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道河子林場

鎖定
該區以丘陵地貌為主,施業區呈條形分佈
中文名
二道河子林場
分    佈
呈條形分佈
經營總面積
11512公頃
地理位置
依蘭縣西南部

二道河子林場位置境域

二道河子林場位於依蘭縣西南部,地理座標為東經129°24′30"——129°33′05",北緯45°55′50"—46°07′50"。北與達連河鎮接壤,南與先鋒林場、高楞林業局的新風溝林場毗鄰,東與紅星鄉、土城子鄉為鄰,西與沙河子農場、方正縣東方紅林場、高楞林業局的七林場和雞嶺林場為界,整個施業區呈條形分佈,即南北長,東西狹窄。

二道河子林場自然地理

山脈:林場以丘陵地貌為主,由北向南依次為丘陵、低山,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12米,最高海拔463米。
水系:境內河網稀少,水源缺乏,共有4條小河,均屬松花江水系牡丹江支流,主要有朱淇河、南二道河、北二道河、牡丹江,其中牡丹江為最長河流,流程30公里。
氣候:屬於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降水集中,氣候温熱、濕潤,春秋兩季天氣多變,年平均氣温3.1℃,年降水量562毫米,無霜期132天,年日照時間2415小時,年平均積温2700℃。主風向為西北風,根據氣候特徵確定4—5月為春季,6—8月夏季,9—10月為秋季,11月—3月為冬季。
土壤:共分為3個土類、5個亞類,從土壤分佈來看,隨海拔升高而變化,海拔300米以下的低窪地、河岸平坦地分佈的土壤順序為沼澤土、暗棕壤、白漿土;海拔300米—400米山地分佈的土壤為暗棕壤、白漿化暗棕壤及典型暗棕壤。
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林相為軟闊葉混交林。主要喬木有柞樹、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椴樹、楊樹、白樺、榆樹、色木、樟子松、落葉松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暴馬子等,草本植物有百餘種。其中,中草藥有刺五加、滿山紅、黃花等;山野菜主要有蕨菜、薇菜等;藤本植物有山葡萄、獼猴桃等;菌類有元蘑、黃蘑、榛蘑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蛇、鼠、獾、狐狸、山雞、飛龍、野鴨、狍子、野豬、黑熊等。

二道河子林場社會經濟

林場現有職工114人,其中幹部16人,程技術人員2人。施業區內有2個鄉、1個鎮、13個自然村屯,總人口1.2萬多人。交通方便,有林區三級公路30公里,鄉村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道路密度為2.06米/公頃。

二道河子林場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11512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0583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9867公頃。森林總蓄積979263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積955057立方米;人工林蓄積24204立方米。灌木林28公頃,未成林造林地496公頃,無林地929公頃,其中宜林地187公頃,苗圃4公頃。森林覆蓋率85.7%。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9174公頃,佔林業用地86.7%,蓄積955059立方米。主要林分類型有柞樹林面積5036公頃,蓄積549036立方米;山楊、白樺林面積177公頃,蓄積20648立方米;軟闊混交林面積2993公頃,蓄積274126立方米;硬闊混交林面積496公頃,蓄積58834立方米;珍貴硬闊混交林面積472公頃,蓄積52315立方米。人工林面積693公頃,佔林業用地6.5%,蓄積 24204立方米。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561公頃,蓄積15771立方米;樟子松93公頃,蓄積 8233立方米。
林種結構:林場森林共分2大林種,用材林面積9828公頃,蓄積979263立方米,經濟林39公頃。
齡組結構:在用材林中,幼齡林面積2423公頃,蓄積105220;中齡林面積6236公頃,蓄積770755立方米;近熟林面積190公頃,蓄積19661立方米;成熟林面積781公頃,蓄積61484立方米;過熟林面積198公頃,蓄積22143立方米。

二道河子林場林業建設

建場以來,認真貫徹林業建設方針,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積極培育和擴大森林資源,使森林資源得以恢復和發展。
營林生產:累計造林3750公頃,其中已成林693公頃,未成林人工林474公頃;封山育林3750公頃次,撫育森林1533公頃次;累計生產木材7.4萬立方米。
林場有各種車輛10台左右,有有線電視、電話、電腦等設施。

二道河子林場發展方向

林場在今後的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發揮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體現森林的最大經濟效益。
二是依靠當地資源優勢,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山野菜、藥用植物、食用菌等山產品進行開發利用。同時積極利用林地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經濟作物、食用菌,養牛、養羊等項目。

二道河子林場發展項目

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