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月

(海子詩作)

鎖定
《九月》是海子於1986年創作的詩歌。該詩以“草原”“眾神”“遠方”等核心意象為中心進行抒情,三句為一層,層層緊扣、步步深入,把人生追求中的孤寂感與人生虛無感傳達出來,又反覆吟唱“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一句,使全詩成為一體。 [9] 
作品名稱
九月
作    者
海子
創作年代
1986年
出    處
海子詩全編
作品體裁
詩歌

九月作品原文

  • 版本一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馬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1997年西川編《海子詩全編》) [1] 
  • 版本二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木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199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海子的詩》) [2] 

九月創作背景

《九月》創作於1986年,據燎原《海子評傳》中推測,這一段時日正是海子初戀挫敗的時候。為了撫平失戀造成的心靈創傷,在1986年7月,海子經青海到達西藏,又從拉薩去往祁連山、敦煌,追尋心靈的淨土。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敦煌》《九月》《雲朵》《喜馬拉雅》《九寨之星》等一系列作品,《九月》是其中的代表作。 [2]  [3] 

九月作品賞析

《九月》的第一句是“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開篇就鋪墊了悲愴的情調,充滿了宗教神秘主義色彩。東西方神話中都有關於眾神創世的傳説,中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盤古,北歐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奧丁,希臘神話中的創世神蓋亞、塔爾塔羅斯、厄瑞波斯、尼克斯、厄洛斯等,都説明了人類最原始的信仰是“眾神”。而庇佑蒼生的“眾神”的“死亡”意味着人們的正常生活狀態將不復存在,“目擊”一詞則説明目睹這一悲慘場景的無奈。這句詩為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在一片蒼茫無盡的草原上,陰沉的天空中籠罩着靜默、僵固的空氣,詩人在佇立凝視。烏鴉上下翻飛,圍繞着死去的眾神的肉體,或許是祭奠,抑或是貪婪。然而詩風一轉,句末卻出現“野花一片”,不是稀稀疏疏的幾朵花,而是“一片”,大有星火燎原的可能,預示着眾神之死遺留下的並不完全是黑暗,野花的頑強生長證明了天地間尚存希望之光。
下一句則顯得難以捉摸:“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詩人將四個“遠”字相疊加,更加能夠體現草原的空曠邈遠。此句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所藴含的悲涼的情感基調有異曲同工之妙,又有“鳥鳴山更幽”的孤寂恬淡之情。拿該句中出現的意象“遠方”和“風”來説,“遠方”就多次出現在海子的詩作中,如《以夢為馬》中寫道:“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這體現出海子對“遠方”的認知與嚮往。在1988年西藏之行中創作的《遠方》裏,海子依然堅持他的選擇:儘管“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但他渴盼“這些不能觸摸的遠方的幸福”。可見,“遠方”是脱離凡俗現實的烏托邦所在。雖然虛幻、不可觸及,但也會有來自“遠方”的使者“風”與海子進行溝通。就“風”而言,風既是實體,可飛沙走石,一日千里;風又是虛體,看不見,摸不着。人們在煩瑣的生活中日復一日地奔波忙碌,誰又能如風一般來去自由?這裏出現的“風”便如同普羅米修斯之火,是連接“遠方”和詩人之間的橋樑。只是它“比遠方更遠”,這裏含蓄地流露出詩人內心的落寞與無奈,也揭示了下文中詩人“琴聲嗚咽”的原因。
詩句“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中,詩人並沒有書寫自身的不幸境遇,而是移情於物,將琴聲人格化,使悲傷之情顯得更加細密綿長、動人心絃。為什麼“嗚咽”了的琴聲沒有催人淚下,“我”仍是“淚水全無”呢?悲傷是一種有層次的情感,程度越深則感染力越強,發之於心,現之於形。當“淚水全無”時,當事人可能已心如死灰,悲傷也就達到了極致。可見,詩人在屢屢碰壁後,終於明白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乃是虛無縹緲的存在,“遠方”對於自身來説是遙不可及的,他的失望和哀傷可想而知。
海子所追求的理想世界並非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也不是古代的文人大儒所構想的大同世界,而是一種屬於詩人精神世界的實體化,是一種原始的、孤寂的、充滿野性的世界。這個世界只屬於詩人自己,這也正是詩人所追求的“遠方”的精神內涵。只有神秘而聖潔的草原才是“遠方”的真正擁有者,只有草原才真正有氣魄囊括詩人心中的“遠方”,於是詩人“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保證了草原的完整與神聖。詩人選擇了“歸還”這個詞,間接表明自己並不是“遠方”的最終所有者。但海子是多麼摯愛他的“遠方”,將“遠方”與自身割裂是十分痛苦的過程。
“一個叫馬頭,一個叫馬尾”這句詩,由於版本不同存在着爭議,另一説為“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有學者認為,這裏的琴聲所指非馬頭琴莫屬,原因有三個:其一,因為馬頭琴是蒙古族的民間拉絃樂器,能貼切地表現蒙古族的草原遊牧生活風格。其二,馬頭琴的琴柄頂端被雕刻成馬頭形狀,而琴絃乃是馬尾部的毛髮所制,“馬頭”與“馬尾”的組合更為合適。其三,“馬頭”與“馬尾”分別位於首尾,不得相見,只有在馬頭琴上,二者才能相結合,迸發出天籟之音。堅持“木頭”與“馬尾”説的學者的依據主要有兩個:一是歌手周雲蓬演唱的《九月》流傳範圍極廣,而歌詞中用的是“木頭”;二是琴體是木質結構。揣摩詩人的心理,詩人或者是想用“馬頭”與“馬尾”這兩個意象來象徵自身與所向往的事物兩相分離,只有在死去時才能結合,合奏出悲傷的天籟之音。從這個角度來説,詩句用“一個叫馬頭,一個叫馬尾”更為貼切一些。
下文第二次出現了“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可是所要表達的情感已截然不同。因為詩人已經將“遠方”歸還給了草原,孑然一身,了無牽掛。按照海德格爾的説法,“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死,真正的存在才成為可能。它使我們擺脱對那些要吞沒我們日常生活的小小牽掛,從而使我們能夠實施關鍵的籌劃,以便使我們的生活成為個人化的生活”。而聯繫下文的兩句“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顯示出詩人接下來開始進行更深層面的思考,探究“死亡”和“野花一片”的內在關係,與開頭第一句詩相呼應。這次將背景放置到自己所向往的“遠方”,領悟即使是“遠方”也會有死亡存在,詩人感到更加的無奈,絕望悲憫的情緒進而昇華。兩次出現“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這句詩,詩人是在強調馬頭琴的琴聲傳遞的情感,同時也委婉表達了他的孤獨無人理解,唯以琴聲作知己,如同“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襯托出海子無比孤寂的內心。
詩句“明月如鏡,高懸草原,映照千年歲月”的出現,將有盡的藝術形象映射在“無盡”和“永恆”的光輝中,把全詩的節奏推至高潮。明月高懸在草原之上,凸顯出闊大無邊的空間,而對應的千年歲月,是銀光灑落下無盡的時間,兩相交錯,虛實相生,呈現出一種空靈朦朧的意境,使人油然而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無限感慨。眼前彷彿出現一幅畫面:詩人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靜默而立,天上懸掛着一輪明月,皎潔的月光下他緩慢拉動手中的馬頭琴,在悠揚的琴聲中與自己的靈魂對話,超脱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與古聖先賢對話。這一瞬間,古今共明月,一種深邃的歷史感躍然紙上。
《九月》描寫了“草原”“野花”“琴聲”“明月”等一連串意象,共同構成一幅景緻,有形可見者只此而已,但作者本心要説的卻不止於此,因為“情感是內在的、主觀的,可體驗而不可直接描繪。意象是外在的、客觀的,可直接描繪而卻不必使任何人都可藉以有所體驗的”。此時的詩人並沒有一味沉浸在個人的感傷中,他還在靜坐默想中反思。全詩總共出現了三次“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迴環往復,起到了推進情感、層層遞進的作用,強化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這不是無端的愁緒的排遣,詩人如同一個禪家的悟道者,在追逐“遠方”的過程中,已領悟到世事無常和個體的渺小,如水的時光轉瞬即逝,未來無法把握,唯有珍惜當下此在,從而在一念之間實現自我超越,迷途苦惱的人生即獲得清明的自覺。 [3] 

九月名家點評

《清明》雜誌執行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趙宏興:這是一首哀婉的詩,在不長的篇幅中,“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被詩人反覆詠唱,增加了作品悲傷的情緒,加上詩人“隻身打馬過草原”,可以看出詩人此時的情緒是低落的,但全詩的意境卻很好,並沒有體現悲觀的人生態度。(《海子紀念文集 海子詩歌讀本》 [5] 
聊城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戴永新:《九月》之所以能夠被上升到哲學層面加以詮釋,就是因為它雖然從個人體驗出發,但並未對人生、對愛情做具象化表述,而失去典型性,而是通過草原、野花、月亮、騎馬人等一系列的意象,營造出孤獨、悲涼的曠遠意境,讓讀者沉迷其中。其雄渾大氣似乎完全可以媲美於唐代詩人陳子昂的那一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無邊的失落與孤獨——海子詩歌〈九月〉賞析》 [2] 
河池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周淑婷:《九月》通過時間的永恆流轉和個人渺小短暫的對比來表現詩人的孤獨感, 把這種孤獨感放在時間的無窮期和空間的無涯際中來表達……表達了詩人在綿長的時間流中體驗到生命必將走向死亡的孤獨感和獨處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所產生的渺小感, 有着對生命洞悉幽微之後的絕望, 是一場痛苦的精神決裂, 是對生命本身的絕望。(《人生的孤獨,生命的孤獨——對比海子的〈九月〉和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4] 
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張德明:死亡、時間與空間等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認識框架。這首詩就是詩人思考的結果,認識的反映,它以充滿神秘色彩、閃爍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獨具特色的語言構造,對世界、生存、死亡、時間與空間等事物進行了詩性的言説與燭照。(《存在主義與傳統詩思的融通——細讀海子〈九月〉》 [6] 

九月後世影響

該詩被改編成歌曲《九月》,由張慧生譜曲,盲人民謠歌手周雲蓬演唱。 [7] 

九月作者簡介

海子(1964—1989),當代漢語詩人,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卧軌自殺。已出版作品有《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等。海子在其短暫的生命裏,以燃燒的速度寫下了大量的優秀詩篇,最後以其死亡,鑄就了當代詩人的神話和悲劇。 [8] 
參考資料
  • 1.    海子著,西川編.海子詩全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177
  • 2.    戴永新.無邊的失落與孤獨——海子詩歌《九月》賞析[J].名作欣賞,2014(26):13-15.
  • 3.    盧軍,張博.悲憫與超越——海子詩歌《九月》重讀[J].名作欣賞,2020(27):41-43.
  • 4.    周淑婷.人生的孤獨,生命的孤獨——對比海子的《九月》和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5,20(01):97-100.
  • 5.    金肽頻主編,海子紀念文集 海子詩歌讀本,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03,第114頁
  • 6.    程光煒,陳陟雲主編,詩意的微光 第一屆“品嚼詩意 留傳經典”活動文集,花城出版社,2014.01,第107頁
  • 7.    九月  .QQ音樂[引用日期2022-04-07]
  • 8.    方愛武,左懷建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經典導讀 1917-2017,浙江大學出版社,2019.10,第65頁
  • 9.    高運榮.在苦難中孤寂地吟唱——海子詩《九月》賞析[J].名作欣賞,2019(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