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頂山組

鎖定
九頂山組,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由江蘇區調隊和安徽區調隊1976聯合命名。本組以白雲岩為主,夾較多灰巖。主要分佈於蘇、皖一帶,隸屬宿縣羣
中文名
九頂山組
外文名
Jiudingshan Fm
地層單位編碼
05-34-1012
地層地質年代
Qn
階代碼
Z
地區代碼
20

目錄

九頂山組命名

本組名由江蘇區調隊和安徽區調隊1976聯合命名。組名首見於1978年出版的徐州幅1∶20萬區測報告中。命名地點在安徽靈壁縣九頂鄉。命名剖面為安徽靈壁縣九頂鄉隴山剖面。

九頂山組特徵

九頂山組層型

正層型 安徽省靈壁縣九頂鄉隴山剖面。安徽區調隊,1977,1∶20萬碭山幅、宿縣幅、靈壁幅區調報告。

九頂山組構成

本組以白雲岩為主,夾較多灰巖。主要為深灰-淺灰色,厚層-塊狀灰巖、白雲岩或與泥質灰巖組成韻律,並有疊層石礁灰巖,下部為灰—深灰色塊狀灰巖及灰白色塊狀白雲岩,夾少量泥質灰巖,底部夾竹葉狀灰巖。上部為灰色中厚層含燧石條帶白雲岩與中—厚層灰巖互層。富含疊層石、微古植物等。下與倪園組、上與張渠組均為整合接觸。本組在淮北及江蘇銅山一帶巖性基本穩定,在安徽靈壁縣九頂隴山厚達370m。 向西白雲質成分增多,厚度略減,在宿州之北老山口一帶厚度僅為177m。 [1] 

九頂山組產物

九頂山組疊層石

本組富含疊層石: Kussiella cf. Enigmatica, Conophyton lijiadunensis, Inzeria intia, Jurusania cf. Nisvensis ,Tungussia cf. Inna, Eleonora cf. Laponica, Baicalia dubyi, Baicalia formosa, Gymnosolen f.等;

九頂山組微古植物

含微古植物化石: Lophominuscula sp., Laminarites cf. Antiquissimus, Quadratimorpha sp., Siphonophycus sp., Eoentophysalis yudomatica, Myxococcoides stophylidion, Bigeminococcus lamellosus, Asperatopsophosphaera sp., Leiofusa sp.等。

九頂山組備考

編撰者:尹崇玉
系名:新元古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