃鼠子午沙鼠黃兔尾鼠羽尾跳鼠等。 [2] 

五趾心顱跳鼠生活習性

五趾心顱跳鼠的季節性活動及晝夜活動節律與温度的關係殊為密切。當冬眠地區的平均氣温升高至7℃、地温達到10.5℃左右的4月中下旬時,在温度相對持續穩定的條件下,它們就可甦醒由越冬洞內破土而出;7月,隨同氣温逐漸增高,該鼠的數量、活動頻繁程度達到全年的最高峯;9月中下旬,五趾心顱跳鼠開始深挖洞道,潛居簡出,準備入蟄越冬。 [3] 
五趾心顱跳鼠常在地勢平坦的沙質土壤地段挖建洞系,洞口開於錦雞兒、伏地膚或綿蓬叢下,有時也能在鐵道路基兩側的斜坡上發現其洞穴。該鼠的洞繫結構比較簡陋,似與其夜間作大面積遊動索食、長距離跳行及經常更換住宿地的習性有關。洞口小,略呈長圓形,洞徑15-20×20-25mm。最簡單的夏季洞是該鼠白天的藏身處,由洞口進入洞道後逕直而行,長度不超過1m,末端形稍擴大;洞道入土淺,距地表50-120mm,主幹上常分出較為短小的支道和一條上行的“應急出口”;應急出口的頂端離地面僅5mm之隔,隱匿其間的鼠受驚時,可由此破土外出逃逸。 [3] 
當植物剛開始萌發,食物匱缺時,五趾心顱跳鼠主要挖吃錦雞兒、多根葱芨芨草的幼根。進入6月,該鼠食轉向以多根葱的莖、葉為主,其次是針茅。8-9月,除多根葱和錦雞兒外,五趾心顱跳鼠還食黃蒿種子。 [3] 

五趾心顱跳鼠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4] 
在中國分佈於新疆、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 [5] 

五趾心顱跳鼠繁殖方式

五趾心顱跳鼠於4月中下旬出蟄後不久,就進入交配繁殖期。成年雄鼠在5-7月期間,陰囊外有淺棕色包素沉着,睾丸膨大,7月下旬睾丸顯著地痿縮變小。5、6月是五趾心顱跳鼠的交配繁殖盛期,臨產時孕鼠胸腹部的4對乳頭也甚膨大而豐滿。雌鼠每年產仔1胎,每胎3-5只。進入7月後,絕大多數孕鼠已產仔和陸續結束哺乳期,母鼠乳頭縮小。一部分當年出生的幼鼠從6月中旬起已相繼出洞活動。 [3] 

五趾心顱跳鼠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6] 

五趾心顱跳鼠種羣現狀

種羣分佈不零散。該種種羣數量暫無具體數據,發展趨勢也未知。 [4] 
在中國,五趾心顱跳鼠分佈區窄,數量不多,是稀有種。 [2] 

五趾心顱跳鼠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4] 
參考資料
  • 1.    Cardiocranius paradoxus Satunin, 1903  .biolib.cz[引用日期2016-04-17]
  • 2.    高共,王升文主編,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139-140頁
  • 3.    中國動物學會編,1934—1994 中國動物學會成立60週年紀念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CHINA ZOOLOGICAL SOCIETY,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09,第377-378頁
  • 4.    Cardiocranius paradoxu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16-04-17]
  • 5.    潘清華,王應祥,巖昆主編,中國哺乳動物彩色圖鑑,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11,第340頁
  • 6.    File-toed Pygmy Jerboa  .planet-mammiferes[引用日期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