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期課改

鎖定
二期課改是基於上海市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對市民的關注和對經歷 “ 一期課改 ” 後教育現狀的反思而實施的,因此它在課程理念上實現了突破性變革,即樹立起課程是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並獲得學習經驗的觀念;以學生髮展為本,構建體現時代特徵和上海特點的課程體系;以德育為核心,強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養;以學習方式的改變為突破口,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課程的整合,促進課程各要素間的有機聯繫。
中文名
二期課改
發生地點
上海
類    型
名詞

二期課改方案簡介

新課程主案提出課程要向學生提供 “ 五種學習經歷 ” 的新概念,就是要通過提供品德形成和人格發展、潛能開發和認知發展、體育與健身、藝術修養和發展、社會實踐等五大方而的經歷,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學生由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轉化。
方案同時提出,要建立相應的語言文學、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身、綜合實踐等八大學習領域課程;課程由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三類構成,並各有不同的實施形態;自然、社會和藝術三個學習領域要建立綜合與分科相連貫的課程格局;不同類型的課程和不同學科制訂不同的 “ 課程標準 ” 。這樣,上海的中小學生今後將實現想學什麼就能找到相對應的課程,讓課程適應學生,使課程的選擇性和自由度更大。
二期課改採取“成熟一門,推出一門”的原則逐步推進。因此,課改試驗的進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單項試驗階段和整體試驗階段。

二期課改試驗階段

單項試驗階段(1999年—2001年)
1、1999年啓動信息科技和英語兩門學科的教材試驗(英語教材是牛津改編版)。
2、2000年啓動科學、自然、勞動技術、音樂和美術等五門學科的教材試驗(科學和自然的教材是牛津改編版);高中年段開始試行研究型課程。
3、2001年啓動地理、語文、體育與健身等三門學科的教材試驗;初中年段開始試行探究型課程。
上述教材逐年逐冊推出,並相應地在課改研究基地投入試驗。對已推出的教材及研究型(探究型)課程則不斷地進行滾動試驗。
整體試驗階段(2002年—2007年)
目前,二期課改中小學的課程方案、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課程指南和所有學科各學段起始教材的編制,以及幼兒教育的課程指南和教材的編制均已基本完成,試驗進入新的整體試驗階段。從2002年秋起,以後幾年的試驗進程是:
1、2002年秋起,在課改研究基地各學段的起始年級全面試驗新課程方案和教材;各學段的非起始年級試驗相應的起始學科新教材;基地幼兒園全面試驗幼兒教育課程指南及其新編教師用書。
2、2003年秋起,課改研究基地在前一年對新課程方案與教材試驗的基礎上,依次逐年推進試驗。
3、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別對高中、初中和小學新課程方案及其教材的試驗情況進行總結、評估,完成試驗報告。

二期課改方案認識

對二期課改的認識可從幾個方面入手
我們認為,對二期課改的認識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即一個基本理念、二個改革目標、三個改革重點、提供五種經歷、建立三類結構、形成八大領域。具體來説就是:
①一個基本理念:以學生髮展為本。
②二個改革目標:轉變學習方式;培養綜合學力(強調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③三個改革重點:
1. 功能性課程結構指向綜合學力的培養;
2. 信息技術與課程體系的全面整合;
3. 研究(探究)性學習方式和雙語教學形式有機融入各門學科。
④提供五種學習經歷:品德形成和人格發展的經歷;潛能開發和認知發展的經歷;體育與健身的經歷;藝術修養和發展的經歷;社會實踐的經歷。
⑤建立三類主幹課程結構: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探究)型課程。
⑥形成八大學習領域及相關學科。
1. 語言文學學習領域:包括語文、外語學科;
2. 數學學習領域:數學學科;
3. 自然科學學習領域:包括小學自然、中學科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地理等學科;
4. 社會科學學習領域:包括小學品德與社會、地理、歷史、思想政治(思想品德)、中學社會等學科;
5. 技術學習領域:包括信息科技和勞動技術學科;
6. 藝術學習領域:包括音樂(唱遊)、美術和藝術學科;
7. 體育與健身學習領域:體育與健身學科;
8. 綜合實踐學習領域:包括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