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華竹馬舞

鎖定
五華竹馬舞,明朝末年傳入五華北部,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它主要分佈在五華區域的新橋、華城、潭下、岐嶺、轉水等鎮,五華縣竹馬舞有一定的羣眾基礎,特別是原新橋鎮,竹馬舞代代相傳,綿延不息,鼎盛時期曾有演出戲班22個,竹馬舞表演道具獨特,有竹馬、輿車、浪傘、嗩吶、彩扇和魚、雞、鵝、兔等飾物。角色眾多,有竹馬郎、竹馬娘、有醜公、醜婆、推車手、浪傘女、嗩吶手、禮品女、妹子等等。 [1-2] 
2007年06月18日,五華竹馬舞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17)。 [3] 
中文名稱
五華竹馬舞
批准時間
2007年06月18日
非遺級別
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類    別
民間舞蹈

五華竹馬舞歷史淵源

相傳竹馬舞源自武王伐紂時,姜子牙以旗杆竹製成竹馬,以綠竹製成雞、鴨、鵝、魚等,並施法化為活物,扮作迎親隊伍,大敗紂軍,迎回鄧嬋玉與土行孫成親的民間傳説,明朝末年傳入粵東五華縣,俗稱“打馬燈”、“舞竹馬”,距今已有近400年曆史。主要分佈在新橋、華城、潭下等鄉鎮。尤其新橋一帶,傳承綿延不息,鼎盛時期曾有演出隊22個,遍及村村寨寨。 [4] 

五華竹馬舞基本特徵

竹馬舞表演道具獨特,有竹馬、輿車、浪傘、嗩吶、彩扇和魚、雞、鵝、兔等飾物。角色眾多,有竹馬郎、竹馬娘、有醜公、醜婆、推車手、浪傘女、嗩吶手、禮品女、妹子等等。近年來,縣文化主管部門組織縣文化館專業人員對五華竹馬舞進行挖掘整理、加工提高,如今的竹馬舞,熱情奔放,詼諧風趣,以人唱燈、以燈喻情,載歌載舞,情景交融,醜公醜婆舞扇花,馬郎穿袍騎竹馬,侍女緊跟撐幌傘,新娘搖扇座推車,雞鴨魚鵝頭上戴,翩翩妹子手撐遮。 [5] 
五華竹馬舞的道具多種多樣。標誌性道具為竹馬,用竹篾紮成,全身糊紙縫布,造型如真馬,形體高大,身中央留空,供舞者在內操縱。此外還有虛擬的輿車,雞、鴨、鵝、魚、羊、兔等的燈飾道具,以及幌傘、浪傘、彩扇等。
五華竹馬舞的顯著特點是有竹馬郎、竹馬娘、醜公、醜婆、推車手、浪傘女、嗩吶手、禮品女、妹子等眾多不同身份的角色,並保留了傳説中的迎親喜慶色彩。表演時以寓意性很強的六畜燈領路,然後是醜公醜婆舞扇花,馬郎穿袍騎竹馬,侍女緊跟撐幌傘,新娘搖扇坐推車,雞鴨魚鵝頭上戴,翩翩妹子手撐傘。尤其是竹馬郎腰繫竹馬,手提繮繩,舞姿如騎着駿馬徐行,生動傳神。隨着舞者的動作和隊形變化,場上“馬”走、“車”行、“扇”舞、“傘”轉,邊歌邊舞,情緒歡樂奔放,氣氛活潑輕鬆。
五華竹馬舞的伴奏自成一格,以笛子、嗩吶為領奏樂器,二胡、高胡、揚琴、三絃、鑼鼓、大鑼、大鈸等為伴奏樂器。主要樂曲有《新舞調》、《觀燈調》、《問調》、《醜腔》等,有濃厚的泥土氣息和客家風味。 [4] 

五華竹馬舞傳承保護

五華竹馬舞傳承現狀

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如今許多年青舞者紛紛到外地謀生髮展,老藝人也越來越少,五華竹馬舞正瀕臨失傳,應引起重視和搶救。 [4] 

五華竹馬舞傳承人物

序號
級別
類別
項目名稱
傳承人
25
省級
傳統舞蹈
竹馬舞
羅愛青 [6] 
羅愛青,女,1962年生。從小喜歡竹馬舞藝術,1974年開始學習竹馬舞。1981年拜竹馬舞老藝人李宗強、張闖、謝本蒙、卓小六為師,熟練掌握了竹馬舞的表演技巧和竹馬的製作技藝。經過潛心研究,在傳統竹馬舞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提高竹馬舞的表演技巧,進一步發展了竹馬舞的表演藝術。九十年代初期開始擔任竹馬舞的演員兼編導,她編排及參演的竹馬舞每年到各鄉鎮表演,得到了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認可。曾參加梅州市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表演傳統舞蹈竹馬舞,參加梅州市首屆國際山歌節表演、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節表演、廣東省民間藝術節表演,多次參加省、市、縣民間文藝活動並榮獲多個大獎。2005年開始,每年到各鄉鎮管區、學校、企業、社區舉辦竹馬舞技藝表演培訓班,現已有200多人初步掌握竹馬舞的表演技藝。2009年至2013年期間,在五華縣華城鎮等地舉辦了11期“竹馬舞”培訓班,為竹馬舞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7] 

五華竹馬舞保護措施

2007年6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五華竹馬舞所獲榮譽

2004年,參加中國梅州首屆國際山歌節,竹馬舞《姐妹祝壽回孃家》榮獲表演金獎,創作一等獎。
2005年11月,參加廣東省嶺南民間藝術匯演竹馬舞《客家妹子回孃家》榮獲銀獎。
2006年元宵節,五華代表隊150人大型竹馬舞《旅遊請到五華來》參加梅州市客家山歌旅遊節榮獲一等獎。
2006年2月,參加在雲浮舉辦的廣東省民間藝術匯演,大型民俗竹馬舞《客家妹子回孃家》榮獲金獎。
2000年10月,新橋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