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亓官姓

鎖定
丌官姓,即亓姓,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Qí(其),今音Jī(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百家姓之亓官司寇,雖經改姓運動,厥應有亓官之後流傳於世,或史書相關人物記載也。但觀之歷史文獻,均無後人之記載,只單姓亓有流傳,並自古有之。
中文名
亓官姓
通假字
其、丌
讀    音
qí guān
始    祖
丌官士伯
今    音
Jī(姬)
堂    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天水堂:以望立堂

亓官姓歷史發展

亓官姓姓氏淵源

亓官(qí guān)姓源出有:
亓官姓 亓官姓
單一淵源:源於官位,出自春秋時期笄官之後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笄官,亦稱丌官、亓官。據史籍《姓氏尋源》中的記載:“亓與笄同,掌笄官之後”,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官職名稱,專門掌管笄禮的官。在古代,笄禮是當人年齡滿十五、十六歲時,在頭髮上插“笄”的儀式,作為由少年正式傳為成年人的象徵。因此,古人十分看重這個儀式和官職。在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丌與笄同,掌笄官之後。”笄即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髮或弁冕。在史籍《儀禮·士昏禮》中也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這是指“發笄”。另外,在史籍《儀禮·士冠禮》中亦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這是指弁笄,即男子貴族所用的笄。周王朝時期的禮制中有專門掌管“笄”的笄官職,多為世襲。
古代的姓氏學者研究後認為,“”之字義與“”字相通,在古代,插笄為一種禮儀,所謂“女十五、男十六而笄”,不是隨便就可以使用的,因此,從兩週至先秦時期,列國諸侯都設有掌笄之官,專門管理公族的男女及笄之禮。丌官氏複姓,就是出自笄官們的後裔子孫,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笄官氏、亓官氏、丌官氏,後統稱為丌官氏。周景王姬貴十二年(魯昭公姬稠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在十九歲結婚時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後裔。由於丌官氏源出各諸侯國的官職稱謂,因此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在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令嚴厲禁止胡姓(胡人的多音節多字姓氏),許多漢族複姓也被混認為是胡姓,在之後的一系列改姓運動中紛紛改為單姓,其中的丌官氏就被省文簡改為單姓亓氏,亦有因避難改稱王氏者,還有因户籍警不識“丌”字而亂改為齊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亓官姓得姓始祖

笄(丌、亓)官。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笄官這個官職,因此亓官氏的始祖不止一人。丌官複姓,後來在明初都演化成單姓亓。故亓氏和丌官氏源流一樣,姓源相同。他們的共同始祖是丌官一職。

亓官姓遷徙分佈

丌官複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四十位,在複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二位。關於丌官氏,據史籍《孔子家語·本姓解》説:“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丌官氏。”又《魯先賢傳》雲:“孔子妻丌官氏。”在史籍《元和姓纂》中亦有丌官氏。
在史籍《儀禮·士昏禮》中記載:“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這是指“發笄”。另外,在史籍《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這是指弁笄,即男子貴族所用的笄。周代禮制中有掌管“笄”的笄官職,亦為世襲,後裔則官為氏,姓“丌官”。姓氏學者研究“丌”之字義與“笄”字相通,在古代,插笄為一種禮儀,所謂“女十五而笄”,不是隨便就可以使用的,因此,從先秦時期到列國諸侯都設有掌笄之官,專門董理公族的男女及笄之禮。而丌官氏,便是當時掌笄官的子孫。據史籍《郡望百家姓》記載,亓官氏望出隴西郡(今甘肅臨洮)、天水郡(今甘肅天水)。

亓官姓人口分佈

今山東省的臨沂市蒙陰縣費縣鄆城縣、濟南市濟陽區和商河縣萊蕪市泰安市濰坊市鄒城市、蒙陰市、安丘市淄博市的沂源縣、博山區、東平市、濟寧市微山縣昌邑市、青島市、煙台市臨朐縣青州市棗莊市菏澤市,河南省的內黃縣洛陽市伊川縣、遂平縣、鄭州市、民權縣南陽市開封市蘭考縣,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海倫市安達市牡丹江市東寧縣寧安縣嫩江縣北安市,遼寧省的瀋陽市、大連市阜新市,河北省的保定望都縣,山西省的太原市、翼城縣長治市,陝西省的西安市、大荔市、富縣,安徽省的阜陽市臨泉縣、阜南縣,吉林省的長春市、吉林市、延吉市,江蘇省的徐州市、連雲港市淮安市豐縣,湖北省的十堰市,四川省的成都市、攀枝花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峯市喀喇沁旗,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福州市,廣東省的深圳市、惠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台灣省,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地,均有亓氏(丌官氏)族人分佈。

亓官姓傳統文化

亓官姓郡望堂號

  • 郡望
隴西郡: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亓官姓家譜文獻

山東萊蕪亓氏(丌官氏)七修宗譜,(現代)亓克德總續譜,2005年計算機排印本六冊。原稿現被收藏在山東省萊蕪市北梨溝亓氏(丌官氏)宗祠(亓建華處)。

亓官姓字輩排行

據説,亓氏(丌官氏)家族不按字排輩,而是按世系排輩,其實,本質上還是分門按字排輩。
山東萊蕪亓氏(丌官氏)字輩:“士勤(賓全能)胤(積)浩(林升)英(充宣德弘顯)夔(萬蓁萃薰燕)泰國明心清(溱洧沂)元宏聖學成俊修慶”。注:從勤、賓、全、能起分四門,各自排輩。
山東昌邑蕪亓氏(丌官氏)字輩:“同常國華繼成振興”。
山東東平亓氏(丌官氏)字輩:“立祥習正道”。
山東棗莊亓氏(丌官氏)字輩:“可開鶴汝學元一脈珍傳廣友功繼世昌”。
安徽阜陽亓氏(丌官氏)字輩:“賢明培先信”。
亓氏(丌官氏)一支字輩:“道永連化河逢清雲法祿洪”。
亓氏(丌官氏)一支字輩:“有傳成朝慧”。

亓官姓宗祠楹聯

  • 四言通用聯
事親至孝;居令直聞
上聯典指明朝萊蕪人亓斗南,幼年喪父,母親呂氏把他撫養成人。侍母極孝,雖生活極為貧窮,但母親的必需品無不畢備,歷六十年如一日。下聯典指明朝萊蕪人亓之偉,字坦之,號超凡,天啓年間進士,兩任劇縣縣令,以強直聞名。後任河間知府,對犯罪者,雖權貴豪強,也依法嚴懲。
天啓進士;萬曆推官
上聯典指明朝陽和兵備亓之偉,萊蕪人。天啓進士,任過河間知府。下聯典指明朝河南巡撫亓詩教,萊蕪人。萬曆末由推官入為給事中。
七言通用聯
笄官後裔流光遠;至聖夫人播惠長
全聯典指亓(丌官)姓的得姓源流。孔子十九歲結婚,娶的一個夫人就是宋國的丌(亓)官氏。她是宋國笄官的後代。
士氣高昂衝牛鬥;能力超羣壯山河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唐代有亓姓名人亓士能名,為“士能”二字的嵌字聯。
茂林修竹風光好;育人成材德行高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明朝亓姓名人孝子亓才,字茂育,萊蕪人,為“茂育”二字的嵌字聯。

亓官姓姓氏名望

亓官氏,(公元前?待考~前485年),女,宋國人,孔子的妻子。 [1] 
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山東省曲阜孔廟舉辦祭孔大典,還特意專門恭請了亓氏門人蔘加(明朝以前的丌官氏後裔),並奉之為上座。作為舅親,孔家後裔始終未忘千古親情。除孔子夫人丌官氏外,歷史上的丌官氏名人幾乎絕記於史載。直至明初期朱元璋登基後,他在改姓運動中將“丌官氏”改為“亓氏”,才再現出一大批亓氏名人。
亓官賓,據《亓氏族譜》記載,亓官賓為元朝人,後改姓亓。
丌官才,即亓才,(生卒年待考),字茂育,號成所;山東萊蕪人。著名明朝大孝子。明萬曆二十二年舉人,以奉親至孝聞名。
丌官之偉,即丌之偉,(生卒年待考),字坦之,號超凡,丌官才之子;山東萊蕪人。著名明朝官吏,二門十世長支。
亓詩教(生卒年待考),即丌官詩教,字可言,號靜初;山東萊蕪人。著名明朝官吏,一門九世長支。
參考資料
  • 1.    孔子妻丌官氏。——《魯國先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