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

鎖定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職能機構,位於廣東。
中文名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
地    點
廣東
現任領導
張少康 [6]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學社簡介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九三學社與五四運動有着深厚淵源,在創建和發展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1944年底,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學者為爭取抗戰勝利和政治民主,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反帝愛國與民主科學精神,在中國共產黨支持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感召下,於重慶發起民主科學座談會,自然科學座談會的學者也陸續參加進來。194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民主科學座談會更名為九三座談會,1946年5月4日,召開大會,將九三座談會改稱九三學社。 [7]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歷史發展

九三學社廣東組織建立於新中國成立後。
1955年,九三學社社員、著名化學家徐賢恭教授從上海復旦大學調回廣州中山大學任教,開始發展社員。
在九三學社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的支持下,通過徐賢恭的努力,1956年4月,有6名社員的九三學社中央直屬廣州小組成立,同年11月成立九三學社廣州分社籌備委員會,徐賢恭擔任小組負責人和籌委會主任委員。
1958年9月廣州分社籌備委員會舉行社員大會,成立九三學社廣州分社,物理學家黃友謀任廣州分社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州分社先後於1960年10月、1963年3月、1980年3月舉行二、三、四次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各屆委員會,黃友謀一直擔任主任委員。
1982年12月30日,廣州分社改名為九三學社廣東省工作委員會,黃友謀擔任主任委員。
1984年3月,舉行九三學社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九三學社廣東省第一屆委員會,黃友謀擔任主任委員。
在1988年7月、1992年7月、1997年6月、2002年6月、2007年5月、2012年6月先後舉行九三學社廣東省二、三、四、五、六、七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各屆委員會,教育家曾近義擔任第二、三屆主任委員,昆蟲學家黃明度擔任第四屆主任委員,姚志彬擔任第五、六、七屆主任委員。
在2017年6月舉行的九三學社廣東省第八次代表大會上,張少康當選第八屆主任委員,王東、宋爾衞、蔣宇揚、黃驚雷、王月琴、葉文才、陳國華當選副主任委員。 [1]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發展現狀

近年來,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在九三學社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的領導下,弘揚我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在凝聚共識和建言諮政上雙向發力,取得履行職能、自身建設等各方面的突出成績。社省委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提高政治站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領會總書記關於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站位。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改革開放40週年,多黨合作制度確立70週年、“五一口號”發佈70週年,建社70週年、廣東社組織成立60週年,舉辦《九三學社章程》學習班,舉行民主與科學精神座談會,新文化運動百年與九三學社研討會,組織社員赴重慶等地學習社史,成立合唱團,舉辦書畫攝影展,社內文化建設得到社中央武維華、韓啓德、邵鴻等領導的稱讚。陳利浩、孟浩獲社中央“九三楷模”稱號,陳利浩擔任社中央“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宣講團成員,多項理論研究成果得到社中央的肯定。拓寬宣傳領域,辦好網站,建立微信羣,製作流媒體,完善《廣東九三》雜誌,連續編輯《風從南方來》等參政議政畫刊,社省委獲社中央優秀新聞作品一等獎。
社省委注重履職能力建設,着力體現科技特色。積極參加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各類協商會,就我省多黨合作事業發展,中共廣東省委全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和經濟工作會議文件修改,重要人事任免,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廣州與深圳“雙核聯動”,一核一帶一區戰略實施,脱貧攻堅等重大行動,諫諍言、謀實策。社省委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的多篇優秀提案,影響廣泛,其中《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實施的建議》、《對推進我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建議》、《開啓創新驅動時代,構建改革開放新格局》等5件由省委書記督辦,《關於我省國資國企改革的建議》由省長督辦,《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引領廣東製造業轉型升級》等3件由省政協主席督辦。率先試點社中央“社員之家”平台軟件,承接社中央重點課題,提交社中央多篇全國政協提案材料。社省委在全社履職工作的作用日益顯著,榮獲社中央參政議政工作一等獎,信息工作連續獲社中央二等獎。
發揮優勢開展社會服務。與中共揭陽市委簽訂協議,開展脱貧攻堅民主監督,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赴貴州威寧、四川廣元等社中央指定地區開展智力服務、捐資助學,赴西藏、貴州和雲南等地救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邀請社中央院士專家團來廣州作科普報告。社省委獲社中央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九廣合作”先進集體稱號。
為抗擊新冠疫情獻計出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各級組織和社員累計捐款約722萬元,捐贈價值近2028餘萬元的醫用物資(包括消毒液、藿香、冰箱空調、血液檢測儀、檢測試劑和其他物資)和其他應急救援物資。發動680名社員投入抗疫一線,社員中的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赴前線,爭當抗擊疫情的“逆行者”。其中赴湖北醫務人員8人,赴貴州支援1人。上報建言獻策專題信息115篇。為大力弘揚抗疫鬥爭中的新時代中國精神,社省委從全省市級組織和省直基層中評選出20個抗疫先進集體,評選王朦夏、孫侃、陳勁龍、羅福如、莫文慶、徐慕娟、梁欣、潘紅星八位社員為抗疫先進個人。
組織發展健康有序。目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已建立社組織,其中有16個市委會,5個省直地方基層委員會(支社),全省共有基層組織498個,其中在穗省直基層62個。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社員10800餘人,其中高中級的超過90%,40歲以下社員佔23.77%。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省社員中全國人大代表4名,全國政協委員2名(其中常委1名),省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48名(其中省政協副主席1名,省政協常委9名,省人大常委2名),16名社員擔任地級以上市的班子成員,32名廳級幹部,近30名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名院士,18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多名社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陳衍景(獨立完成)、宋爾衞(排名第一)、劉耀光(排名第一)等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葉文才(排名第一)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宋爾衞、葉文才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葉文才、王新明、袁振宏等獲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一),湧現大批先進工作者,其中李海全、陳紀言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魏曉慧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梁馨苓帶領的醫學中心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社省委的人才強社戰略取得突出成績。
新時代,新徵程,全省各級社組織和全體社員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社中央和中共廣東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弘揚我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力爭“三好”、實現“四新”,貫徹黨派自身建設的三個文件精神,為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省級組織,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而努力奮鬥! [1]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專門委員會

參政議政委員會
科技委員會
教育委員會
醫藥衞生委員會
經濟委員會
農林委員會
環境資源委員會
政法委員會
聯絡委員會
婦女委員會
文化委員會
離退休委員會 [2]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現任領導

主任委員: 張少康
副主任委員:宋爾衞蔣宇揚王月琴(女)、陳國華王桂林王新明仇榮亮董美玲(女) [6]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歷任領導

主任委員: 張少康
副主任委員: 王 東、宋爾衞、蔣宇揚、黃驚雷(專職)、王月琴(女)、葉文才、陳國華 [3] 

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入選2018—2020年參政議政先進集體省級組織名單。 [4] 
2021年12月,被授予2021年度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二等獎。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