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村鎮

鎖定
五村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地處田陽區南部,東鄰田東縣,南靠德保縣,西連坡洪鎮,北接那滿鎮,距田陽區城50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20.43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五村鎮户籍人口為28164人。 [5] 
清朝時,現五村鎮境域屬奉議州; [1]  2013年7月,由五村鄉改為五村鎮。截至2020年6月,五村鎮下轄20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五村街。 [1] 
截至2019年末,五村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5] 
中文名
五村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
地理位置
田陽區南部
面    積
220.43 km²
下轄地區
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五村街
電話區號
0776
郵政區碼
5336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惠洞水庫
車牌代碼
桂L
人    口
28164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五村鎮建置沿革

清朝時,屬奉議州。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五村鄉和康華鄉,屬奉議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冬,改屬田陽縣。
20世紀50年代初,為第五區。
1955年,改稱五村區。
1958年,設五村公社。
1962年,改為設五村區。
1968年,復設五村公社。
1984年,五村公社撤改為五村鄉和雷圩鄉。
2005年,雷圩鄉併入五村鄉。 [1] 
2013年7月,由五村鄉改為五村鎮。

五村鎮行政區劃

2011年來,五村鎮下轄五村、隴華、大言、瀨貢、達巴、敢示、大路、橋馬、百宙、大列、巴浪、定夜、天陽、康華、伏王、弄裏、馱逢、巴某、雷圩、百穀20個行政村;下設246個村民小組、167個自然村。 [1] 
截至2020年6月,五村鎮下轄20個行政村:五村、瀨貢村、隴華村、大言村、達巴村、敢示村、大路村、橋馬村、百宙村、大列村、巴浪村、定夜村、康華村、天陽村、雷圩村、伏王村、弄裏村、馱逢村、巴某村、百穀村, [2]  鎮人民政府駐五村街。 [1] 

五村鎮地理環境

五村鎮位置境域

五村鎮地處田陽區南部,東鄰田東縣,南靠德保縣,西連坡洪鎮,北接那滿鎮,距田陽區城50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20.43平方千米。 [5] 
五村鎮

五村鎮地形地貌

五村鎮境內大部為大石山區,以喀斯特地形為主;主要有峯林谷地、峯叢窪地、土被山三種基本類型,其中又以石山為主。 [1] 

五村鎮氣候

五村鎮具有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温為18℃至21℃,最高氣温37℃,最低氣温5℃;年平均降水量為1200毫米。 [1] 

五村鎮水文

五村鎮境內多以季節性河流為主,其中大多數流入坡洪鎮境內。 [1] 

五村鎮自然災害

五村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大風、低温、霜凍、雷擊等。 [1] 

五村鎮自然資源

五村鎮境內有豐富的鐵、鋁土、重晶石、水晶、高嶺山和花崗岩等礦產資源。2011年,五村鎮有耕地27304畝,其中水田面積8742畝。 [1] 

五村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總人口有31645人,其中城鎮人口6254人,城鎮化率19.8%;男性人口17815人,佔56.3%;女性人口為13830人,佔43.7%;男女比例為125;100.14歲以下4746人,佔15%;15—64歲240502人,佔76%;65歲以上2532人,佔8%;人口以壯族為主,有瑤族人口635人。2011年,五村鎮人口出生率18.2‰,人口死亡率9.06‰,人口自然增長率8.50‰,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43.52人。 [1] 
截至2017年末,五村鎮常住人口為24211人。 [3] 
截至2018年末,五村鎮户籍人口為28162人。 [4] 
截至2019年末,五村鎮户籍人口為28164人。 [5] 

五村鎮經濟

五村鎮綜述

五村鎮全鎮經濟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勞務輸出等。2005年,五村鎮有鄉鎮企業605個,總收入6388萬元,總產值3869萬元,上交税金195萬元,實現利潤418萬元,鄉鎮企業主要是以建築、飲食服務、批發零售業等為主。2005年,五村鎮勞務經濟收入1100多萬元。
2011年,五村鎮財政總收入628.73元,比2010年增長31.13%;農民人均純收入2689元,比2010年增長12%。 [1] 
截至2018年末,五村鎮有工業企業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4] 

五村鎮農業

五村鎮糧食以種植玉米、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油桃、葡萄、油茶、甘蔗、聖女果。五村鎮畜牧業以飼養鴨、兔、生豬、牛、羊及水產品等為主。2011年,五村鎮農業總產值達1.12億元,比2010年增長10.9%。 [1] 

五村鎮工業

2005年,五村鎮工業總產值為2075萬元。

五村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境區內共有商業網點20個,職工200人。2011年,五村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主要外銷產品有聖女果、五村葡萄、五村油桃等。 [1] 
截至2019年末,五村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5] 

五村鎮社會事業

五村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7人;初中1所、中心小學4所,在校生1324人;小學教師總人數75人;在校生550人,教師3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五村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0個,村圖書室20個,藏書6萬冊。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中學建有足球場1個,各村屯建有籃球場。 [1] 

五村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在五村街、雷圩街各設立一所衞生院,病牀28張,共有醫生27名。 [1] 

五村鎮社會保障

2011年,五村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3户,人數3人,支出7500元;醫療救助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58人次,共支出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730户,人數9499人,支出700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90萬元;有敬老院1家,牀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451人,參保率98.78%。 [1] 

五村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設有郵政所1處,電信營業廳3個,中國移動營業廳、中國聯通營業廳各1個,20個行政村全部通了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 [1] 
  • 水利工程
2001年,五村鎮投入大言村言內屯等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1500立方水池的建設。
2002年,五村鎮投入大列隴洪屯等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800立方水池建設。
2003年,五村鎮投入弄裏村隴懷屯等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1650立方水池建設。
2004年,五村鎮投入伏王村伏王屯等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1500立方水池建設。
2005年,五村鎮投入五村村五村街屯等屯人畜飲水工程,完成1500立方水池建設。

五村鎮交通

五村鎮有210省道橫穿境內,縣道橫穿整鄉。截至2011年末,五村鎮20個行政村95%以上的自然村通了公路。 [1] 

五村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五村鎮因鄉人民政府駐五村而得名。 [1] 
  • 民俗風情
五村鎮大列瑤胞保留着瑤族織布、染布、製衣等傳統工藝,大多數瑤胞穿着本民族服裝,保持着瑤族特有的風俗。“五月五”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五村鎮“五月五”傳統歌圩節。在這一節日裏,由民間自發組織,舉辦一年一度民間文體活動,前後持續5天;每年“五月五”期間舉辦籃球、山歌、拔河、象棋、民俗舞蹈等比賽,並邀請各地有名藝術團體到五村演出。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韓元利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西壯族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年01月:1643-1644.
  • 2.    五村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412.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424.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