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鎖定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是中華書局在標點《二十四史》過程中產生的一項重要成果。中華書局古代史編輯室在標點《二十四史》的同時編印了兩套叢書,一套是“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另一套是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在點校本“二十四史”(連同《清史稿》)全部出書以後,不少研究者反映,是否可象過去開明書店的《二十五史補編》那樣,有計劃地出版一些相關的研究參考書籍。古代史編輯室根據讀者意見,計劃在此後若干年內出一套“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並已擬定了一個大致選目。
作品名稱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外文名
Twenty four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作品出處
中華書局
文學體裁
叢刊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漢書藝文志

作者:(陳國慶)
漢書藝文志註釋彙編 漢書藝文志註釋彙編
《漢書藝文志註釋彙編(繁體豎排版)》內容簡介:漢書藝文志是當時公家藏書的分類目綠,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盼一部文獻目錄,我們講中困目綠學須從這裹開始;講中國目錄學史,也必須從這裹開始。藝文志是漢書十志之一。古時,以易、詩、書、台、樂、春秋六者之術為六藝;文,指文百家之説而言。頗名思義,此志蓋為包括六藝百家文獻的總目綠。其內容分為:六羹、諸子詩賦、兵害、敷術、方技六略,共收書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每種之後有小序,每略之後有總序,封先秦學術思想的源流、演變,都作了簡明的敍述。 [1]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史記志疑

作者:(梁玉繩)
史記志疑 史記志疑
《史記》是我國曆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本書對《史記》中的錯誤作出了不少校訂,對其疑難之處提出了許多值得參考的意見,並對於三家舊注的缺略,作了不少補充。為讀者閲讀了解《史記》提供了方便。 [2]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史記探源

作者:(崔適 着 / 張烈 點校)
史記探源 史記探源 [3]
《史記探源》對史書典籍《史記》進行研究,作為近代經學家的作者從《史記》屬“今文經學”為立足點,對著作進行仔細的校閲與辨正。《史記探源》主要內容包括序證、卷二 十二本紀、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傅等等。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史記索隱

作者:(程金造)
史記索隱引書考實 史記索隱引書考實
程金造先生,北京外國語學院中文部教授,一生研究《史記》,有專著《史記管窺》問世(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並在《新建設》、《文史哲》等刊物上發表過多篇研究《史記》的論文。本書系作者又一部關於研究《史記》的專著。
《史記》從兩漢到晉,由於輾轉傳鈔,字句之間頗有差異。晉徐廣作《史記音義》,把那時不同的字句記錄下來,其間的差別往往很大。六朝劉宋裴駰作《史記集解》時,十分感慨地説:“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真譌舛雜。”那是五世紀時《史記》流傳的情況。到了唐初,司馬貞作《史記索隱》時,《史記》本身的問題更加複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引用了四百多種書籍來加以説明。而今時過千餘年,其所引書大多亡佚,即有存者,而或與今本有異。考稽鈎沉,把這些問題弄清楚,這就是本書的作用。《史記索隱》引書,種類繁多,名稱不一,至有將《呂氏春秋》誤為《春秋》者。此類問題,作者均予解決,不為無功。該書不僅彙集了《索隱》引書的全部書名,而且還介紹了所引古書的基本情況。這也是研究《史記》的一個重要方面。讀者可以從此瞭解司馬遷當年撰寫《史記》依據了哪些材料,由此可以加深對《史記》一書的瞭解。另一方面,也可瞭解《史記》一書產生後,其它古籍怎樣引用了《史記》。所以,本書在選題上雖較偏僻,讀者面也不會太寬;卻頗有學術價值,作者的這一工作仍是做得頗有意義的。
作者通過細緻的工作,把《史記》全書的《索隱》引文,復原成四百多種古籍。特別是其中大部分書都早已亡佚,使讀者可免於翻檢之勞而從此稿看到這類佚書的大致面貌,此書對讀者起到索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對每書所作的提要,內容豐富而又紮實,文字敍述簡明扼要,在持論方面也較平允、嚴謹。如關於《尚書》孔注,該書引吳承仕之説作為結語。而吳氏對孔注有關部分的評價,則比清人的看法較為全面。 [4]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新唐書

作者:(趙超)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集校(上下)》是廿四史中唯一的記錄帝室王族之外譜系的巨表,共收入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沈炳震《唐書宰相世系表訂為》計算為宰相三百五十八人)凡九十八姓的世系,記錄了唐代人物數萬名。唐代高門巨閥,大多在錄,其中許多人物及其字號、官爵是兩《唐書》紀、傳及其他文獻材料不曾記述過的。它對於唐代歷史、文學、社會諸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北齊地理志

作者:(施和金)
北齊地理志 北齊地理志
《北齊地理志(套裝全2冊)》共五卷,分卷一河北地區(上)、卷二河北地區(下)、卷三河南地區(上)卷四河南地區(下)、卷五淮南地區。在中國曆代封建王朝中,北齊是一個較為特殊而又為時短暫的王朝。説它特殊,是因為北齊的實際立國者高歡雖説是個漢人,卻因長期生活在北邊懷朔鎮,習俗類同鮮卑,是一個高度鮮卑化的漢人;他雖為實際立國者,卻又在生前沒有稱帝,只是東魏的丞相,直到他兒子高洋為帝時,才追崇他為獻武帝,後又改為神武帝,在這一點上,頗與當年的曹魏相類似。 [5]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史記漢書諸表

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 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
(清)梁玉繩 等撰 / 吳樹平 等 點校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唐方鎮年表

作者:(吳廷燮)
唐方鎮年表 唐方鎮年表
唐自天寶,方鎮始盛,權任之重,沿襲江左;節度之目,改由總管。觀察、處置,本為採訪,至德而後,開河諸道,多以節度兼領觀察;江湖僻遠,則以觀察而帶團練;邕容諸管,又名經略。質而言之,皆方鎮也。 [6]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五代十國方鎮年表

作者:(朱玉龍)
五代十國方鎮年表 五代十國方鎮年表
本書收錄方鎮,以境土在今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之內、縣受五代十國爵命者為斷。交州靜海軍雖嘗請命中朝和南漢,以今界入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不收。契丹所屬,在中國領域之內,以其已自立為國。且有吳廷變遼方鎮年表在焉,亦不重錄。豐州天德軍、沙州歸義軍、涼州河西節度,歐陽氏不着於職方,然考之載記,質諸史實,天德軍附庸於晉,沙、涼兩鎮歸命中朝,皆有明徵,故仍依例收入,並側附五代諸鎮之後。
本書內容由方鎮年表和方鎮附錄兩部分組成,方鎮置發及節師除替資料詳備者表之;遙置軍鎮、驟置忽發軍鎮、資料嚴重殘關軍鎮,舍之則成關憾,表之則勢有所難,凡此,悉匯而為方鎮附錄。庶臻完備,用便稽考。
年表引書一般直接引用原文,但亦間有不得已而撮述其大意者。引用原文時一律加引號。連續引用出處相同的文字,首條具明書名、卷數、篇名,此後僅標‘同上’二字。對在本書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書,用簡稱,簡黎書名見引用書目。 [7]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 [1]
後漢書三國志補表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南北宋經撫年表

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 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 [3]
吳廷燮 撰;張忱石 點校
北宋經撫年表南宋制撫年表》為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系列叢書之一,內容共分五卷,詳細全面。 [8]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漢書食貨志集釋

金少英 集釋 / 李慶善 整理
漢書食貨志集釋 漢書食貨志集釋
金少英先生,浙江紹興人。解放前歷任四川女子師範學院、四川大學、湖北師範學院、重慶大學、南京臨時大學等院校教授;解放後人西北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七九年元月因病逝世,終年八十一歲。先生一生從事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有漢簡肊談及其它、大金吊伐録校補、漢書食貨志集釋等遺稿。 [9]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札記

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 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套裝上下冊)》(以下簡稱《札記》)是清代學者張文虎在金陵書局參加校勘《史記》時寫的札記,按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分類,一共五卷。張在校勘過程中使用了自宋至清十七種版本,對異文的是非有所判斷,並吸取了梁玉繩《史記質疑》、王念孫《讀書雜識》等前人校訂成果。中華書局1959年標點本《史記》即主要依據張文虎的校勘成果,以張校局刻本為底本,故而《札記》一書對於《史記》的文本研究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套裝上下冊)》由中華書局編輯部於1977年整理出版,此次重印,可列入“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 [10]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清史稿點勘札記

作者:(馬宗霍)
清史稿點勘札記 清史稿點勘札記
上世紀60年代,馬宗霍先生曾應中華書局之約標點《清史稿》,是後來通行之點校本《清史稿》之前身。1974年,作者將“點閲時字句之間遇有可疑用硃筆識之於書眉者”迻錄整理,撰成本書。這些札記對我們今天研讀《清史稿》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1]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元史本證

作者:(汪輝祖)
元史本證 元史本證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明督撫年表

作者:(吳廷燮)
明督撫年表 明督撫年表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點校本兩《唐書》校勘

作者:(詹宗祐)
點校本兩《唐書》校勘匯釋 點校本兩《唐書》校勘匯釋
“二十四史校訂研究叢刊”是為配合“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而組織出版的一套學術著作,可供修訂工作者及專業研究者參考。新舊《唐書》是“二十四史”中頗為重要的兩部史書,學界關注度大,研究成果豐富,但存在成果良莠不齊,校訂體例及方法不統一,缺乏相關資料的有效整理和利用等問題。本書作者多年致力於兩《唐書》校訂成果的蒐集整理工作,並集結成本書,希望能為研究者提供幫助,減少翻檢資料之苦。 [12]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南齊書校議

作者:(丁福林)
南齊書校議 南齊書校議
本書擬利用內外證互相結合等方法,在朱季海先生《南齊書校議》之基礎上,對中華書局點校本所存在的校勘及標點等方面的不足進行全面考證辨析,力求得出較為準確之答案。以作為朱季海先生《南齊書校議》的補充,也可供《南齊書》再版時參考,並使南朝歷史的研究者能比較方便地獲取較為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13]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唐書輯校

作者:(吳玉貴)
唐書輯校 唐書輯校
《唐書輯校》是將《太平御覽》引《唐書》的內容全部予以輯錄並逐條編號,為進一步的科學整理和研究提供基礎。並對所輯內容逐條進行“校注”,即以《舊唐書》為主,根據各種現存的唐代史料中的相關記載,對《太平御覽》引《唐書》的內容進行整理。在糾正《太平御覽》引《唐書》的文字錯誤的同時,能夠通過這項工作幫助讀者比較直觀地瞭解《太平御覽》引《唐書》與《舊唐書》、《冊府元龜》及其它記載的異同,為對《舊唐書》進行文獻學和史學史的研究提供參考數據。另外,還對所輯內容進行了“還原”的工作,即找到《太平御覽》引《唐書》的各條在《舊唐書》中的相關記載,並且將《舊唐書》沒有相關記載的條目也明確加以標示,為研究和利用這些數據提供便利。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