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色石

(自然石頭)

鎖定
五色石因石呈五色而得名。據記載,五色石外表珠圓玉潤,小巧玲瓏,晶瑩透明似瑪瑙,深紅圓潤似櫻桃,有的又似翡翠、珊瑚或試金石不等。更為稀奇可貴的是石內“多含水珠,有類空青”。五色石分水、陸兩種,其中水石尤為珍貴。它可以做瓴管、斑指等裝飾品,也可以雕琢成鼻煙壺、煙袋嘴等,還可以陳列於室內供人觀賞。另外,還可用它取火。
中文名
五色石
外文名
Five colour stone
產    地
嫩江 黑龍江
時    代
清初
作    用
製作琉璃

目錄

五色石分佈及歷史

五色石在清初的嫩江黑龍江一帶是很多的,據康熙帝初年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縣)的張賁記載,當地居民給他講過五色石的情況:五色石產於寧古塔東北方向的巨澤中,這大澤野兔集居,繁花似錦,山樹交翠,波光映人,其平如鏡。就在這水中有一種“日星照耀,光彩瑩射”的五色石,當地居民又將五色石拿給張賁看,張賁賦五言詩一首:“壯海泉流匯,湖光千頃連。瑤池王母近,彩石女媧天。翠荇迎朝靄,冰輪起暮煙。無人長寂寂,誰泛剡溪般”。在“女媧天”一句後,加了一個註釋雲:“湖中五色石如玉”。這是最早記載五色石的一首詩。
方式濟在《龍沙紀略》中記載:“五色石產黑龍、額尼兩江岸”,也可看出五色石不但產於寧古塔東北大澤之中,而且也產於嫩江。劉鳳皓寫的《石子》一詩中也雲:“采采嫩江綠,光晶石子鋪”。詠的正是嫩江的五色石。清初到清中期,這種五色石在黑龍江嫩江等地斐然可觀,因此有的詩人感慨頌道:“莫道邊城少物華”
五色石到清末則不多見了。至於今天,更是難以問津。
中國古代製造玻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只不過那時人們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國家的玻璃傳入中國以後,才有了玻璃的叫法。西方的玻璃是由鈉鈣元素組成的,而中國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鉛和鋇。最初製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然後製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漢代,琉璃的製作水平已相當成熟。但是冶煉技術卻掌握在皇室貴族們的手中,一直秘不外傳。由於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還要珍貴。 [1] 

五色石詞語

五色石,美麗、漂亮的代名詞。用作詠石的典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