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管血

(中藥材)

鎖定
九管血屬於矮小灌木,莖匍匐生長,葉片堅紙質,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傘形花序着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直徑約6毫米的果呈球形,為鮮紅色。生長於陰濕之地,中國除湖北、廣東、海南未發現外都有此種分佈。
別    名
血猴爪、烏肉雞等
中文學名
九管血
拉丁學名
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紫金牛科
亞    科
紫金牛亞科
紫金牛屬
九管血
分佈區域
贛,湘,鄂,川,黔,閩,台,粵,桂,滇,藏
命名人及年份
Diels,1900

九管血形態特徵

矮小灌木,具匍匐生根的根莖;直立莖高10-15釐米,幼嫩時被微柔毛,除側生特殊花枝外,無分枝。葉片堅紙質,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至近長圓形,頂端急尖且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長7-14 (-18) 釐米,寬2.5-4.8 (-6) 釐米,近全緣,具不明顯的邊緣腺點,葉面無毛,背面被細微柔毛,尤以中脈為多,具疏腺點,側脈 (7-) 10-13對,與中脈幾成直角,至近邊緣上彎,連成遠離邊緣的不規則的邊緣脈;葉柄長1-1.5 (-2) 釐米,被細微柔毛。
傘形花序,着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花枝長2-5釐米,除近頂端(即花序基部)有1-2片葉外,其餘無葉或全部無葉;花梗長1-1.5釐米,花長4-5毫米,花萼基部連合達1/3,萼片披針形或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或無毛,裏面無毛,具腺點;花瓣粉紅色,卵形,頂端急尖,長約5毫米,有時達7毫米,外面無毛,裏面被疏細微柔毛,具腺點;雄蕊較花瓣短,花葯披針形,背部具腺點;雌蕊與花瓣等長,無毛,具腺點;胚珠6枚,1輪。
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鮮紅色,具腺點,宿存萼與果梗通常為紫紅色。花期6-7月,果期10-12月。 [1] 

九管血分佈範圍

產中國西南至台灣,湖北至廣東、海南島未發現,海拔400-1260米的密林下,蔭濕的地方。 [1] 
產西疇、硯山等地,海拔1200-1260米的密林下;中國東從台灣至西南各省,北從湖北至廣東(海南除外)均有。

九管血主要價值

全株入藥,有祛風解毒之功,用於治風濕筋骨痛、癆傷咳嗽、喉蛾、蛇咬傷和無名腫毒;根有當歸的作用,又因根橫斷面有血紅色液汁滲出,故有血黨之稱。 [1] 
果可食;全株藥用,可除風濕、解熱毒,治風濕筋骨痛、癆傷咳嗽、喉蛾、無名腫毒、蛇咬傷等。
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辛;性寒。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痛;活血消腫。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祛風止痛藥;活血消腫藥。
【主治】咽喉腫痛;風火牙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醫藥
【侗藥】全株治膽道蛔蟲,肝炎,肝硬化,月經不調,咽喉痛《桂藥編》。
【瑤藥】葉治肺炎《滇藥錄》。獨龍矮,金邊羅傘:根用於月經不調,產後貧血風濕骨痛,跌撲損傷,胃痛,膽道結石,咽炎,癰瘡腫毒[57]。血當:根及枝葉治療貧血,月經不調,風濕痹痛,膽囊炎[58]。
【土家藥】開喉箭:根用於風濕關節痛,半身不遂,咽喉腫痛,風火牙痛,跌打損傷,肺癰,頭痛[7]。
【苗藥】寡踩:葉治喉痛,咳嗽《滇藥錄》。紅鑽山,招山狗:全株治風濕筋骨痛,癆傷咳嗽,喉鵝,無名腫毒,蛇傷,散血《湘藍考》。 [1] 
根(矮莖硃砂根):苦、微澀,平。祛風清熱,散瘀消腫。用於咽喉腫痛,風火牙痛,風濕筋骨痛,腰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1] 
參考資料
  • 1.    九管血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