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江寺大橋

鎖定
二江寺大橋位於成都市天府新區都心——華陽城區南,江安河與府河匯合處。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二江寺方持募捐興建。初名“二仙橋”,後稱二江寺大橋。
中文名
二江寺大橋
外文名
The Bridge Of Two River Temple
所屬地區
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城區
是    由
二江寺方持募捐興建
初    名
“二仙橋”
字    刻
天理良心

二江寺大橋景區介紹

二江寺大橋 二江寺大橋
二江寺大橋位於華陽城區南,江安河與府河匯合處。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二江寺方持募捐興建。初名“二仙橋”,後稱二江寺大橋。光緒四年(1878年)重修。民國7年再度維修。橋長115米,橋面寬8米。系7孔卷拱石橋,中孔高20米,跨度7米。為減殺水勢,橋礅建有巨大魚嘴。中孔卷拱頂下掛銅製寶劍一柄,拱面上曾刻有“天理良心”四個大字,字間印太極紋樣,相傳為傳頌工匠退讓修橋餘資之事而題。 [1]  其字毀於1966年冬。1969年交通部門拔款維修加固,可以通行汽車。1981年4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橋頭有石刻保護標記。
民國《華陽縣誌·津樑》記載:“二仙橋,治南三十七里餘中興場南,府河正流,石材拱式七洞。清道光五年創建,光緒丙子四年重修,民國七年培修,十九年又培修右岸。一名二江橋。”推算起來至今已有190年曆史了。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曾在兩江匯合處建有二江寺,橋因寺得名。歷史上這裏是著名的水陸要衝,宋時曾在此置二江驛。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在蜀州(崇州)任職時,曾途經此地,遇到暴風雨,止留二江驛中,寫下詩《夜宿二江驛》、《廣都江上作》。另有詩賦《廣都道中呈季長》、北宋李廌趙玿赴成都府廣都縣尉以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為》。

二江寺大橋景區氣候

二江寺大橋
二江寺大橋(3張)
成都氣候潮濕,多雲霧、少日照,是一個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城市。成都年平均温度16oC,夏季最高温一般不超過35oC,但卻悶熱;冬季平均氣温約為5oC,極少有冰雪,但卻很陰冷。因此,成都的最佳旅遊時間是在3-6月和9-11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