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帶

鎖定
五帶,地理學術語,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温度帶,即熱帶、南温帶北温帶南寒帶北寒帶
中文名
五帶
概    述
熱帶,南北温帶,南北寒帶
五帶的劃分
南北迴歸線之間是熱帶..
熱    帶
南北迴歸線之間,地處赤道兩側
温    帶
四季分明是温帶的特點
寒    帶
以南北極為中心,極圈為邊界地帶
意    義
表明了熱量的不均勻分佈狀況

五帶基本信息

五帶(five zones)又稱天文氣候帶、數理氣候帶。地球上的熱帶、南北温帶和南北寒帶之總稱。是依據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兩個因素來劃分的,即從有無太陽直射光線和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等天文特點來分界的。以南北迴歸線作為熱帶和南北温帶的天文界線,南北極圈作為南北温帶和南北寒帶的天文界線。熱帶的顯著特徵是有太陽直射,南北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每一地帶有一定的緯度範圍,因此它又是緯度地帶。地球上不同緯度的地帶,接受的太陽輻射量不同,所以這種劃分方法可初步反映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寡。為氣候學上劃分氣候的基礎。

五帶五帶的劃分

地球的自轉軸傾斜造成太陽照射的角度不同、日照時間的不同、太陽的直射地面的時間長短不同形成的五帶(在赤道地區太陽每年直射地面兩次、南北極太陽永遠直射不到地面)。
五帶 五帶
一年當中,太陽直射點總是在北緯23°26ˊ和南緯23°26ˊ之間來回移動。只有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地區,才能見到太陽直射頭頂的景象。這個地區獲得的太陽光熱是全球最多的,稱為熱帶。南極圈以南、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高度很小,可以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得到的太陽熱量極少,氣温很低,稱為寒帶南北迴歸線到南北極圈之間的地區,得到的光熱介於熱帶和寒帶之間,氣温也較適中,一年四季分明,稱為温帶。
分類:熱帶,北温帶,北寒帶南温帶南寒帶
熱帶——南北迴歸線之間;
南温帶——南迴歸線到南極圈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到南極點
北温帶——北迴歸線到北極圈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到北極點

五帶熱帶

熱帶:劃分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南北跨緯度46°52′,佔全球總面積39.8%。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大,在兩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的機會,太陽高度角在90°—43°8′之間變化。在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向南、北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漸增,但最長和最短的白晝時間僅差2小時50分。所以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温,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涼季之分或雨季、乾季之分。

五帶温帶

温帶:南、北迴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的中緯地帶。南、北温帶各跨緯度43°8′,南、北温帶的總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52%。本帶內太陽高度變化很大,在迴歸線上的變幅為90°—43°8′之間,隨緯度增高,太陽高度逐漸減小,到極圈的變幅在46°52′—0°之間。太陽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變化,氣温也隨之出現一高一低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也很大,到極圈增加到24小時。可見,在温帶太陽高度比熱帶小,獲得熱量少於熱帶,温度低於熱帶。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非常顯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帶的特點。

五帶寒帶

寒帶:分別以南北極為中心,極圈為邊界的地帶,僅佔全球總面積的8.2%。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低,在極圈上最大高度為46°52′,在極地最大高度僅為23°26′,且有負值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隨緯度的增高愈加顯著。極晝時期由於太陽高度很低,地面獲得熱量很少,極夜時期,地面沒有太陽輻射。所以這一地帶是地球表面氣温最低的地帶,一年之中只有冬、夏之分,而無春、秋之別。

五帶意義

在地球表面上,熱帶、温帶、寒帶的空間分佈,表明了熱量的不均勻分佈狀況。熱帶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源,兩極是最大的冷源,所以赤道與兩極地區之間的熱量傳輸與交換對全球性的大氣環流洋流的形成與分佈具有決定意義,廣大的温帶地區正是冷暖氣流接觸和熱量交換的地帶,在那裏形成四季分明多變的天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