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富縣

鎖定
富縣,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南部,東依黃龍山系與宜川縣、洛川縣接壤,西靠子午嶺與甘肅省合水縣、寧縣相鄰,南接隆坊塬與黃陵縣相連,北緣丘陵溝壑與志丹縣、甘泉縣、寶塔區相接。總面積4182平方千米,居陝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 [6]  。截至2022年10月,富縣轄1個街道、6個鎮、1個鄉 [9]  。截至2021年末,富縣總人口15.4259萬人。 [6] 
富縣夏商屬西河國地,秦時設雕陰縣,隋煬帝時改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置鄜州,歷經宋、元、明、清近1300年。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設鄜縣,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改名為富縣 [7]  。是首家全國良好農業規範認證示範縣、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中國優質蘋果基地重點縣、全國現代蘋果產業二十強縣、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級衞生縣城、全國行政執法監督聯繫示範點、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全省縣城建設先進縣、省級平安建設先進縣。 [6] 
2022年,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582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88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8.7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8.932億元。 [4] 
中文名
富縣
外文名
Fu County
別    名
鄜縣
鄜州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延安市
地理位置
陝西省北部
面    積
4182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6個鎮、1個鄉
政府駐地
富城鎮
電話區號
0911
郵政編碼
7275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人口數量
15.4259 萬(2021年總人口)
火車站
富縣站、富縣東站
車牌代碼
陝J
地區生產總值
92.58 億元(2022年)

富縣歷史沿革

《尚書·禹貢》載,大禹治水以後,劃天下為九州。富縣隸屬雍州。
為西河國地。
屬白翟(狄),亦稱赤翟(狄)。
春秋
晉文公二年(前635年),晉為強國,佔據黃河以西、無定河與洛河之間的大片地域。富縣隸屬晉國上郡轄地。
戰國
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韓、趙、魏三分晉地以後,富縣屬魏。
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大將龍賈(音古),自今華縣修長城至上郡(榆林魚河堡),並在雕陰建造城池,駐軍10萬御秦。《鄜州志》載:雕陰,州北30裏,河南為陰,山多雕穴,故名雕陰(今富縣茶坊鎮黃甫店村南西側)。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秦、魏“雕陰之戰”後,魏獻黃河以西15座城池於秦,富縣始為秦地,秦設雕陰縣。
秦始皇統一華夏後,仍為雕陰縣。
西漢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劉邦出陳侖,定三秦,境內設雕陰、直路二縣。
東漢
建武元年元年(25年),直路縣廢。
永初五年(111年),詔上郡徙地避羌,逼民內遷,雕陰縣廢,地入羌胡。
兩晉
前秦永興元年(357年),苻堅殺苻生自立為天王,於今吉子現鄉固現(古縣)村設置長城縣。
南北朝
承光二年(426年),魏攻夏入統萬,又取長安,富縣為北魏所有。魏在長城縣境內分設利仁縣。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於杏城(黃陵),設東秦州,長城、利仁二縣歸東秦州所轄。
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改東秦州為北華州。
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改北華州為敷州(敷為鄜)。
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長城縣為三川縣(駐地三川驛)。裁撤利仁縣,轄地歸三川縣,屬敷州。
開皇三年(583年),割洛川、三川縣轄地北部,於五交城(今富縣城)設洛交縣。
富縣
富縣(12張)
大業二年(606),改敷州為鄜城郡。
大業三年(607),鄜城郡自杏城(黃陵)遷至洛交縣治五交城,改稱上郡,統領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五縣。
武德元年(618年),改隋上郡(鄜蠛郡)為鄜州。分洛交縣地北設伏陸縣(今甘泉縣)。
武德三年(620年),分洛交、三川縣地西設直羅縣,鄜州領洛川、三川、洛交、直羅、伏陸五縣。
天寶元年(742年),改鄜州為洛交郡。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洛交郡為鄜州。
熙寧七年(1074年),撤三川縣,設鎮,轄地歸洛交縣,鄜州領洛川、直羅、洛交等縣。
中統四年(1263年),因地廣人稀,載撤洛交、直羅2縣,屬地歸鄜州直轄,開始奠定今富縣之疆域。設鄜州同駐黑水寺,鄜州歸延安路管轄,領洛川、中部、宜君等縣。
鄜州歸屬延安府,領洛川、中部、宜君等縣。
雍正三年(1725年),鄜州升為直隸州,歸陝西省布政司直轄。設州同廳駐黑水寺,州判廳駐黃龍石堡鎮,領洛川、中部、宜君等縣。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廢鄜州設鄜縣,改州同為分縣,仍駐黑水寺。初屬榆林道,後改陝西省直轄。
劉志丹創建南梁革命根據地以後,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春,中共陝甘省委和陝甘工農紅軍在鄜縣北部、西部、南部相繼組建鄜甘、鄜西、中宜3個革命委員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鄜西鄜甘兩個革命委員會聯合成立鄜縣蘇維埃政府,駐地北道德東村,中宜革命委員會改組為中宜縣蘇維埃政府,駐地由寺仙桃原村遷至張村驛。兩個中共領導的縣蘇維埃政府與國民黨領導的縣國民政府同存並立。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變”,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
民國二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八年(1937—1939年),鄜縣成為統戰區,中共領導的鄜縣抗日救國會(實為縣委、縣政府)與國民黨領導的縣國民政府同駐鄜縣城內。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18日,八路軍武裝護送國民黨縣長蔣隆延離開鄜縣境地以後,民選縣長羅成德(抗敵後援會主任)簽發《陝甘寧邊區鄜縣縣政府佈告》:鄜縣歸陝甘寧邊區延屬分區直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國民黨侵犯陝甘寧邊區。中共領導的邊區縣政府撤離縣城,轉戰西部山區,國民黨在縣城復設縣國民政府。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國民黨潰敗南逃,中共領導的陝甘寧邊區鄜縣縣政府返回縣城,歸屬黃龍分區,後改為延屬分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陝甘寧邊區完成其歷史任務後,鄜縣於1950年歸屬陝西省延安分區專員公署。
1958年末,小縣並大縣,鄜縣與洛川縣合併。
1961年,大縣劃小縣,恢復鄜縣建置,隸屬陝西省延安地區行政公署至今。 [15] 

富縣行政區劃

富縣區劃沿革

元代奠定今富縣之疆域,故行政區劃按明、清兩代,民國時期,陝甘寧邊區時期,建國以後等不同時期分別記載。
弘治年間(1488—1505年),鄜州直轄地劃編為利民、忠義、思義、太安、好德5鄉,52裏。
明末清初,戰亂災害,民逃地荒。
順治十年(1653年),將明52裏縮編為23裏。
同治十年(1871年),又將23裏縮編為16裏。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設縣後仍沿清末16裏建置。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全縣改編為三民、五權、自由、平等、博愛、共和、互助、大同8個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裁撤分縣縣佐。廢區設保,建立保甲制。全縣劃編為:城關、交道、牛武、鉗二、卜巷、羊泉、寺仙、張村驛、黑水寺、北道德10個聯保處,轄48保513甲。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縣國民政府又將10個聯保處改編為城關、順德、和德、永平、永寧、太禮、大義、嘉善、歸仁、阜才10個鄉公所。所轄保甲,按原聯保區劃仍為48保513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以後,鄜縣結束國共兩黨雙重政權制,純屬陝甘寧邊區轄治。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黨侵犯陝甘寧邊區,二次復設縣國民政府,並將全縣劃編為2區13鄉56保。區、鄉、保從劃編組建到消亡不足一年時間。除交通沿線和較大集鎮外,大部分地區的鄉、保劃編為空架虛設。
陝甘寧邊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縣境北部、西部、南部相繼成立鄜甘、鄜西、中宜3個革命委員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直羅鎮戰役”前夕,鄜甘、鄜西兩個革命委員會聯合成立鄜縣蘇維埃政府,駐地北道德東村,轄大聖號、西陳超、北道德、張村驛、直羅5個區31個鄉。
與此同時,中宜革命委員會改組為中宜縣蘇維埃政府,駐地由寺仙前桃園遷到張村驛。轄鄜縣青兒原、寺仙、前桃園、南道德、謝家坬共5個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變”以後,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鄜縣成為統戰區。中國共產黨成立鄜縣抗日救國會,駐地縣城,與國民黨縣政府同存並立,基層成立抗日救國區分會、鄉分會、村分會與國民黨的鄉保甲同存並立,“七·七事變”以後,抗日救國會改稱為抗敵後援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2月,武裝護送國民黨縣長蔣隆延離開鄜縣境地以後,鄜縣正式隸屬陝甘寧邊區轄治,全縣重新劃編為大聖號、交道、牛武、城關、永平、太樂、道德、張村驛、直羅、大義10個區,58個鄉,172個行政村,568個自然村。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雙龍中心區改建為中宜縣,仍轄三區槐樹莊。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分直羅區西部黑水寺、張家灣、河上原、石坊頭、水磨平5個鄉增設黑水寺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底,撤銷中宜縣建置,槐樹莊歸回鄜縣,仍為區級建置。到此陝甘寧邊區鄜縣共轄12個區,64個鄉,189個行政村,597個自然村。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國民黨侵犯陝甘寧邊區,中共鄜縣縣委、縣政府縣遊擊支隊轉戰北道德、直羅、槐樹莊、八卦寺等西部山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返回縣城後其行政區劃與名稱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後,全縣重新劃編為城關、交道、羊泉、寺仙、張村驛、黑水寺6個區,按順序稱一、二、三、四、五、六區。轄42個鄉,177個行政村,565個自然村。
1953年,劃張村驛區的永錄、北道德和黑水寺區的秋原、高池、雷豐、上柳池6個鄉,19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增設道德區,稱七區。
1956年,鄜縣南道德(新莊科鄉)劃歸黃陵縣,洛川縣的吉子現鄉劃歸鄜縣。全縣調整為一鎮(城關鎮),四個區(茶坊、羊泉、張村驛、黑水寺),22個鄉,169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
1957年,169個初級社全部轉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高級社)。
1958年大躍進,10月份政社合一公社化,全縣劃編為:東紅(交道)、衞星(牛武)、紅旗(茶坊)、春光(岔口)、先鋒(羊泉)、紅光(吉子現)、西峯(北道德)、和平(寺仙)、火箭(張村驛)、川豐(直羅)10個人民公社,轄169個生產大隊(高級社改稱生產大隊)。
1958年12月,鄜縣與洛川縣合併。境內10個人民公社合併為鄜縣、羊縣、張村驛、黑水寺4個人民公社,下設26個管理區,轄169個生產大隊。
1961年,鄜、洛分縣,恢復鄜縣建置,撤銷管理區,全縣重新劃編為城關、交道、牛武、茶坊、鉗二、羊泉、吉子現、寺仙、南道德、北道德、張村驛、直羅、張家灣13個人民公社。
1971年,增設岔口人民公社。
1975年,增設洛陽人民公社。至此,15個人民公社轄233個生產大隊,569個生產隊。
1984年,廢除人民公社,恢復鄉鎮建置。全縣轄富城、茶坊、牛武、張村驛、直羅5個鎮,洛陽、交道、岔口、張家灣、寺仙、南道德、北道德、鉗二、羊泉、吉子現10個鄉。
至1989年,全縣15個鄉鎮共轄242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615個自然村(村民小組)和富城、茶坊、牛武、張村驛、直羅、長慶石油勘探局、槐樹莊農場7個城鎮居民委員會。富城鎮轄15個行政村、23個自然村和富城鎮、長慶石油勘探局兩個居民委員會。

富縣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富縣轄1個街道、6個鎮、1個鄉 [9]  。富縣人民政府駐茶坊街道 [10]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610628001000
茶坊街道
610628101000
羊泉鎮
610628102000
張村驛鎮
610628103000
張家灣鎮
610628104000
直羅鎮
610628106000
牛武鎮
610628109000
寺仙鎮
610628204000
北道德鄉

富縣地理環境

富縣位置境域

富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南部,東依黃龍山系與宜川縣、洛川縣接壤,西靠子午嶺與甘肅省合水縣、寧縣相鄰,南接隆坊塬與黃陵縣相連,北緣丘陵溝壑與志丹縣、甘泉縣、寶塔區相接。介於北緯35°44′6″—36°23′23″,東經108°29′30″—109°42′54″之間,縣境東西長111千米,南北寬73.70千米,總面積4182平方千米,居陝西省第五、延安市第一。 [6]  [8]  [15] 

富縣地質構造

富縣地處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就大地構造單元而言,屬華北陸台的鄂爾多斯地台的一部分。鄂爾多斯地台亦稱陝北構造盆地,其構造是一個台向斜,屬岩層向西緩傾的單斜構造,稱陝北斜坡。在這個斜坡上由北向南劃一條線,將延安地區分為兩個構造單元。這條線自靖邊以東經二家畔轉入志丹縣東南,經曹新莊南下至富縣張家灣鄉八卦寺行政村轄地墩梁以東,再南下至直羅鎮以西的黑水寺,經子午嶺東側直羅鎮轄地入黃陵縣境後進入銅川市轄地。該線以東為陝北單斜翹曲構造,以西為陝甘寧凹陷向斜構造。富縣大部地區在陝北單斜翹曲地帶,只有西部葫蘆河流域的直羅、張家灣兩個鄉鎮屬陝甘寧拗陷向斜構造區。
陝北單斜翹曲地帶在富縣有一個重力高異常區的隆起帶,也就是在陝北斜坡東部單斜層上,有連續小翹曲,呈波浪式由東向西依次排列。延川縣的永平至富縣城區茶坊為第三台階帶,包括一個平台緩帶和一個斜坡陡帶。
陝甘寧向斜坡凹陷地帶,在盆地周緣斷區,以斷塊構造和背斜構造為主;在盆地內斜坡以幅度微弱的鼻狀構造為主。石油鑽井,在縣境西部葫蘆河流域的直羅、河上原等地發現了鼻狀構造,分佈面積雖然不大,但對油氣聚集卻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15] 

富縣地形地貌

地貌大勢
富縣屬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境內川塬相間,地勢東南低、西北高,最高海拔1687米,最低海拔846.60米,一般海拔在1000米到1200米之間。 [8] 
富縣境內黃土高原經過地質運動和漫長曆史歲月的水蝕、風蝕和重力剝奪等自然破壞,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原、梁、溝、川等地形面貌。就富縣地域而言,東有洛河,西有葫蘆河,兩河流域之間的中心部位是以海拔1390.3米的北道德照八寺高地為“手掌”的“五指”原面:“拇指”太安原,長10餘千米;“食指”鉗二原,長20多千米;“中指”羊泉原,長30多千米;“無名指”北道德原(亦稱柳池原),長20多千米;“小指”雨家原,長10多千米,形成原如“五指”向南伸的地貌特點。從“手掌”照八寺可以不翻溝,分別直通五個“手指”(原區)。若站立照八寺高地,背北面南,遙望“五指”原面,其景壯觀,令人振奮。洛河以東有交道原,葫蘆河西南有寺仙原和南道德原。原區北部為丘陵溝壑,縣境西部為土石低山,以及河流階地等不同的地形地貌。 [15] 
地貌類型
  • 高原溝壑區
洛河與葫蘆河之間的“五指”原面和交道原、寺仙原、南道德原以及原間溝壑,構成了高原溝壑區。面積857.22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20.5%。海拔1063.5—1390.3米。溝壑密度,每平方千米2.32千米。原溝比例為7∶3。原面基本平坦,風成黃土厚達120—150米。原體多向四周及河谷下游微傾,並呈緩坡梯狀結構,為主要旱作物農業區。
  • 丘陵溝壑區
分佈在高原溝壑區以北及以西的廣大林區和半林半牧地區,面積2462.11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58.88%,海拔1172—1526米。1千米以上的溝壑1676條,佔全縣同類溝道的75.73%;溝谷深度為300米左右。溝壑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59千米。該區為植被保存較好的次生林區,現代侵蝕緩慢,水土流失較輕。次生林邊緣地帶,因植被稀疏而水土流失較為嚴重。
  • 土石低山區
主要分佈在縣境西部與甘肅省交界的子午嶺次生林地區。面積為553.22平方千米,佔全縣總土地面積的13.23%。海拔為1214—1687米,相對高差為470米。山頂黃土覆蓋,山間岩石裸露。林草覆蓋率高達90%以上,是全縣唯一的天然自生林保護區。
  • 河流階地
以洛河和葫蘆河為主的河流階地,面積309.02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7.39%。海拔846.6—1091.7米,土地比較平坦,現代侵蝕輕微,水利資源豐富,為主要灌溉農業區。 [15] 
山脈
富縣境內山脈最高海拔1687米,最低海拔846.6米,一般海拔為1000—1200米。因此,所謂山脈均屬土石低山。洛河以東為黃龍山山系,洛河以西為子午嶺山系。境內主要山脈包括:子午嶺及其分支古道嶺、關山樑、墩梁、分水梁和黃龍山系支脈晉師廟梁、艾蒿梁等。
  • 子午嶺
位於縣境西部邊陲,以嶺脊分水梁為界,與甘肅省寧縣、合水縣相鄰。南北走向,海拔為1274—1687米,相對高差為437米,清道光《鄜州志》雲:“子午嶺,州西200裏,與終南子午谷相對,蜿蜒數百里,跨鄜慶二境之間。”“秦直道”就在這裏,“秦直道”經黃陵以後於古道嶺三面窯進入富縣地域,沿子午嶺東側北上,於墩梁出縣境入甘泉界。
  • 古道嶺
位於縣境西南邊陲,屬於子午嶺山系支脈。因山上有唐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北征所修行軍運糧道路,故名古道嶺。古道嶺東西走向,西起境內子午嶺主峯興隆關(海拔1687米),向東山勢逐漸降低。途經月亮坪、三面窯、天池灣、柏樹店(海拔1463.3米)等山嶺村莊一直延伸到寺仙鄉太平村夷為平原。
  • 關山樑
子午嶺山系支脈,位於葫蘆河以北西部邊陲,南北走向,境內北起張家灣鄉八卦寺行政村的山嶺村莊高腰子,南至張家灣鄉五里鋪行政村雷家角村。山巒起伏,最高峯海拔1609.4米。
  • 分水梁
子午嶺山系支脈,自西北而東南走向。境內西北從八卦寺行政村的高腰子村起往東南山勢逐漸降低。途經墩梁、風勝窯子,廟兒崾嶮、降台、八掌坬(海拔1512米)而後分支。一支往東南直通北道德鄉的照八寺高地(海拔1390.3米),另一支往東經八十畝原、榆樹原、北崾嶮等山地村莊後一直延伸到茶坊鎮北部洛河西岸的東紅(維磨寺)、李家川等村莊所背靠的雕山(海拔1172米)。
  • 墩梁
分水樑上的一座凸起山峯,海拔高度為1625.4米;西北交志丹縣界,東北交甘泉縣界。
  • 艾蒿梁
位於縣境東北部,牛武鎮與延安市南泥灣之間。屬黃龍山系支脈,自東南而西北走向,山巒起伏,最高峯海拔1433米。 [15] 

富縣氣候特徵

富縣位於中緯度半乾旱地區,屬大陸性暖温帶季風氣候,春冬季多風乾寒,氣候升降變化大,乾旱頻率高;夏秋季雨熱同期,多陣性降雨,旱澇相間。年平均氣温9.6℃,最高温度39.3℃,最低温度-26.5℃;年均日照2405.7小時、降水量561毫米、無霜期175天。 [8] 

富縣植被條件

富縣林草覆蓋率為84.44%,較全國、全省林草覆蓋率分別高出28.2%和43.54%;墾植指數為9.64%,遠遠低於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富縣為陝北森林植被保存較好的縣份之一,境內林區被譽為嵌鑲在陝北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森林面積387.16萬畝,佔土地總面積的61.72%,其中天然次生林279.5萬畝,疏生林62.7萬畝,灌木林41.1萬畝,人工林3.84萬畝,農田林網及四旁植樹146.6萬株。
次生草灌植被,為森林破壞後形成的天然草場,劃分為疏林草甸、灌木草叢、農林隙地等三大類型。總面積244.3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38.95%;其中千畝以上的連片草場108塊,萬畝以上的草場3塊。疏林草甸,主要分佈在森林的邊緣地帶,植被最佳。灌木草叢,散佈全縣各地,林區多見於林間山丘梁峁,亦有少量與林地花插分佈。農林隙地草場,主要為300畝以下、嵌於農林地以及道路、土僉畔周圍的零星草地。

富縣自然災害

富縣境內對動、植物危害較大的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霜凍、冰雹、乾熱風、暴雨、連陰雨、病蟲等。 [15] 
北洛河 北洛河

富縣自然資源

富縣水資源

富縣年均降水總量為239060萬立方米。地表水徑流總量多年平均值為47568萬立方米,其中境內自產徑流量10349萬立方米,過境客水徑流量37219萬立方米;人均徑流量3709.47立方米,畝均徑流量75.84立方米。地下水儲藏總量396185萬立方米。水質經採樣化驗,酸鹼度的平均值為6.5—7.5,硬度為125—158德度,有害微量元素含量一般小於飲用水質量標準。葫蘆河上游由於石油開採和冶煉,河水污染日趨嚴重。 [15] 

富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9年末,富縣主要地類數據如下:
(一)耕地15357.11公頃(230356.65畝)
其中,水田377.47公頃(5662.05畝),佔2.46%;水澆地99.37公頃(1490.55畝),佔0.65%;旱地14880.27公頃(223204.05畝),佔96.89%。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2606.95公頃(39104.25畝),佔16.98%;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4600.21公頃(69003.15畝),佔29.95%;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5835.25公頃(87528.75畝),佔38.00%;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285.49公頃(19282.35畝),佔8.37%;位於25度以上的耕地1029.21公頃(15438.15畝),佔6.70%。
(二)園地18998.57公頃(284978.55畝)
其中,果園18935.22公頃(284028.30畝),佔99.67%;其他園地63.35公頃(950.25畝),佔0.33%。
(三)林地368942.80公頃(5534142.00畝)
其中,喬木林地322788.62公頃(4841829.30畝),佔87.49%;灌木林地29277.88公頃(439168.20畝),佔7.94%;其他林地16876.30公頃(253144.50畝),佔4.57%。
(四)草地3862.74公頃(57941.10畝)
其中,天然牧草地3450.40公頃(51756.00畝),佔89.33%;其他草地412.34公頃(6185.10畝),佔10.67%。
(五)濕地212.70公頃(3190.50畝)
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富縣濕地均為內陸灘塗,全縣內陸灘塗面積為212.70公頃(3190.50畝)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771.17公頃(71567.55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709.56公頃(10643.40畝),佔14.87%;村莊用地3543.13公頃(53146.95畝),佔74.26%;採礦用地489.86公頃(7347.90畝),佔10.27%;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28.62公頃(429.30畝),佔0.60%。
(七)交通運輸用地3639.63公頃(54594.45畝)
其中,鐵路用地136.39公頃(2045.85畝),佔3.75%;公路用地1434.02公頃(21510.30畝),佔39.40%;農村道路2065.64公頃(30984.60畝),佔56.75%;管道運輸用地3.58公頃(53.70畝),佔0.10%。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557.92公頃(23368.80畝)
其中,河流水面1035.62公頃(15534.30畝),佔66.47%;水庫水面125.26公頃(1878.90畝),佔8.04%;坑塘水面293.29公頃(4399.35畝),佔18.83%;溝渠53.18公頃(797.70畝),佔3.41%;水工建築用地50.57公頃(758.55畝),佔3.52%。 [5] 

富縣植物資源

富縣境內喬木樹種主要有:白松、油松、刺柏、側柏、水桐、山楊、白樺、漆樹、青槓、白榆、遼東櫟等;鄉土樹種主要有中槐、香椿、臭椿、秋樹、楊樹、柳樹、榆樹、杜梨、桑樹、棗樹、核桃樹等。
灌木林種主要有:山杏、山桃、枸子稍、水秋子、木瓜等。
木本灌木的優勢品種主要有:荊條、檸條、沙柳、沙棘(酸刺柳)、狼牙刺、棗刺、馬茹子、黃刺玫、白芨稍、鬍子稍等。
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草、冰草、蘆草、苦蔘、針茅、黃蒿、沙蓬、野豌豆、野苜宿、野棉花、黃簡草、龍鬚草、狗尾草、鐵掃帚、鐵桿蒿等。據普查,牧草種類多達369種,一般測量每樣方中可達10—20餘種。
藥用植物主要有:黃芹、柴胡、甘草、黨蔘、著芋、茵陳、丹皮、棗仁、山楂、槐米、鬥岑、遠志、黃柏、秦艽、冬花、麻黃、杜仲、牛夕、車前子、蒲公英、郁李仁、五味子、五加皮等160多種。
觀賞花卉主要有:牡丹、芍藥、繡球、月季、鳳仙、雞冠、牽牛、蘭花、節草、海棠、刺玫、仙人掌、四季青、美人焦、滿天星、玻璃翠、六月雪、六月菊、九月菊、大麗菊、指甲花、百合花、寶石花、含羞草、紫羅蘭、狀元紅、山丹丹、夜來香等。 [15] 

富縣動物資源

富縣境內有野生獸類30多種,鳥類70多種,昆蟲及其它200餘種。
獸類
豹:俗稱豹子,哺乳動物。形似虎而較小,周身有斑點或花紋,性兇猛,食肉類。其骨、肉、脂均可入藥,皮毛可製衣。西部和東部林區的“金錢豹”為稀有珍貴動物,為國家保護品種。
野豬:居山地林區,食草及糧食作物。膽、油脂均入藥,肉可食,皮能製革。
豺:(豺狗子):喜羣居,性兇猛,是狼和野豬的天敵,但也危害家畜家禽和其它動物。
狼:足長體瘦,尾垂於後股之間,形似狗。性殘忍而貪婪。棲於溝壑之中,晝伏夜出,傷害人畜。皮能製革,骨肉脂等均可入藥。
狍(羊鹿子):分佈於山地與丘陵溝壑,聽覺、視覺、嗅覺都很靈敏。角可入藥,肉能食,皮能製革。
豹貓(野狸子):主食鳥類,也傷害家畜家禽,為農田益獸。皮肉均可用。
獾:有狗獾、豬獾、水獾、貓獾等品種。棲於丘陵山地,喜食玉米,對農業有害。油脂入藥,可治燒傷;肉可食,皮能製革。水獾為稀有珍貴動物,為國家保護品種。
狐狸:分泌惡臭,尾長毛豐。行動敏捷,狡猾多疑。內臟可入藥,皮毛可制珍貴衣物。
黃鼠狼:骨可入藥,皮可製衣。
貂:體長30—40釐米,尾短而粗,體色暗黃,爪甚尖利,宜於爬樹,喜夜間活動。為稀有動物,皮毛十分珍貴。
刺蝟:皮、肉、骨、脂均可入藥。
野兔:適應性強,繁殖率高,廣佈全縣各地,喜食禾苗,危害農業。肉可食,皮可製革。
黃鼠:廣佈原區,居土穴,性機敏,喜食植物葉莖。
松鼠(毛圪列):遍佈溝壑,喜食糧食和果類,危害農業,藥用全體。
蝙蝠:屬哺乳動物,翼手目。境內有夜蝠、大耳蝠等多種。棲於建築物縫隙或樹洞。晝息,黃昏或夜間活動,以昆蟲為食。全身和糞便均為藥用。
鳥類
綠頭鴨:狩獵鳥類。
鳶(老鷹):大型猛禽,是鼠類的天敵。
雀鷹(鷂子):捕食麻雀和其它食蟲小鳥,益害相間。
金雕(花豹):棲於山地,巢於懸巖大樹,性猛力強,捕食山雞、野兔等。
石雞(山雞):棲於山地丘陵溝壑地帶,成羣活動,食種子穀物等
環雉雞(野雞):羽毛華麗,棲於丘陵蒿草之中,秋冬遷居農田附近,以穀物昆蟲為食,喜走而不善遠飛。肉味美。
巖鴿:頭頸青灰色,有明顯頸環。結羣而食,飛行快速,善疾走,肉味美。
灰斑鳩:體形似鴿,棲於山地林間。
長耳鴞(貓頭鷹):啄和爪彎曲成勾狀,眼周羽毛成放射狀。飛行無聲迅猛,捕食鼠類,為農業益鳥。
啄木鳥:有綠啄木鳥和棕腹啄木鳥。啄部直強尖鋭,善在樹木內食蟲。
杜鵑(布穀鳥):主食昆蟲,為夏候鳥。
百靈:體型小,後爪長,善鳴。
金腰燕:體型大於家燕,捕食昆蟲,為益鳥。
喜鵲:營巢於囤園村莊的樹間高枝,為留鳥。
烏鴉(老鴉):羽毛為黑色,常見於田野、屋旁或山地林中。食作物籽粒和昆蟲,為害鳥,頭、肉、膽、翅羽均可藥用。麻雀:棲於人類活動的地方,好結羣。食穀物種子和昆蟲。肉、蛋、糞等均可藥用。
蟲類及其它
蚯蚓、醫蛭、蝸牛、蛞蜍、土元、壁虎、草蛛、大腹網蜘蛛、鉗蠍、蜈蚣、馬陸等為有益蟲類。
玉米螟、豆類螟、綿牙蟲、全谷蟲、螻蛄、地老虎、蜢蚱、螞蟻、粘蟲、小菜蛾、青菜蛾、蚊、蠅等為有害蟲類。
蝴蝶、蜻蜓、螳螂、蜥蟀、螢火蟲等為一般蟲類。
蛙:有青蛙、癩蛤蟆等。
蛇:有青蛇、白條蛇、腹蛇、烏稍蛇等。
魚:有鯉魚、鰱魚、鯽魚、草魚、柳葉魚和供人觀賞的金魚等。
另外還有產於河流、水庫、池塘的鱉、蝦、螃蟹等,都具有良好的食用與藥用價值。 [15] 

富縣礦藏資源

富縣石油資源面積3407.30平方千米,控制資源面積2913平方千米,探明資源面積354.42平方千米,探明儲量1.20億噸。天然氣控制資源面積984平方千米,探明儲量338億立方米,預測儲量409億立方米。探明含煤面積471平方千米,儲量4.25億噸。紫砂陶土儲量500萬噸。 [8] 

富縣人口

截至2021年末,富縣有人口52877户15.4259萬人。其中,鄉村人口10.456萬人,佔總人口的67.78%;城鎮人口49699人,佔總人口的32.22%。 [6] 
開元寺塔 開元寺塔

富縣經濟

富縣綜述

2022年,富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比三季度減少了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885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38.765億元,同比增長5.5%;第三產業增加值28.932億元,同比增長7.6%。 [4]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富縣固定資產投資51.69億元,同比增長16.8%。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7%,製造業投資下降18.9%。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18.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9.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4.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4.7%;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5%。民間投資2.5526億元,同比下降46.9%。 [4] 
財税收支
2022年,富縣財政總收入13.91億元,同比增長49.9%。地方財政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30.9%。其中,各項税收收入3.36億元,佔地方財政收入的81.5%,同比增長32.8%;非税收入0.76億元,同比增長23.2%。財政支出20.13億元,同比增長13.5%。 [4] 
人民生活
2022年,富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53元,同比增長5.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48元,同比增長3.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0元,同比增長7.3%。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為2.4:1,比2021年減少0.1個百分點。 [4] 

富縣第一產業

202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44.35億元,同比增長4.2%。 [4] 
農業
2022年,富縣糧食總產量3.1萬噸,比上年增加0.12萬噸,增長4%。分品種看,稻穀產量7800噸,下降0.3%;玉米產量19540噸,增長22.1%;大豆產量3000噸,增長88.7%。油料產量218噸,增長131.9%。 [4] 
畜牧業
2022年,富縣豬牛羊禽肉產量2665.6噸,比上年增長5.5%,其中,豬肉產量1985噸,增長4.6%;牛肉產量338.3噸,增長6.1%;羊肉產量104.7噸,增長21.7%;禽肉產量237.6噸,增長25.3%。牛奶產量13.3噸,下降54%;禽蛋產量1821.8噸,下降15.9%。年末生豬存欄13860頭,增長10.4%;全年生豬出欄25998頭,增長4.8%;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07391噸,同比增長3.5%。 [4] 

富縣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富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1.3414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原煤產值21.0023億元,同比增長27.4%;洗煤產值36.2744億元,同比增長48.2%;化工產值74.1453億元,同比增長3.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其中,採礦業增加值增長14.2%,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9%,電熱燃水生產與供應增加值增長8.1%。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從產品產量看,原煤產量257.4173萬噸,同比增長30.3%;洗煤產量249.9129萬噸,同比增長18%;原油產量16.3268萬噸,同比增長12%。從經營效益看,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19.9%;利潤總額11.7億元,同比下降2%,主要原因是採礦業中煤油因價格上漲利潤增幅較大,延能化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利潤下降較大。 [4] 

富縣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2年,富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7%;房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7.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 [4] 
國內貿易
2022年,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8491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3.8572億元,同比增長8.2%。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6549億元,同比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42億元,增長7.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13.9263億元,同比增長8.8%;餐飲收入1.9228億元,同比增長1.1%。 [4]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富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5.1583元,同比增長13.3%;各項貸款餘額83.9667億元,同比增長18.8%。 [4] 
富縣局景 富縣局景

富縣交通

富縣境內有包茂、青蘭、西延三條高速,210、309兩條國道,西延、包西和正在建設的西延高鐵三條鐵路,形成了“六縱二橫”的交通路網。有高速出口7個,火車站3個,是陝西省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截至2022年末,富縣境內公路通車總里程1186.5千米(不包括高速路)。其中:省道2條95.70千米;國道2條169.70千米;縣道4條135.20千米;鄉道7條183.90千米;通村公路202條602千米。全縣行政村通油路實現全覆蓋。 [14] 

富縣社會

富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富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9所(民辦學校25所)。其中,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初級中學3所、九年制學校2所、小學1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37所。有正式教職工1965人,其中本科學歷1258人,研究生學歷32人,在校學生和幼兒27724名。2014年11月被省政府授予“雙高雙普”縣稱號,2015年7月順利通過教育部“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驗收,2021年8月榮獲延安市未成年人建設先進集體。2022年中考普高升學率65.2%,高考本科上線率90.8%,創歷史新高。 [11] 

富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富縣共有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各1個,鄉鎮文化站8個,農家書屋137個,非遺傳習所15個,非遺綜合展館1個,非遺展廳2個,縣文化館共陳列展品200餘件。圖書館藏書4.5萬餘冊,收藏地方文獻375冊,雜誌23種,黨政報刊12類,電子圖書6.3萬餘冊。 [12] 

富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富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59個,其中二級公立醫院2所,預防保健機構2所,鄉鎮衞生院14所,另有流動辦、計生協會、計生督查隊、衞生監督所各1個,行政村衞生室137個,衞生室覆蓋率100%。各醫療衞生健康機構實有在職人員1049人(衞生專業技術人員87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21人,護士318人。 [13] 

富縣社會保障

2022年,富縣發放各類保障資金6170萬元、退役軍人優撫補助104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1880萬元,新增城鎮就業10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4%以內,養老、工傷、失業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常住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5%。 [16] 

富縣基礎建設

2022年,富縣309國道縣城至任家台段、青蘭高速南連接線一期、鄜城大道等6個路網項目全部通車,鐘樓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外配套項目完成土方工程,南教場地下停車場及人防工程開始主體建設。改造城區公廁10座,新增停車位708個,投放共享電動單車500輛,安裝智慧路燈216盞,修補市政設施短板246處。完成46個居民小區物業等級認定,全面實行“一費制”。 [16] 

富縣環境保護

2022年,富縣實施河流整治和水土保持項目6個,治理河道10.12千米、水土流失12.83平方千米,完成營造林4.9萬畝。延能化污水技改項目建成投運,北洛河、葫蘆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準,成功創建全國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城區餐飲門店油煙淨化設施安裝率達到100%,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111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6天。完成秸稈綜合利用6萬畝,清理回收廢棄反光膜1500噸,查處生態環境違法案件29起。 [16] 

富縣歷史文化

富縣文物古蹟

彩陶遺址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亦稱彩陶文化。其遺址有:交道鄉交道村東側遺址;洛陽鄉西延鐵路西側明義溝遺址;吉子現鄉西屯麼遺址;茶坊鎮袁家坬、紙坊、黃甫店遺址等。從地域來看,主要分佈在洛河與葫蘆河沿岸,原面地區比較少。其中西屯麼遺址,1988年4月普查發掘,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文化層距地面1米。出土文物有長13釐米、寬9.5釐米的黑玉石斧等石器以及紅色彩陶、灰色彩陶等。鑑定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址。
魏長城遺址
秦直道遺址 秦直道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魏惠王十二年(前358),魏國命大將龍賈自今華縣沿洛河北上至上郡(今榆林魚河堡)修築長城御秦,並在雕陰(今茶坊鎮黃甫店村南西側)建造城池,駐軍10萬防守。今富城區監軍台村野狐溝北坡有遺址,東起交道小原子,西臨洛河,最明顯處長約70米,高5米。一般高度在2米以上,沿山頭向東北方向延伸。
秦直道遺址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命大將蒙恬自今淳化縣雲陽(涼武帝村)起,斬山填溝1400餘里,修築直道,抵達內蒙古包頭市附近。秦直道經黃陵後從三面窯入富縣境,沿海拔1600米的子午嶺東側北上,跨越直羅、張家灣兩鄉鎮,於八卦寺的分水梁出縣境入甘泉界。境內直道長約90千米,寬20-30米,最寬處約40米,至今遺址清晰可辨。

富縣非遺文化

截至2022年末,富縣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7項(高蹺、泥塑、飛鑼、剪紙、燻畫、霸王鞭、舞獅)、市級14項(高蹺、軟饃製作、監軍台舞龍燈、寶室寺銅鐘傳説、鄜州城的傳説、富縣民歌、鄜州霸王鞭、鄜州舞獅、富縣剪紙、油糕、燻畫、飛鑼、泥塑、霸王鞭),縣級認定100項。認定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總計108人,其中省級3人(緱竹梅、王志剛、孫廣義),市級21人。 [12] 

富縣民間藝術

秧歌社火
秧歌、芯子、平台、高蹺、旱船、竹馬、舞獅龍燈等“社火”活動,古今流傳,既繼承優秀傳統,又隨時代潮流不斷增添新的內容。民間秧歌社火,多在春節和元宵節之間進行。建國後,為歡慶五·一、六·一、十·一、元旦等節日,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也有鬧秧歌的習慣。陝甘寧邊區時期,以至建國後農業合作化運動之前,農村一般以行政村為單位,組織“同樂社”(意為大家同樂)。因此,村民稱春節文藝活動為“社火”或“紅火”,習慣口語加“鬧”字,而成為“鬧社火”或“鬧紅火”。
民歌
民歌,一般一曲多段詞,詞的結構大致是4句一段,或多句一段;有五字七字句或八字句九字句不等;長短句也有,但不多見。體裁大致可分為歌謠體和敍事體,有的並具有詩章與故事情節等特點。語言大多為口語化、大眾化,通俗易懂,樸實無華,鄉土氣息與生活氣息相當濃厚。內容多為表述歷史故事和現實生活。
剪紙
剪紙工藝,歷史悠久,作品古樸、純厚、豪放、內含。有的剪紙相當精細,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其類型可分為窗花、枕花、領花、鞋花、炕圍花、碗架花、頂棚花等等。其內容多以人物、動物、花卉、神話故事、民間傳説為題材。

富縣風景名勝

富縣綜述

截至2022年末,富縣有A級旅遊景區3個,其中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個(直羅戰役紀念園、太和山道教文化景區),國家AA級旅遊景區1個(東村會議舊址),省級旅遊特色名鎮2個(直羅鎮、張家灣鎮),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個(直羅鎮胡家坡村),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1個(茶坊街道辦羌村),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示範鄉鎮1個(羊泉鎮)。 [12] 

富縣寶室寺銅鐘

國家一級文物。原為古鄜州(現名富縣)寶室寺梵鍾,鑄造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以誕生最早而享譽天下第一古鐘的美稱。銅鐘高1.55米,腰圍4.20米,蓮花幾何紋和葵文組成的寬帶條紋把鐘體分為三部分。由上至下,上部三面各鑄一飛天。中部每面鑄一朱雀。底部三面,兩面各鑄一青龍,另一面鑄有318字的陰刻正書銘文一方。

富縣柏山寺寶塔

柏山寺 柏山寺
柏山寺塔位予富縣城西北50千米處的直羅鎮柏山之上,屬宋代建築,塔為十一級八邊八角形樓閣式磚塔,通離43.2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每層檐下部有磚雕繁密的斗拱。各層外壁從下至上逐層收斂,並在各層外壁敲窗龕,塔龕內均置雕工精細,造型優美的羅漢、天王圓雕造像。塔壁嵌有施主題刻二十其方,整個塔體造型別致,外視秀麗挺拔,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富縣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稱川子河石窟,位於延安市富縣城西65千米直羅鎮川子河北岸。始建於隋代大業年間(605年~617年)。主洞前有木結構三開間二層樓房。樓前接寺院,院門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額。石泓寺石窟前有三開間兩層木構大殿一座,窟平面略呈方形,窟寬10.4米,進深10.65米,高5.35米。窟中央鑿石成基,壇基四角各有1根連頂接地石柱,壇基正面造像為一佛二弟子,釋迦佛結跏趺坐於束爺蓮鬚彌座上。佛通高3.45米,其中座高1.59米。釋迦佛上方窟頂藻井裝飾華麗,刻有“釋迦如來”、“秀花供養”8字。釋迦佛左側侍立弟子迦葉,右側侍立弟子阿難。

富縣八卦寺塔羣

八卦寺塔羣 八卦寺塔羣
八卦寺塔羣位於富縣張家灣鄉八卦寺村北一里許的一平台地上,相傳原有八塔,故稱八卦寺。原寺院已毀,現存磚塔三座,從北向南為序,北塔現存九層,平面呈八邊八角,殘高9.7米。塔身每層以磚疊澀收檐,塔頂以磚疊澀收分,塔體實心。中塔為磚砌樓閣式,平面呈四邊四角形,八層,高約9米,無塔剎,塔實心。南塔為磚砌八角八邊形,現存八層,無塔剎,通高約9.8米,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檐,每層轉角處和中間均飾斗拱,塔體實心。

富縣著名人物

任光
字伯卿,漢代雕陰(今富縣)人。漢劉玄更始元年(23年)任光任信都太守時,王郎兵起,郡國皆降。唯任光不肯屈從,遂與都尉李忠等人修築城池,同心固守。更始二年(24年)春,劉秀奉劉玄之命,持書詢往河北,叛兵遍地不知去向,聞信都獨為漢,拒邯鄲與王郎對峙。劉秀即赴信都。任光大喜,便和戎太守邳彤迎接世祖。劉秀拜任光為左大將軍武成侯。任光領精兵四千餘眾,號稱萬人,聯合邊郡,攻打邯鄲。更始二年(24年)五月,攻克邯鄲,王郎被殺。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劉秀封任光為河陵侯,食邑萬户。自漢以後,歷代鄜州都尊任光為鄉賢之首。 [15] 
宋宜
字獻可,號仰山。明代鄜州直轄地人。嘉靖四年(1525年)舉人,五年(1526年)進士,封授為行人(官職,掌管傳旨、冊封等事宜),奉命到沈王府祭祀。沈王賜贈厚禮,宋宜拒而不收。禮畢回京,任命為南京監察御史。海防有功,宋宜升任真定郡太守。宋宜生性耿直廉潔,在任革除弊政,懲治貪官污吏,嚴禁冒名領餉,緊縮郡府開支,年節約官銀一萬餘兩。真定郡所轄州縣,路旁無樹,宋宜佈告民眾,廣植樹木,不幾年道路兩旁,柳樹成蔭,人稱“宋公柳”。宋宜赴湖廣任職時,真定郡鄉民沿路高唱“宋青天,不愛錢,廣栽樹,恩非淺。”宋宜後來任河南副史,四川參政等職,所到之處都因為政清廉潔而得到百姓的愛戴與擁護。 [15] 
王邦俊(1546—1616年)
字虞卿,號壺嶺,明代鄜州直轄地下柳池村人。王邦俊自幼聰敏,讀書用功,過目成誦,對答如流,文人學士廣結為友。河東(山西)馮友漁,久負重望,領兵河西(陝西),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鄜州見到年僅20歲的王邦俊,誇獎“此人非池中之物。應乘祥雲飛去”。當即破例收為弟子,隨師習文練武。明萬曆元年(1573年)考取舉人,二年(1574年)中進士,文武兼備。初任四川重慶府推官,後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湖廣按察司檢事等職。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奉神宗命平叛,攻克海龍屯,殲滅楊應龍,調任為昌平兵備。後官至山東巡撫,明廷都察院右監都御使等職。70歲病卒於家。一生著述甚多,皆不存。唯有在灰燼中揀得《詩集》1卷,《徵南草》1卷,《鄜州志》2卷,收藏於家。 [15] 

富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富縣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1]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