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龍山森林公園

(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楊場鎮九龍山森林公園)

鎖定
九龍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楊場鎮境內東南端,與夾江、洪雅、東坡區接壤。距丹稜縣城18公里。
中文名
九龍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
地理位置
天津薊縣城東穿芳峪境內
面    積
21000 畝
類    型
森林公園

九龍山森林公園歷史傳説

九龍山山門 九龍山山門
關於九龍山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説。據説自從盤古開了天地,便由玉皇大帝掌管天地之間的大事。四川屬東海龍王鰲廣管轄的地盤。
這鰲廣有九個女兒,個個長得如花似玉,長女龍姝更顯得亭亭玉立,出落得光彩照人,直令烏龜丞相垂涎三尺。烏龜曾三番兩次調戲於她,龍姝氣急之下便告知父王。鰲廣大怒,將烏龜重責四十大板。
龜丞相平日效忠龍王,管理朝政有方,自恃有功,清高自負,殊不知因此小事被重責一頓,心中甚是不滿,思量如何雪此仇恨。倏地,烏龜想起玉帝的幺兒天寶早就迷戀龍姝,王母娘娘曾託太白金星説媒,那知太白金星這老兒貪杯,一到龍宮,經不住鰲廣相勸,喝得個酩酊大醉,踉踉蹌蹌回到天宮,把個牽線之事忘得乾乾淨淨。烏龜早知此事,心想何不來它個“借刀殺人”,以消心頭之恨。
於是,烏龜騰雲直奔靈霄內殿玉虛宮。他拜過王母娘娘之後,便把天寶拉到一邊,述説了太白金星到了龍宮提親,被鰲廣罵得個狗血淋頭,氣得金星連飯都沒有吃就氣沖沖回到了天廷。還如此這般編了一套鰲廣和龍姝辱罵天寶的話,氣得天寶暴跳如雷,迅即一揮霹靂寶劍,直指東海。
頓時,海水翻滾,龍宮出現了一個大窟窿,海水漩向太平洋。頃刻間,四川由海洋變成了陸地,鰲廣的九個龍女從東海龍宮穿地而出,變成九座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狀若龍身的山峯,聳立於丹稜南面楊場鎮境內的金牛河岸,形成“九龍汲水”的壯麗景觀。
青龍山是龍姝,白龍山是龍婧,紅龍山叫龍蛟,黑龍山為龍嫣,黃龍山名龍嬋,橙龍山為龍姍,紫龍山為龍奼,綠龍山名龍娟,藍龍山名龍媛。九姐妹相依為命,吮吸金牛之水滋潤玉體,更顯楚楚動人。

九龍山森林公園自然環境

九龍山 九龍山
“九龍山”因金牛湖兩岸有九座山峯延綿起伏,遠看猶如卧龍汲水,近觀青山映綠水、碧波盪羣山而得名。面積380公頃。
公園海拔450-692米,氣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深厚肥沃,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公園內馬尾人工林、常綠闊葉林、翠竹林、古榕樹,火紅的杜鵑,爛漫的山茶、雪白的扁竹葉,千姿百態的薔薇和蘭草為豪豬、松鼠、杜鵑、啄木鳥、白鷺等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身環境。青山、綠水、奇石、古寺為九龍山建設森林公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丹稜縣委、縣政府決定用10年時間以森林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千年古寺為重點,用森林、青山、綠水、翠竹、霧景、佛教文化組合旅遊產品,將公園建成有區域代表性,集遊覽觀光、休閒度假、文化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區,年接待能力達30萬人左右。

九龍山森林公園旅遊特色

青山、綠水、翠竹、古寺,是九龍山森林公園的主要元素,週末得閒,到這裏爬山觀景做個一日遊,也算不錯的選擇。
竹林寺 竹林寺
楊場鎮沿着一條鄉村公路東行約3公里,便來到金牛河邊。沿着河邊的石板小徑前行一段,就到了九龍山山門。山門前,湖水一灣,古名“大月灘”。

九龍山森林公園竹林寺

九龍山山門,掩映在兩旁茂密修長的竹林之中,進入山門,穿過一片碧綠的竹林,一方禪林呈現在眼前,這就是佛教聖地——竹林寺
史料記載:竹林寺初建於東漢年間,始稱淨眾寺,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因寺周植竹林300畝,修竹萬竿成茫茫竹海而改名“竹林寺”。傳説詩仙李白、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彭端淑等歷代文化名人曾遊竹林寺,有許多著名詩篇傳世。
五代時丹稜城東人可朋棄官回鄉披緇於竹林寺18載,與盧延讓、歐陽炯、方幹、齊己、貫休結為詩友。可朋一生寫詩千餘篇,彙編成《玉壘集》,名篇《耕田鼓》震驚當朝。廣政9年(公元956年),後蜀皇帝孟昶賜錢十萬、布五十匹獎勵時任竹林寺住持的可朋。
明代文學家楊慎《升庵詩話》雲:“唐世詩人,射洪陳子昂、彰明李太白、丹稜僧可朋不相上下。”明萬曆年間,僧一直大師建藏經樓,藏經書萬卷。
清道光29年(1849),丹稜知縣毛震壽撥鉅款修繕竹林寺,題“竹林煙月”於寺後崖壁上,並賦詩一首:“寒煙逼出一林秋,露下天高月滿樓。古樹深簧山寂歷(寂靜),道心詩夢兩悠悠。”竹林寺在歷代被列為“丹稜八景”之一。
竹林煙月 竹林煙月
進寺門,爬上一段陡直的石階,可見紅牆碧瓦的大雄寶殿。據瞭解,解放初,竹林寺寺院由村社代管作倉庫,在一次烘烤穀物時失火,所有建築頃刻間化為廢墟。1993年,竹林寺恢復開放,先後修建了大雄寶殿、觀音殿、可朋祠、山門及附屬配套設施等建築幾十間、房舍幾千平方米。
大雄寶殿,內供三身佛,殿前,挺拔着一棵高大繁茂的榕樹,需三人才能合圍。
大雄寶殿後,是觀音殿,殿右後方崖壁上,就是清代丹稜知縣毛震壽題寫的“竹林煙月”。
從觀音殿右邊可以上山,走不多遠,是一道陡峭的“通雲坡”。上得“通雲坡”,是一堵圓形山包,上面有塑像題刻,山包上還建有天亭。走上山脊,放眼四望,滿目青翠。
竹林寺後,有鐵桶山,除了九龍山傳奇外,當地還流傳有唐代廣元將軍花敬定血戰鐵桶山的傳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有反朝廷的民眾駐紮在高峻的鐵桶山上,成都尹崔光遠命其牙將、蜀中名將花卿(敬定)圍攻,幾番鏖戰,久攻不下,故名鐵桶山。
花卿兵敗退至現東坡區東館鎮河邊,下馬想洗去滿臉血污,不料河邊一浣紗女問他:“將軍無頭,盥洗何為?” 花卿伸手一摸,才發現項上果真無頭,遂訇然仆倒而亡。

九龍山森林公園丞相灣

丞相灣 丞相灣
過山脊,下寶積嶺,葱鬱一灣,就是丞相灣,這裏有南宋名臣李燾三父子之墓。 南宋史學家李燾共有七子,其中,李壁李埴先後官居副宰相。但李燾、李壁、李埴的墓並不在這裏,而是李燾的另一個兒子、官任夔州路提點刑獄的李墍(jì)之墓在此。
據説,過去李墍墓前還有石人、石馬、石碑等。後來,在開發建設九龍山森林公園時,當地政府在這裏建了李燾、李壁、李埴墓,並將這裏改名丞相灣。
李燾的墓前的“千秋齊樂”碑上,有兩聯,中間一聯是:“父丞相子丞相兩代三丞相,兄文豪弟文豪一門七文豪。”另一聯是:“述北宋興衰意誠借鑑,諫君王過失治國興邦。”第一聯有些誇張,因為李燾不曾為相。
另一説是,南宋時這裏就有李燾四父子墓,民國十一年(1922)曾進行修葺,當時也有“齊樂一家”碑,碑上也有一聯,是:“父子七人勝三蘇忠心同保宋主,弟兄千古如八士正氣永留中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