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

鎖定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是一種現代的新形式的心理疾病。患者因為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流,將網絡世界當作現實生活,脱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出現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 醫學上把這種症狀叫作“互聯網成癮綜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
中文名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
所屬學科
心理學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IAD的定義

有研究顯示,長時間上網會使大腦中的化學物多巴胺水平升高,這種化學物質令患者呈現短時間的高度興奮,沉溺於網絡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後的頹廢感和沮喪卻較前更為嚴重。時間一長,這些影響就會帶來一系列複雜的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現為對網絡的精神依賴,渴望上網衝浪、玩遊戲,之後就很容易發展為身體上的依賴,出現食慾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會引發心血冠疾病等各種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輔導。
但事實上所謂的網絡成癮症(IAD)不僅從一開始就是精神病學家的玩笑,而且至今也沒被列入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明“網絡沉迷”至少從性質上還很難界定為心理疾病。而國外的許多研究表明,絕大多數所謂網癮“患者”都能自我恢復,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困擾。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現

網絡操作出現時間失控,而且隨着樂趣的增強,欲罷不能,難以自拔。患者多沉湎於網上自由説談或網上互動遊戲,並由此而忽視了現實生活的存在,或對現實生活不再滿足。初時只是精神上的依賴,渴望上網遨遊衝浪,爾後可發展成為軀體的依賴,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究其原因,是由於IAD患者上網持續時間過長,使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這些改變可引起一系列複雜的生理和生物化學變化,尤其是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會使免疫功能降低,誘發種種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焦慮、憂鬱等。同時由於眼睛長時間注視電腦顯示屏,視網膜上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消耗過多、若未能補充其合成物質維生素A和相關蛋白質,就會導致視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適應能力降低等。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IAD的一些有效措施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自我療法

上網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方便和歡樂的同時,也給一些人帶來了一種時髦病——網癮綜合症(簡稱IAD)。   據統計,全球兩億多網民中,有114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網癮綜合症,佔總人數的6%。進一步調查還發現,病人多集中在學生、無固定職業者(網蟲)及家庭主婦,這些人有充裕的時間痴迷電腦,因而是易感者。   網癮綜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現是:上網時精神興奮,心潮澎湃,欲罷不能,時間失控。沉溺於網上聊天或網上互動遊戲,並由此而忽視與社會的交往、與家人的溝通,甚至對上網形成越來越強烈的心理依賴,以致不能分離。   專家發現,網癮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網癮綜合症完全是人為的,只要加強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發生。   1、在上網時間上要自我約束,特別在夜間上網時間不宜過長。   2、注意操作姿勢。熒光屏應在與雙眼水平或稍下位置,與眼睛的距離應在60釐米左右。敲擊鍵盤的前臂呈90度。光線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擊鍵盤的頻率不宜過快。   3、平時要豐富業餘生活,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   4、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蔔、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   5、出現早期症狀,應及時停止操作並休息。   6、一旦出現IAD,不要緊張,要儘早到醫院診治,必要時可安排心理治療。   網癮的病因很多,可以總體歸納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外因主要是指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內因主要是指滿足感缺失、生理及人格方面的影響。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音樂療法

青少年網癮音樂療法 與傳統的網癮治療方法(強制電擊身體神經損傷治療、團體軍事化魔鬼殘酷訓練、服用副作用精神藥物治療。。。)不同,美國“弗里斯”網癮音樂療法是2009年3月美國紐約大學臨牀心理學專業教授、美國音樂治療師管理委員會高級認證師—安德烈●弗里斯 教授(Andrea Frisch Professor)運用其15年臨牀應用心理醫學的科學診斷方法和臨牀實踐經驗,精心設計的一套主要面對青少年網癮的音樂心理診斷治療方法。該方法首先讓疑似網癮青少年回答特定的問題,然後根據其診斷的網癮程度,讓網癮青少年選擇相應的“弗里斯”特製心理音樂,按照一定的方法傾聽,隨着音樂本身特定的節奏旋律,讓網癮青少年的身心得到深度放鬆,引導網癮青少年進入遊離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狀態,進行深層次無意識的音樂心理暗示和安撫。
美國“弗里斯”網癮音樂療法是目前眾多網癮治療方法中最安全有效、最健康科學和最深層次的治療方法。它的本質作用在於解除網癮青少年心理的緊張急促,治癒被傷害的身心,達到鎮靜催眠、安撫心理、緩解緊張,消除抑鬱、振奮精神、穩定情緒等作用。從根本上改善網絡成癮青少年的情緒波動和社會認知度,幫助他們走出網絡成癮,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樹立健康良好的性格心理。
“弗里斯”網癮音樂療法自2008年3月創立以來在美國音樂治療協會和美國兒童發展中心的推廣下,已經成功的拯救治癒康復了5.32萬名不同程度網癮的青少年,約4.78萬家庭因此受益,為網絡時代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依據。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體育療法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從時間、空間和生理三個方面來避免青少年的網絡成癮。第一,從時間上,體育運動“佔用”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也就減少了上網的時間,而且,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一般交際比較廣泛,參加的社會活動也較多,這樣就不容易沉迷於網絡的泥潭之中。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比一般學生要參加更多的學校活動和社會活動,而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調整和發展,性格比較外向,更多的參加社會交往等活動,從而可以降低網絡成癮的發生;第二,從空間上,學生在運動場上暢快的釋放自己身體和心理的能量,享受運動的快樂,宣泄不良情緒,能夠達到消除心理緊張,放鬆身心,調節心理狀態的目的,從而直接給人帶來愉快和喜悦,調控人的情緒。運動場上學生參與各種體育活動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也能讓他們感受到運動場上鬥智鬥勇,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樂趣。而網吧那種偏僻黑暗的室內環境以及網絡的虛擬環境與學生張揚、陽光的個性是格格不入的;第三、從人體運動的生理學角度看,運動作為一種應激刺激,導致人體釋放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的內啡汰、腦啡汰和其他神經汰,進行適宜科學的體育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免疫力,預防一些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發生。同時人體運動的興奮性可以從大腦傳至肌肉,也可以從肌肉傳至大腦。肌肉活動積極,從肌肉到大腦傳遞的衝動就多,大腦的興奮性水平就高。情緒就會高漲。體育鍛煉之所以能有效調解人的情緒,正是這個道理。還有,國外有位精神病專家研究發現,慢跑一段時間後,人體大腦可以分泌一種心理“愉快”素——β—內啡汰,這種物質能使人體保持一種很好的心理狀態,預防和改善軀體疾病和心理疾病。由此可見體育活動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活動能使學生們在活動過程中,嘗試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愉快、競爭的刺激、合作的歡樂。體驗到勇敢與頑強、勝利與失敗、挫折與勇氣、拚搏與成功所帶來的興奮與快樂。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相關鏈接

因安全性不確切 衞生部叫停電擊療法治療網癮
針對山東省臨沂市精神病醫院開展“醒腦電擊療法”治療“網癮”的有關情況,衞生部於2009年7月13日在其官方網站上明確要求停止電刺激(或電休克)治療“網癮”技術的臨牀應用。
戒網癮不可依靠封閉訓練班
網癮是在社會中染上的,也需要在社會中戒除。專家呼籲——戒網癮不可依靠封閉訓練班
新華網武漢2月21日電(記者李鵬翔)“青少年網絡文明愛心大使”、華中師範大學陶宏開教授日前在一場“幫助青少年遠離網癮”的公開報告會上呼籲,近來,隨着社會上對於青少年網癮問題越來越重視,也有不少人開辦各種名義的封閉訓練班,收取費用,號稱能在多長時間內讓孩子網癮完全戒除,這都是不可取的。青少年的網癮是在社會中染上的,也需要在社會中戒除它,讓孩子們自己走出來,而不是強拉他出來,廣大家長不要病急亂投醫。
陶宏開教授指出,任何把孩子關起來戒除網癮的做法是不妥當的。青少年染上網癮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不科學造成孩子們沒有完全學會做人,才誤入歧途。這些問題只有在社會上、在開放的環境下才能得到有效解決。以商業創收為目的辦起的封閉訓練班、培訓班等都對孩子的戒除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陶宏開表示,“家長不要以為,僅僅靠我在這‘臭罵’一頓,孩子回去後就會變得完美無缺,就不再上網,這是不可能的。”問題的關鍵是找到一把溝通的鑰匙,讓廣大青少年認識到沉迷網絡危害,使家長和學校用愛心和科學的關心幫助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遠離網癮危害。
目前,在共青團湖北省委的努力下,陶教授將設立"青少年網絡文明愛心大使"陶宏開信箱,用於長期接受上網成癮青少年和其家長反映戒除網癮的願望,定期整理成案例資料,以對症制定矯治辦法。湖北出版文化城購書中心也設立“為了明天,遠離網癮”圖書專櫃,集中展示相關圖書,供家長和孩子們購買。共青團組織也將在社會上廣泛招募培訓志願者,以培養專門的矯治隊伍,開展經常性的宣傳和教育活動。
孩子交心為何首選網友?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上網人數已經達到了9000萬,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萬,佔19%。
在長春市的幾間網吧,記者對106名年齡在15~24歲的上網者進行了調查,他們平均每天上網3個小時以上,並時常有“包宿”行為。結果顯示,“網絡遊戲”、“聊天和視頻”和“泡論壇或看網頁”為上網者最主要的行為。他們認為網絡是自己生活中除吃睡之外的第一需要。談及長時間上網的原因時,有39人選擇“空虛無聊,沒其他事情幹,就是為了打發時間”,57人選擇“在互聯網上可以滿足自己的榮譽感和成就感,可以找到傾訴的對象”。
長春市心理衞生研究所所長鄭曉華説,在許多家庭中,孩子與大人之間的交談,往往是在不平等的情況下進行的,家長用命令、指導的語氣對孩子説話,看起來很有家長的威嚴,實際上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另一方面,作為十幾歲的青少年,在心理等方面正處於成熟期,有一種叛逆心理,他們有情緒需要發泄。很多孩子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發泄渠道,才藉助網絡向網友發泄。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邵漢明認為,造成未成年人願把網友當作傾訴對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的父母和子女對於互聯網的知識和了解嚴重失衡。父母對於子女在互聯網上的行為基本沒有太多有理有據的發言權,一味依靠家長的權威壓制,結果適得其反。其次,現行的教育體制中的部分因素使得未成年人不能正確認識和使用互聯網。學校中的互聯網應用幾乎全部集中在與課堂知識有關的方面,對於應用互聯網娛樂則基本不會觸及,未成年人在學校以外缺乏約束和指導的環境中進行互聯網娛樂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生行為扭曲。第三是社會和家庭給予未成年人的替代選擇太少,除了電視,現在幾乎沒有其他方便有效的娛樂方式能與互聯網競爭。第四也是關鍵的原因在於,家庭和學校對於青少年上網行為缺乏有效的認識和溝通,與學生之間缺乏貼心的交流。家庭和學校往往過分重視對未成年人在知識學習上的督促,而忽視了在情感、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交流,未成年
人缺乏自我思考、判斷、成長的機會和動力,使得未成年人的互聯網行為很容易產生負面效果,然後又因為缺乏對互聯網的認識而導致出現簡單粗暴的干涉行為,最終導致問題惡化。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
陶宏開自述:破解孩子上網成癮三訣竅
很多人問我,究竟有什麼絕招,成功轉變了這些上網成癮的孩子?我的回答是,責任心、愛心、耐心,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工作者,只要你真正具備這三種品質,就能水到渠成,就掌握了破解孩子上網成癮難題的訣竅。
責任心——不竭動力的源泉
我的父親是位知識分子,像他一樣,我也有憂國憂民的情結。不過父親處在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他憂的是物質;我在美國呆了20年,回國後發現物質很豐富,匱乏的是精神,我憂的是精神,特別對於孩子。
我給800個大學生講課,問他們的理想是什麼,沒有一個人回答得出來;我手頭有400多封家長求助信,為了制止孩子逃課上網,他們捱過孩子的打,給孩子下過跪,甚至割過腕,離了婚,可他們深愛的孩子竟失去了人性,不為所動。這説明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只關心孩子的分數,忽視了他們的精神。孩子從小沒有理想,沒有方向感,很容易出問題,上網成癮只是極端的表現形式而巳。
讀着這些信,聽着家長的哭訴,我真是整夜輾轉難眠,感到了沉重的社會責任感。現在中央把關愛未成年人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貴報這個挽救上網成癮者行動,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所以我放棄了只享清福安度晚年的打算,投身其中。
很多商人找我,説這個活動有很大的商機,勸我抓住。但我認為,僅僅把教育作為商機,只想着賺錢,就大錯特錯,終會曇花一現。我接待的孩子中,有的曾被家長帶到北京看心理專家,半夜3點鐘到醫院排隊,掛號費就是300元,建檔費60元,這可真是大好的商機啊!可結果呢?孩子情況變得更糟!孩子對我説,醫生居然問他“有沒有自殺的傾向”,完全是瞎扯!
很多人問我,社會上有那麼多上網成癮的孩子,你轉變得過來嗎?你這麼辛苦,費盡口舌,教育挽救一個一個孩子,有沒有功利目的?我的回答是,每教育好一個孩子,我只起到了13億分之一的作用,但我是在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我與這些家長、孩子素不相識,且分文不收,表面看來對我個人不但無利反而勞神費力,打亂了我的正常生活,但對社會、對一代人的成長是大功大利。
有了責任心,才會有不竭的動力,促使我盡最大努力,挽救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和家庭。我培訓我的志願者,首先強調的是提高自身素質,一定要有社會責任心。
愛心——走進孩子心靈的關鍵
我寫過一首歌《愛》,在裏面我闡述我所認定的大愛,這就是“無怨無悔,陽光心態”。
很多人説對孩子是恨鐵不成鋼,但鋼是“恨”出來的嗎?鋼是“煉”出來的啊!我要提醒大家,當你開導孩子沒什麼成效時,千萬不要放棄,不要對孩子有絲毫的怨恨,要始終保持陽光心態,保持愛心。
正因為我具備了這種愛心,用自己的眼神、語氣、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愛心,讓孩子感到,我是發自內心關懷他。這就是溝通的最好切入點,這才會有真正的感染力。交談氛圍寬鬆了,我才能瞭解、觀察到孩子的特點,走進他的心靈,以後的轉變就順理成章了。
愛祖國,愛家庭、愛自己,這三種愛的順序究竟應該如何擺?國內教育通常把“愛祖國”放在首位,但這種説法過於空泛,最終落不到實處。在美國,教育首先是教會孩子如何珍惜自己、設計自己。一個不自愛的人,怎麼可能指望他去愛家庭,愛國家呢?
我問孩子為什麼那麼愛玩電腦遊戲,他們説“好玩”,我問他:“這樣你就快樂、幸福嗎?你現在整天上網,不愛自己,就是害了自己,將來可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嗎?”接着,我就和孩子們討論How to be a good person(如何成為一個好人),他們反應很熱烈,很願意發言,因為過去沒有人,和他們交談過這些道理。
現在都説“與時俱進”,從挽救行動而言,我認為“時”字最重要。其實孩子上網成癮,關鍵是家長、老師沒有與時俱進,或者根本不懂電腦,把它視為洪水猛獸;或者沒有引導孩子看清主流,明白哪些應該學習,哪些應該避免。正如打開窗户可呼吸新鮮空氣,但蚊子蒼蠅也會飛進來,所以我們要裝紗窗,要過濾,為孩子把握時代的脈搏。
耐心——取得實效的重要因素
教育孩子是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他們會不配合,會出現反覆。我也不是什麼神仙,也沒有靈丹妙藥,我只是遵循教育規律,不斷嘗試採用各種辦法,耐心地打開他心中的一個個死結。
我接待過這樣一個孩子,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上網,和我交流時總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樣子,我想了很多辦法,卻一直不順,打不開話題。
我沒有氣餒。這個孩子愛講歪理,於是我心生一計,問他:“今年多大?”他説:“20歲。”我問:“那明年呢?19?”他説“21!”我又問:“那後年呢?18?”他煩了大聲説:“當然是22!你怎麼淨瞎説!”我説:“是啊,你是一年一年長大的,你也會成家,當你有了小孩,你也讓他每天上網嗎?”他馬上回答:“當然不行!”我接着説:“那你找個像你一樣喜歡上網的女朋友怎麼樣?他反應更強烈:“那當然不行了!”我説:“是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女友沉迷網絡,但你卻這樣對待你的父母,這樣對嗎?”就這樣,他才向我敞開了心扉。談到最後,他承諾回家就把電腦封好,再也不上網了。
孩子轉變後,很多家長感謝我,我説要感謝的是你們自己,正是你們有耐心、不肯放棄,才挽救了你們的孩子。確實,凡是轉變好的孩子,家長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我聯繫家長時,有的家長很主動很熱情,有的卻説:“我現在忙,你過幾天再打電話過來。”家長這樣的態度,怎麼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還有些家長,帶孩子來找過我一次,孩子承諾不再上網,就以為像打了退燒針,撒手不管了。等到以後,孩子管不住自己,又開始上網了,家長又火急火燎地找我,想要“滅火”。
要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心理問題,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徹底解決的。比如説第一個到我這裏接受諮詢的曲倩,她的母親付出了大量心血,天天和女兒交流,一出現反覆,母女倆就一起電話諮詢,三個月裏我們一共通過20多次電話,每次都在半個小時以上,現在曲倩的情況就非常穩定,不再上網,一心一意刻苦學習。所以要讓孩子真正轉變,耐心是重要因素。

互聯網成癮綜合症陶宏開語錄

關於電腦
電腦不是洪水猛獸,簡單粗暴地反對孩子上網,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感。我們要告訴孩子,説到底,電腦是一種工具,是給我們用的,而不是玩的;學會用的人是聰明人,只會玩的人則是愚蠢的。
關於人生
世上的事分三種:該做的;不該做的;可做可不做的,比如説上網玩遊戲。可做可不做的事做得越少,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人生充滿積累和消費的矛盾,如果積累大於消費,你就能成功;如果消費大於積累,你就會失敗。作為學生,不認真學習、積累知識,整天上網,消費青春和父母錢財,很難達到成功的彼岸!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人?第一,聰明人會認識自己的錯誤;第二,聰明人會改正自己的錯誤;第三,聰明人不會犯同樣的錯誤。當然,最聰明的人是不重複犯別人的錯誤。
關於家庭教育
孩子上網成癮,主要原因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家長的愛多表現在物質的慷慨,而忽視了精神、情感上的關愛。
家庭教育,原則的事要寸步不讓,小事要寬容理解,要多和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溝通。
一定要注意選擇教育孩子的時機、角度、語氣、表情。其實天下的道理説到底都很簡單,但如何讓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就大有學問了。
家長喜歡説恨鐵不成鋼,可鋼是“煉”出來的,不是“恨”出來的。所以教育孩子,家長一定要具備極好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