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臟化液

鎖定
五臟化液為五臟與五液的對應關係,即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張志聰《素問集註》:“五臟受水谷之津,淖注於外竅而化為五液。”因此,五液分泌的異常,可作為五臟辨證和津液辨證的參考。
中文名
五臟化液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出    處
《黃帝內經》

目錄

五臟化液概念

五液與五臟的功能活動、經脈所過或開竅有關。《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五臟化液解讀

五液屬津液範疇,分佈於五臟所屬官竅之中,起着濡養、滋潤以及調節津液代謝的作用。五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泄是在津液的化生、輸布和排泄的氣化過程中完成的,是多個臟腑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五液與五臟關係密切,故又將汗、涕、淚、涎、唾分屬於五臟
汗,是津液通過陽氣的蒸化後,經汗孔排於體表的液體,如《素問·陰陽別論》説:“陽加於陰謂之汗。”心在液為汗,是指心精、心血為汗液化生之源,《素問·五藏生成》有“五臟化液:心為汗”之説。
涕,即鼻涕,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潤澤鼻竅的作用。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氣的宣發作用佈散於鼻竅,故《素問·宣明五氣》説:“五臟化液……肺為涕。”
涎,為口津,即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氣化生並轉輸佈散,故説“脾在液為涎”。
淚,由肝精肝血所化,肝開竅於目,淚從目出。淚有濡潤、保護眼睛的功能。
唾,是唾液中較稠厚的部分,多出於舌下,有潤澤口腔,滋潤食物及滋養腎精的功能。

五臟化液中醫應用

1、心與汗
汗液的生成、排泄與心血、心神的關係十分密切。心主血脈,血液與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滲出脈外則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潤皮膚,又可排出體內代謝後的廢水。汗出過多,津液大傷,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見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為心之液”之説。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又受心神的主宰與調節。心神清明,對體內外各種信息反應靈敏,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就會隨體內生理情況和外界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的調節,所以情緒緊張、激動、勞動、運動及氣候炎熱時均可見汗出現象。驚恐傷心神,又可導致大量汗出,故《素問·經脈別論》説:“驚而奪精,汗出於心。”由此可見,心以其主血脈和藏神功能為基礎,主司汗液的生成與排泄,從而維持了人體內外環境的協調平衡。又,汗是陽氣蒸化津液所致,汗多又可耗散心氣或心陽,大汗可致心氣、心陽暴脱而出現氣脱或亡陽的危候。
2、肺與涕
肺精、肺氣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從涕的變化中得以反映。如肺精、肺氣充足,則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若寒邪襲肺,肺氣失宣,肺之精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則鼻流清涕;肺熱壅盛,則可見喘咳上氣,流涕黃濁;若燥邪犯肺,則又可見鼻幹而痛。
3、脾與涎
涎具有保護口腔黏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分泌旺盛,以助穀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於脾而溢於胃”之説。在正常情況下,脾精、脾氣充足,涎液化生適量,上行於口而不溢於口外。若脾胃不和,或脾氣不攝,則導致涎液化生異常增多,可見口涎自出。若脾精不足,津液不充,或脾氣失卻推動激發之能,則見涎液分泌量少,口乾舌燥。
4、肝與淚
在正常情況下,淚液的分泌,是濡潤而不外溢,但在異物侵入目中時,淚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潔眼目和排除異物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可見淚液分泌異常。如肝血不足,淚液分泌減少,常見兩目乾澀;如風火赤眼,肝經濕熱,可見目眵增多,迎風流淚等。此外,在極度悲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與腎
唾由腎精化生,經腎氣的推動作用,沿足少陰腎經,從腎向上經過肝、膈、肺、氣管,直達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故《素問·宣明五氣》説:“五臟化液……腎為唾。”由於唾源於腎精,若咽而不吐,則能回滋腎精;若多唾久唾,則能耗傷腎精。故古代養生家主張“吞唾”以養腎精。
唾與涎,雖然都是口腔分泌的液體,但是二者有一定區別。涎為脾精所化,出自兩頰,質地較清稀,可自口角流出;唾為腎精所生,出自舌下,質地較稠厚,多從口中唾出。故臨牀治療口角流涎多從脾治,唾多頻出多從腎治。
[1-3] 
參考資料
  • 1.    主編: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峯、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人民衞生出版社,1995年5月
  • 2.    主編:孫廣仁,主審:張珍玉.《中醫基礎理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6月
  • 3.    主編:李德新.《中醫基礎理論》:人民衞生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