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懷·思忠

鎖定
《九懷·思忠》是漢代文學家王褒創作的一首詩,是《九懷》的第七篇。此詩通過描寫遊神於九天的夢境描寫,表達了詩人悲憤於想盡忠而不能盡忠的無奈心情,抨擊了社會朝政的黑暗,欲遠遊釋愁而不能的憂傷心境。全詩以夢境映襯現實,富於浪漫色彩。
作品名稱
九懷·思忠
作    者
王褒
創作年代
西漢
出    處
楚辭
作品體裁
騷體詩
別    名
思忠

九懷·思忠作品原文

九懷·思忠1
登九靈兮遊神2,靜女歌兮微晨3
悲皇丘兮積葛4,眾體錯兮交紛。
貞枝抑兮枯槁5,枉車登兮慶雲6
感餘志兮慘慄7,心愴愴兮自憐。
駕玄螭兮北征8,向吾路兮葱嶺9
連五宿兮建旄10,揚氛氣兮為旌11
歷廣漠兮馳騖12,覽中國兮冥冥。
玄武步兮水母13,與吾期兮南榮14
登華蓋兮乘陽15,聊逍遙兮播光。
抽庫婁兮酌醴16,援瓟瓜兮接糧17
畢休息兮遠逝,發玉軔兮西行18
惟時俗兮疾正,弗可久兮此方。
寤闢摽兮永思19,心怫鬱兮內傷20 [1] 

九懷·思忠註釋譯文

九懷·思忠詞句註釋

  1. 思忠:思念忠臣,思念臣下的忠心。
  2. 九靈:九天。遊神:舒放精神。
  3. 靜女:指神女。微晨:黎明。
  4. 皇丘:美大的山丘。
  5. 貞:正直。
  6. 枉:彎曲。慶雲:祥雲、瑞氣。
  7. 感:通“撼”,搖動。
  8. 玄螭(chī):黑色的無角龍,指山神。螭,傳説中沒有角的龍。徵:行。
  9. 向:朝向。葱嶺:山名,漢代人對帕米爾高原的稱呼。
  10. 五宿(xiù):天上的五個星宿。旄(máo):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幟。這裏泛指旗幟。
  11. 氛:雲氣,霧氣。
  12. 漠:遼闊空曠之地。馳騖(wù):馳騁。
  13. 玄武:指神龜。水母:水神。
  14. 期:約會。南榮:南方。
  15. 華蓋:星名,包括北斗等羣星。乘陽:上天。播光:當作“瑤光”,指北斗第七星。
  16. 抽:引出。庫婁:星官名。
  17. 瓟(bó)瓜:小瓜。這裏是星名。
  18. 軔(rèn):制止車輪轉動的木頭。
  19. 寤(wù):睡醒。闢摽(biāo):撫摩捶擊胸口。闢,拊心貌。摽:擊打。
  20. 怫(fú)鬱:憂鬱,心情不舒暢。 [2] 

九懷·思忠白話譯文

登上九天精神舒暢,在黎明時分傳來神女歌聲。
悲嘆那大山中葛草成堆,盤根錯節亂亂紛紛。
挺拔的枝幹被壓迫枯萎,彎枝曲杈反被珍重敬尊。
我無限悲痛內心震撼,悽悽慘慘自哀自憐自傷情。
駕起龍車向北奔馳,直向自己的來路西北葱嶺。
連起五個星宿作旗旄,揚起那滿天雲霧作旗旌。
在遼闊無際的曠野奔馳,遍觀中國一片昏暗不明。
神龜與水神前來送行,與我約定日後在南國相逢。
登上華蓋星來到天頂,暫且逍遙在北斗羣星之中。
舉起庫婁羣星斟滿酒漿,端着天官四星承接食糧。
休息過後我將遠遠離去,驅車出發我直奔西方。
想到當今世俗嫉恨正直,絕不可長久留在此方。
我日夜撫胸啊長久思慮,憂憤積結啊寸斷肝腸。 [2] 

九懷·思忠創作背景

西漢諫議大夫王褒讀屈原的作品,推崇其温雅的為人,辭藻的華麗,卻身處污濁,遭遇混世,沒有人能夠認識他的價值,因而作《九懷》追思憐憫屈原。《九懷·思忠》是其中的第七篇。 [2] 

九懷·思忠作品鑑賞

《九懷·思忠》描寫了詩人的夢中場景,即詩人想要上九天以“遊神”的願望。此詩首句就點出詩人要上九天目的:“登九靈兮遊神。”之所以想登九天放鬆精神,是因為“貞枝柳兮枯槁”,正直的枝條被拋棄枯乾,也即以詩人為代表的忠臣想要盡忠,卻受到奸臣小人的排擠,無法立足朝廷,因而不能向君王盡忠。但是,九天再好,還是夢境。南柯一夢醒來,詩人依然“寤闢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內傷”,現實令人悲憤憂傷。
此詩通過描寫遊神於九天的夢境描寫,表達了詩人悲憤於想盡忠而不能盡忠的無奈心情,抨擊了世間朝政的黑暗,欲遠遊釋愁而不能的憂傷心境。 [3] 

九懷·思忠作者簡介

王褒(約前90年—前51年),西漢辭賦家。字子淵,蜀資中(今四川資陽)人。少年時期就善於寫詩,工於作賦,對音樂也有較高的天賦,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有賦十六篇,其中《洞簫賦》為早期的詠物之作,較有名。其作品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原有集,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王諫議集》。 [4] 
參考資料
  • 1.    王泗原.楚辭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383-403
  • 2.    王承略 李笑巖 譯註.楚辭.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250-265
  • 3.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1268-1295
  • 4.    陳振鵬 章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