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月

(錢大昕詩作)

鎖定
《五月》是清代詩人錢大昕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前四句寫大旱造成的情況;後兩句寫農民生活的艱難;末兩句寫老農倚門觀天的情景,強調望雨的迫切。全詩採取白描手法,結尾聚焦於一個特寫鏡頭,結構全詩,樸素中見深沉。
作品名稱
五月
作    者
錢大昕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潛研堂文集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五月作品原文

五月
五月秧針綠1,兼旬雨澤稀2
甌窶幹欲坼3,布穀暮空飛。
米價頻年長,田園生計非4
老農佔甲子5,辛苦候荊扉6 [1] 

五月註釋譯文

五月詞句註釋

1.秧針:謂稻秧初茁,穎細如針。
2.兼旬:兩旬,二十天。雨澤:雨水。
3.甌窶(ōu jù):高地,狹小之田。坼(chè):裂開。
4.生計:生活,謀生之計。
5.佔:看,預測。甲子:指天。
6.荊扉(jīng fēi):柴門。 [2] 

五月白話譯文

五月新綠秧苗針一樣細,二十天來難見幾顆雨滴。
高處田地幹得裂開縫隙,布穀鳥兒傍晚徒然空啼。
米價陡漲連年直線上漲,種田生涯實在難以為繼。
農家老翁抬頭預測天氣,辛辛苦苦久立柴扉盼雨。 [3] 

五月創作背景

詩作創作的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旱災是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陰曆五月,正是夏忙時節,新秧急等充足的水源灌溉,可偏逢大旱,讓農人焦慮不已。詩人同情體恤農民的疾苦,寫下了這首詩。 [4] 

五月作品鑑賞

五月整體賞析

描寫旱災在我國琳琅滿目的古詩領域中不乏其優秀篇目。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杜陵叟》“三月無雨早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即對旱象作了形象的描繪。《水滸》中“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的詩句更是婦孺皆知。因為這是每一個關心民瘼的詩人都關注抒寫的題材。詩人的這首《五月》也屬這類題材,但它自有其獨特的色彩和藝術魅力。
首句入題,“五月秧針綠”。“五月”點時,突出它對農民的重要性。這時,穎細如針的稻秧已經嫩綠。“綠”字色彩鮮亮喜人,這不僅寫出了農民的希望,而且將秧苗長成,急需插秧的時令特點作了形象的説明。季節不等人,然而“兼旬雨澤稀”,天公不作美,接連二十多天沒有下雨。沒有及時的雨水,稻秧根本無法插下去。一“稀”一“綠”情景相反,將旱象的嚴重揭示了出來。
三、四句,畫畫由近及遠,將可怕的乾旱作進一步的渲染。“甌窶幹欲坼,市谷暮空飛”。大旱讓土地乾裂,布穀鳥在暮色蒼茫之中哀鳴。作者採用白描手法,再現了乾旱之年農村的悽慘情景。“坼”字,不但摹狀,而且使人似乎聽到了土地開裂時所發出的聲響。
五,六兩句,看似遊離於詩意之外,實則不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重要的一筆。普通農民,倘遇常年,怕也要為官府租税所苦,為一年的吃食而憂煎呢,如今大旱連年,米價暴漲,他們已難以生活。“米價頻年長,田園生計非”。這已是農民的悲訴了。從章法上説,詩句是從開頭描繪的赤地千里,大地千裂的廣闊畫面凝縮到一個點,進一步深入地去寫農民的生活艱難了。
“老農佔甲子,辛苦候荊扇”,結尾兩句,為詩中的點睛之筆。老農在萬般無奈之中,只好禱告蒼天了。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上天的可憐與賜福上。他占卜天象,然後深情地企首翹望,希望天空中出現一塊雲,給人間送來幾滴救難的雨水。這裏,“佔”“候”兩個動詞不僅形象地描繪出了此時農民的動作,而且刻畫出了他滿懷希望於上天的心理。這是封建社會大旱之年一幅典型的畫圖。
這首詩不論描寫景物、議論、刻畫人物都非常精當。人物形象雖然着墨不多,“才著手便煞”,但詩人的高妙處也正在此。 [5] 

五月名家點評

清華大學教授王步高《歷代田園詩詞選》:農家五月而天旱無雨,土地乾裂,無法栽秧,米價騰貴,農民生活無着,切盼下雨。詩人儘管以旁觀者的身份作客觀的描述,卻從布穀空飛,米價頻漲,生計日非,辛苦佔天等字眼中透出詩人對農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6] 

五月作者簡介

錢大昕(1728—1804),字曉徵,一字及之,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嘉定(今屬上海)人。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選為庶吉士,歷官詹事府少詹事,廣東學政等職。乾隆四十年(1775)丁父憂後不再出仕。主持或講學於鐘山、婁東、紫陽等書院。以研治經史著稱,乾嘉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有《潛研堂集》、《二十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等。 [7] 
參考資料
  • 1.    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 10 增訂本:鳳凰出版社,2016.03:60
  • 2.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組編.農詩300首: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10:41
  • 3.    呂晴飛 李觀鼎主編.中國曆代名詩今譯: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04:1470
  • 4.    田軍 王洪等主編.金元明清詩詞曲鑑賞辭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08:1130
  • 5.    張秉成 蕭哲庵主編.清詩鑑賞辭典:重慶出版社,1992.12:730
  • 6.    王步高.歷代田園詩詞選: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01:336
  • 7.    朱惠國著.元明清詩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0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