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主動脈瓣替換術

鎖定
主動脈瓣替換術是先天性或後天性主動脈瓣病變,後者以風濕性最常見,造成主動脈瓣狹窄和/或關閉不全者,瓣膜損害嚴重而不能採用修復瓣膜手術時,應及時進行主動脈瓣替換術。 [1] 
中文名
主動脈瓣替換術
定    義
先天性或後天性主動脈瓣病變
術後治療
應用機械瓣膜者,術後應終生抗凝治療;應用生物瓣者,術後應用3~6個月抗凝治療
手術死亡率
2%~10%
手術在全麻體外循環下進行,取主動脈根部前壁斜橫行切口,切除病變的主動脈瓣,瓣緣應留2mm。選用口徑較大的人工瓣,如雙葉機械瓣或生物瓣,應用帶或不帶墊片的2-0雙頭無損傷針線作外翻褥式縫合,在左、右冠狀竇處的縫針應縫在冠狀動脈開口下方,在左、右冠狀竇交界處進針不應過深,以免損傷傳導束。置入人工瓣膜後,檢查瓣葉是否開關良好,有無堵塞冠狀動脈開口。若瓣環小者,可將人工瓣膜放置於瓣環上方,或採用多種方法擴大瓣環後,再置入人工瓣膜。應用機械瓣膜者,術後應終生抗凝治療;應用生物瓣者,術後應用3~6個月抗凝治療。手術死亡率為2%~10%。 [1] 
參考資料
  • 1.    朱家愷,黃潔夫、陳積聖 .外科學辭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