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穀燒

鎖定
“九穀燒”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中葉,相傳是遵照本地統治者前田利治的命令開始製造的。
九穀燒”是釉上彩繪瓷器,因發祥地日本九穀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曆史。明朝末年,中國彩繪瓷器技術傳入日本,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並得到迅速發展,因而日本彩繪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中文名
九穀燒
追    溯
公元17世紀中葉
類    型
彩繪瓷器
名字由來
日本九穀

九穀燒歷史沿革

九穀燒 九穀燒
九穀燒”是彩繪瓷器,因發祥地日本九穀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曆史。明朝末年,中國彩繪瓷器傳入日本,受到當地人民的喜愛,並得到迅速發展,因而日本彩繪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當時,由於在此地發現了一種可以製作瓷器的礦石原料,前田利治便派遣工匠到瓷器生產地,即現今的佐賀縣有田町,去學習燒瓷技術,並開始製造瓷器。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被稱作“古九穀”。
公元17世紀末,“九穀燒”曾一度停止生產,古九穀燒在元祿之後雖一時中斷,到了文政七年由大聖寺的富商吉田屋(豐田傳右衞門) 策劃再興,而在九穀建窯。因為生產古九穀的「青手」作品,因此青九穀亦被有了「吉田屋」 這樣的名稱。
文政八年窯移至交通方便的山代温泉的越中谷,到了天保年間又因經營者換手而 變為宮本屋窯。而山代窯到了慶應二年(1866年)受到來自京都的永樂和全的指導,因此這個時 期的產品又稱作九穀永樂,和全雖在山代只停留了五年,卻使九穀燒有了技法上極大的進步。
後來至公元19世紀,“九穀燒”又重新開始製造。這個時代是世人稱之為百花齊放的工藝美術時代,其中位於中心地加賀藩侯前田家以其豐厚的財力,召集了全國有名的工匠,畫家,製茶者們,製作出很多的優良工藝品。九穀燒是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藝品。經過歷史上的幾次興衰之後,九穀燒再次復興於明治年間。明治政府為了增強國力,作為振興出口產業的對策,把九穀燒作為第一陶瓷出口宣傳品,在國內外的博覽會上,屢顯風采。
據考證,上個世紀30年代日軍侵華期間“九穀燒”器物隨着日軍的入侵登陸北京。1945年日軍投降之後有些“九穀燒”器物沒能帶走,流散在中國民間,從筆者收藏的“九穀燒”貼花碗的風格中不難看出此器物既有中國陶瓷的傳統,又有日本民族陶瓷的風格。

九穀燒製作工藝

超凡脱俗超越國界時空的永恆藝術的九穀燒
超凡脱俗超越國界時空的永恆藝術的九穀燒(9張)
“九穀燒”取名於“九穀村”,並且這個時期製造的陶瓷被稱為“古九穀”。它是繼承自傳統的修養的正規武士們藩、裏的畫匠們、還有就是後藤才次郎從長崎領來的朝鮮以及明朝的技術者、和有田的陶瓷工人們等同心協力製陶的智慧精華於一身。
“九穀燒”的獨特風格,是它的繪畫線條豪放、明快,顏色有綠、黃、紅、紫、藏青色等五種。九穀燒經過採石、粉碎、篩籮、沉澱、成形、烘烤、素燒、繪畫、施釉、燒製、彩繪後再燒製等十幾道工序完成。古九穀燒瓷質温潤,配色強烈,運用紅、黃、綠、紫、青等五種顏色,大膽構圖,線條自然流暢有力,形成豪放,秀麗,奢華的高品位獨特風格

九穀燒藝術特色

最早的古九穀燒是受了九州有田燒的染繪影響,而與北方加賀地方的瓷器風格交互作用 而產生的。據説是加賀大聖寺的初代籓主前田利治命令家臣後藤才次郎,於明歷年間沿大聖寺 川而上,於深山間的荒僻村莊九穀所開之窯,一直持續到元祿初年。為了與幕末開始的「再興 九穀」有所區別,一般習慣都稱作「古九穀燒」。
色彩是古九穀燒的最大特徵:釉色濃重鮮美而意境超羣,強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濁而無光 澤的質地形成的調和,展現日本彩繪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種手法是將素瓷上塗滿青、 綠、紫、黃等色釉,因為沒有紅色而俗稱為「青手」,並有相當多意境高遠的佳作。

九穀燒著名陶匠

日本九穀燒官方網站圖
日本九穀燒官方網站圖(7張)
其中被眾所周知的著名的工藝家有,金澤的內海吉造,阿部碧海,石野龍山,安達陶仙;能美郡的九穀莊三,松本佐平,松原新介,初代德田八十吉;江沼的竹內吟秋,前井一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