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乘務員理論

鎖定
乘務員理論的研究框架是環境、理論基礎、目標、職業
中文名
乘務員理論
外文名
Stewardship theory
拼    音
chéng wù yuán lǐ lùn
研究框架
環境、理論基礎、目標、職業

乘務員理論理論溯源

20世紀後期公司治理環境極大改善,社會追求和諧以及市場建設發展完善,帶動了經理人追求朝高層次化、社會化方向發展。經理人的利益取向與委託人趨於一致,經理人與委託人的利益衝突得到緩和。在這種背景下,乘務員理論重述經理人和委託人關係,這標誌公司治理理論有新發展。乘務員理論是萊克斯·唐納德(Lex Donaldson)和詹姆斯·戴維斯(James H.Davis)1989年在論文《CEO治理與股東報酬:代理理論或乘務員理論》中從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創造性地提出的新公司治理理論。1997年兩人再次合作,發表論文《基於乘務員理論管理説》。與委託代理理論不同,乘務員理論基本假設是經理人的行為動機與委託人利益一致。即從人性角度強調社會人的本性,認為信息不對稱形成的代理人和委託人關係並不總是對立的,存在目標和行為的和諧統一,因此委託人不能用控制和監管去約束代理人,而應採用和諧手段激勵代理人。乘務員理論考察信息不對稱環境下委託人和經理人的另外一種情景,即委託人(委託人)和乘務員(經理人)之間的關係。美國的乘務員概念應追溯到他們的英國先輩,作為一個社會歷史概念,當應用於會計領域時,不僅僅是單純意義的服務者,而且是具有社會屬性和法律屬性的社會人。因此在信息不對稱的情境下,經理人作為乘務員,有追求利益的動機,但是作為社會人,他有集體主義意識,有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需要,這兩種身份在“乘務員”這裏得到很好的融合。如果委託人能夠溝通和感知經理人的這種背景,那麼對經理人實施的治理機制的重點是給予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授權、更多的決斷力,而不是嚴格的控制和監督。

乘務員理論研究框架

乘務員理論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環境:信息不對稱,委託人與乘務員的合作博弈。第二,理論基礎:心理學、社會學及博弈論。第三,目標:激發乘務員組織運作最大化,滿足股東利益。因為經理人利益和委託人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經理人為組織的、集體的目標而工作,既滿足個人需要,又實現股東利益。第四,假設:經理人是社會人,選擇乘務員關係。乘務員發現合作比個人主義行為有更大效用,而且這些行為具有理性化。如果委託人發現,經理人動機符合基於乘務員理論的社會人理性,授權型公司治理機制就非常合適。因此,能被信任的乘務員自治既能達到乘務員利益最大化,又能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配備必要的資源以保證消除源於個人主義代理行為的組織行為,乘務員就能被激發採取和組織目標一致的行為。所以,委託人乘務員關係下,委託人採用嚴格的控制機制可能產生無效生產,因為他破壞了乘務員有組織的行為,降低了他的行為動機。

乘務員理論比較分析

(1)理論研究比較。從理論基礎研究,兩者都是在信息不對稱下展開的研究,而且都以委託人和經理人之間的關係為研究對象,實現的目標都是公司利益最大化,但是兩者選擇研究角度的差異,導致博弈方式存在差異。張維迎(2005)在《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中指出,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的主要區別在於人們的行為相互作用時,當事人能否達成—個具有約束力的協議(binding agreement)。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則是非合作博弈,即每個參與者都選擇自己的最優決策。而且,合作博弈強調的是團體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強調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公平(equality)。非合作博弈強調的是個人理性、個人最優決策,其結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無效率的。根據以上分析判斷,經濟學視角的委託人和經理人博弈是非合作博弈,心理學、社會學的委託人和經理人博弈是合作博弈。
(2)治理方法比較。從治理方法研究,基於經理人的不同假設和行為方式,代理理論下委託人厭惡風險,會採用嚴格組織控制、監督、激勵的方式約束代理人的利己主義、管理機會主義,以實現公司目標;而乘務員理論下委託人喜好風險,會採用授權、激勵的方式認同經理人的集體主義,以實現公司目標。
(3)心理機制比較。從心理機制研究,經理人的心理決定了行為方式。由於經理人的利益目標與委託人目標具有一致可能性,因此經理人的行為可能傾向個人主義和非合作,也可能傾向於集體主義和合作。對經理人需求動機的選擇,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問題。知人善用,當董事會聘任經理人時,必須根據委託人目標、公司的經營環境以及經理人的需求動機,如委託代理關係或乘務員關係,甄別和選聘心理動機及需求層次貼近的人才,適當授權與激勵。
(4)制度環境比較。從制度環境研究,不同傾向的委託人和經理人關係,管理制度設計的差異顯著,如下表分析。“有許多情況不僅是一種財富最大化行為,而是利他的和自我施加的約束,它們會根本改變人們實際作出選擇的結果”(諾斯,1994)。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約束個人的偏好和目的,所以公司制度的傾向性反映公司治理的文化氛圍、激勵方向和控制程度。但是“新制度經濟學關注利他主義,但是並沒有超越其功利主義本質”(呂中樓,2005),説明無論哪種委託人和經理人關係,公司制度都必須考慮經理人個人主義的背景,只有滿足了經理人的基本需求,才能激發其更高的價值觀,儘管其目標價值觀存在顯著的差異。(下表)從四個方面研究了兩種治理理論的差異性。然而,經理人目標、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並非一成不變,社會環境、文化知識、宗教信仰、道德觀念等時刻影響着經理人需求動機,使其呈現多樣性、跳躍性和調整性,“在複雜的公司治理實踐中,也許並不存在佔絕對優勢的理論,某一理論的優勢可能只是相對於具體的條件而言。因此,解決複雜的公司治理實踐問題關鍵是找到適合於理論的條件”(張輝華等,2005),經理人和委託人之間關係選擇遵循雙向選擇原則。所以公司治理及其管理的關鍵是委託人如何判定雙方關係,設計l合當的管理體制和激勵合同,以此整合經理人與委託人的目標。
委託代理理論和乘務員理論進行比較分析
-
委託代理理論
乘務員理論
1、理論研究
-
-
理論環境
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
理論基礎
經濟學
心理學、社會學
博弈方法
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
研究目標
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研究對象
委託人和經理人
委託人和經理人
2、治理方法
-
-
經理人角色
代理人
乘務員
“經濟人”,理性人,傾向利 己主義,個人主義者、機
“社會人”,理性“人”模型
人,利他主義者,具有集體主義精神、有組
會主義者,採取自利行為
織、值得信任
-
經理人激勵
代理人自身目標
委託人目標
經理人與委託人利益
利益分歧
協調一致
結構組織
監督、控制
促進、授權
委託人態度、看法
風險厭惡型
風險傾向型
委託人一經理人關係基礎
控制(不情願受到傷害)
信任(願意承擔後果,但易受攻擊)
委託人行為方式
控制經理人的自利行為
激勵經理人的集體主義,充分授權
3、心理機制
-
-
動機
更低的層次需求(生理上的、安全、經濟)、外在的
更高的層次需求(成長、成就、自我實現)、內在的
社會的對照
其他經理人
委託人
鑑別
低價值承擔義務
高價值承擔義務
動力
制度上的(強制性、酬勞)
個人的(行家、精神激勵)
4、制度環境
-
-
管理哲學、心理(理論)
控制導向(代理理論)
包容導向(乘務員)
風險導向
控制
信任
時間結構
短期任用
長期任用
目標
成本控制
運作能力增強
文化差異
個人主義、高權力差距
集體主義、低權力差距
低勞動力成本和高失業
高勞動力成本
-
粟用
成本和生產效率控制
通過自我控制實現效率、質量
穩定、確定(風險)環境
不穩定、不確定(風險)環境
-
如何處理增長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一般控制、更多的監管
培訓和授權經理人,崗位重設提供 更多的挑戰和激發因素
己主義,個人主義者、機
更多的挑戰和激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