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河

(山東省中部渤海水系彌河的河流)

鎖定
丹河,山東省中部渤海萊州灣水系彌河的河流。古稱丹水,古稱丹水。《竹書紀年》説的“堯放丹朱于丹水”,即指此水。發源于山東省臨朐縣大紀山北麓,從北巖鄉西南部呂家莊入昌樂境,北流 [1]  ,由紀台鄉張家樓子村人壽光境,流經紀台、田馬、稻田、寒橋、留呂、上口、五台、侯鎮8處鄉鎮,尾閭於濰城區(原濰縣)邊界入彌河,注入渤海。全長41公里,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為一季節性間歇河,除雨季外基本常年乾涸。洪水期流量為28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大丹河、小丹河、堯河、范家溝、官莊溝等。 [5] 
丹河原河道狹窄,底高岸陡,屬一地上河,每遇山洪暴發,水勢湍急,容易決口,是境內一條害河。建國後,對該河及其支流堯河、康河統一治理,新挖河道,舊堯河、康河道已不復存在。上游建有荊山、南郝等水庫用於灌溉。 [5] 
中文名
丹河
外文名
danhe
別    名
丹水
所屬水系
山東省中部渤海水系
地理位置
山東省中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臨朐、昌樂、壽光、濰城區
發源地
山東省臨朐縣大紀山北麓 [1] 
主要支流
大丹河、小丹河、堯河、范家溝、官莊溝
河    長
41 km
流域面積
203 km²
河    口
濰城區(原濰縣)邊界侯鎮

丹河幹流概況

丹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丹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源於紀山北麓,
丹河,由大丹河、小丹河匯流而成。發源於臨朐縣大紀山北麓(一説昌樂縣堯溝鎮常莊 [1]  ),臨朐縣縣內段長7公里,從桲林鄉崔家崖頭村北入昌樂境。 [8]  從北巖鄉西南部呂家莊入昌樂境,北流,經北巖、南郝、昌樂、堯溝等地,入壽光。縣內段長22公里,流域面積92.7平方公里(一説335.8平方公里 [1]  )。河寬100~200米,河道沖刷切割較深,一般4~6米,兩岸呈垂直壁岸。 [1] 
丹河由紀台鄉張家樓子村入壽光境,流經紀台、田馬、稻田、寒橋、留呂、上口、五台、侯鎮8處鄉鎮,匯入堯河、范家溝、官莊溝等支流,尾閭於壽濰(原濰城區(原濰縣))邊界入彌河,注入渤海。全長41公里,河槽平均寬40米,入境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 [5] 
丹河昌樂縣荊山水庫下游一段 丹河昌樂縣荊山水庫下游一段
丹河(大丹河)昌樂南郝水庫下游一段 丹河(大丹河)昌樂南郝水庫下游一段
丹河昌樂縣城郊區一段 丹河昌樂縣城郊區一段
丹河壽光縣南部一段 丹河壽光縣南部一段
丹河在壽光侯鎮與濰城區(原濰縣)邊界匯入彌河(新彌河) 丹河在壽光侯鎮與濰城區(原濰縣)邊界匯入彌河(新彌河)
丹河壽光市下游段2 丹河壽光市下游段2
丹河壽光市下游段2 丹河壽光市下游段2

丹河水文特徵

丹河為一季節性間歇河,除雨季外基本常年乾涸。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35萬方。 [1]  洪水期流量為28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21:01米。原河道狹窄,底高岸陡,屬一地上河,每遇山洪暴發,水勢湍急,容易決口,是境內一條害河。建國後,對該河及其支流堯河、康河統一治理,新挖河道,舊堯河、康河道已不復存在。 [5] 

丹河主要支流

大丹河,發源於臨朐縣大紀山,昌樂縣縣內長度22(公里),臨朐縣縣內長度8.5公里,昌樂縣縣內流域面積92.7平方公里,臨朐縣縣內流域面積3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22萬立方米。 [1] 
楊家河,發源於昌樂縣喬官鎮豹山昌樂縣縣內長度8(公里)昌樂縣縣內流域面積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36萬立方米。 [1] 
南巖河,發源於昌樂縣畢都鄉響水崖子,昌樂縣縣內長度8公里,昌樂縣縣內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24萬立方米。 [1] 
支流小丹河昌樂城郊區一段 支流小丹河昌樂城郊區一段
小丹河,發源於喬官鎮黃山北麓田家泉村,流域面積63.2平方公里,河道全長22.5公里,沿途串聯南寨水庫、黃埠水庫、崔家莊水庫、西河水庫等水庫,在309國道南700米匯入彌河一級支流大丹河;流域內農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為主,經濟作物有蔬菜大棚,山區坡地植有梨樹、蘋果、桃等果樹。 [9]  昌樂縣縣內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868萬立方米。 [1] 
堯河,發源於臨朐縣包家河南山,昌樂縣縣內長度15(公里),昌樂縣縣內流域面積14.4(平方公里),臨朐縣縣內縣內流域面積38.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536萬立方米。 [1] 
崔家河,是壽光縣東部與濰城區(原濰縣)西北部的排澇河道,幹流自郭營、斟灌兩溝匯口處至濰城區(原濰縣)韓家廟子,長23公里,北流入丹河。縣境東部有四條支流,賴以排除稻田、王望和留呂、五台、侯鎮5鄉鎮丹河以東的澇水。 [6] 

丹河治理開發

丹河河道治理

  • 幹流治理
1954年治堯河開始,到1985年,治理丹河水系8段次,完成工程量95.1萬立方米,用工53.1萬個。 [2] 
上游河段治理。1954年4月,治理南起田馬鄉孟家橋村西,北至稻田村西濰高公路一段,開挖分洪河道5公里,分洪流量為200立方米/秒,並在分洪河道上修建排水涵洞17座,使上游來水經分洪道泄入康、堯二河。 [6] 
1965年6月,廢除田馬公社孟家橋村至五台公社李家橋村一段老河道,使丹河上游來水入丹河分洪道,康、堯二河下游成為丹河的主河道。此次改道工程,國家投資1.8萬元。1978年春,將紀台公社苑家村至濰高公路段丹河故道堵截,新拓寬20米、長12公里的河道泄洪,沿河建排水涵洞9座。在丹河支流堯河上游新建河道5公里,西起於家橋南,東至桂家村東丹河故道。自此,於家橋以下康、堯河故道皆廢。兩河改道歷時20天,動用民工4.1萬名,國家投資32.3萬元。 [6] 
中游河段治理。1974年春,南起濰高公路,北至侯鎮公社馬家村西,對河道裁彎取直,疏浚河槽,河底寬10~15米,培修堤防,堤頂寬3米,計長19.8公里,國家投資18.1萬元。 [6] 
下游河段治理。1964年7月對侯鎮公社馬家村西,北至彌河一段河道,進行疏浚和堤防培修,長19.8公里,當年因陰雨河水暴漲未完工。翌年春,全部竣工,國家投資3.94萬元。1966年4月,自孟家橋村西丹河改道處,沿分洪河道向下至李家橋村北,培修兩岸河堤,頂寬3米,計長25公里,國家投資4.6萬元。1972年春,為解決下游地區防洪、排澇、改鹼及羣眾用水等問題,國家投資31.7萬元,對丹河下游進行綜合治理,開挖丹河分流河道。南起侯鎮公社馬家村西,向北經東南嶺、神樹坡村西,在北宋嶺村北入彌河,全長12.9公里,河底寬10~15米,深2~2.5米,分洪流量為43.8立方米/秒,並在分洪口建閘控制分洪流量。建國以來,丹河治理7次,治理長度達237公里,國家共投資92.44萬元,完成土石方424.3萬立方米,用工日193.2萬個。 [6] 
  • 支流治理
崔家河原河無正規河道,靠台田溝串通排水,狹窄彎曲,蒲草叢生,泄水能力低,每當雨季,兩縣邊界則雨澇成災,羣眾多因排水引起爭端。1964年12月,昌濰地區水利建設指揮部制定了崔家河治理工程設計方案;幹流治理按5年一遇排澇標準挖河,支流治理按3年一遇排澇標準挖河。1965年壽光縣承擔並完成了上游郭營溝、斟灌溝、蘆窪溝、挑河子的挖河治理任務。四條支流縣境內總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55.2萬立方米,用工日23.7萬個,投資8.19萬元。工程完成後,兩縣邊界地區澇災根除,羣眾再無排水糾紛。 [6] 

丹河蓄水工程

荊山水庫 荊山水庫
荊山水庫,位於昌樂縣北巖鄉西部大丹河上,總庫容134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70萬立方米,水庫以上幹流長8.5公里,流域面積36平方公里,流域內年平均降水量710毫米,年平均來水量720萬立方米,1966年11月開始興建,北巖、南郝兩公社出民工7000人(春節後由城關、朱劉、堯溝、南郝、五圖、喬官、北巖7社出7000名壯勞力),1967年5月大壩合龍攔洪。後經歷年續建,加固,樞紐工程完善起來。至1982年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00.94萬立方米,羣眾投工116.03萬個,國家投資85萬元。遷移殷家窪(全部)、蒼山(部分)、呂家莊(部分)、鄒家莊(部分)4個自然村,980人,國家撥專項款6.7萬元幫助移民建成新村。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放水洞、溢洪道3項。已發揮灌溉、防洪、養魚三方面的效益。原設計灌溉面積2.03萬畝,1969—1971年開發東、西2乾渠,配套面積達1.26萬畝。1982年核定有效灌溉面積為8800畝。從1970年首灌至1985年,已灌溉15年,年平均澆地1萬畝。削減洪峯32%,保護範圍是北巖鄉、南郝鄉及膠濟鐵路。荊山水庫管理所在壩後建魚苗池32畝,利用庫面525畝放養成魚,1972年產1萬斤。 [3] 
南郝水庫 南郝水庫
南郝水庫,荊山水庫下游大丹河上,昌樂五圖街道,在總庫容35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2萬立方米。
小丹河上的南寨水庫 小丹河上的南寨水庫
南寨水庫,原名岳家河水庫,現又稱九龍湖,位於濰坊市昌樂縣城南6公里,五圖街辦南寨村南,彌河支流小丹河K10+700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為25.5平方公里。南寨水庫原為小(1)型水庫,於1958年10月開工建設,1959年1月建成。2015年南寨水庫擴建工程開工建設,2018年6月正式下閘蓄水。擴建後,南寨水庫規模為中型,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築物大壩、溢洪閘、放水洞、取水泵站級別為3級,次要建築物為4級。水庫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總庫容103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820萬立方米,死庫容66萬立方米。水庫的首要任務是城市供水,兼顧防洪、生態補水,8可為昌樂城區日供水1.77萬立方米,年供水646萬立方米,城市供水保證率為90%,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為624萬立方米。水庫大壩大壩為均質壩,全長1285米。 [9-10] 

丹河灌溉工程

荊山水庫灌區,原設計灌溉面積2.03萬畝,1982年核定為1.26萬畝。位於北巖鄉西北部及南郝鄉西南部,控制範圍20平方公里,受益區有25個自然村,1萬口人。1969—1970年建成乾渠2條,長8公里;支渠10條,長16.5公里;斗渠45條,長33.4公里;農渠158條,長56.5公里。渠系建築物1170座,共完成工程量21萬立方米,投工18.6萬個,投資35萬元,其中國家資金24萬元,羣眾集資11萬元,1970年始灌,年澆地1萬畝。 [4] 
丹河分流引水提水工程,位於丹河下游。1972年建成,主要受益單位是侯鎮的挑溝子、北寨、地溝等42個村,可灌面積4.72萬畝,灌排均宜。整個工程由引水樞紐、丹河分流、引丹干渠以及排灌兩用溝等部分組成。引水樞紐包括丹河攔河閘、分流進水閘和引丹干渠進水閘3項。分流進水閘,設閘門5孔,孔寬2米,用5噸啓閉機控制。在分流口東側建丹河攔河閘,設閘門7孔,孔寬2米,上面附設5米寬生產橋。1974年10月動工,年底完工。丹河分流呈南北向,分流口位於侯鎮馬家村西北,向北至宋家嶺村北入彌河,全長12.9公里。1972年3月動工,4月完工。引丹干渠,全長5.5公里,送水能力2立方米/秒,但未能配套。沿分流在北寨村東北建有固定式揚水站1座,揚水能力0.8立方米/秒。分流引水時,沿兩岸村隊可安機提水灌田。引丹干渠未能配套。灌排兩用溝5支,東西向2支,南北向3支,總長32.5公里;1971年10月動工,11月完工。全部工程完成土方219.24萬立方米,用工日60.7萬個。總投資13.07萬元。  1972~1979年,沿分流兩岸村莊提水灌田,糧食產量增加。惜因缺乏完整通盤設計,未形成灌區。 [7] 
丹河楊營灌區引水工程,該灌區位於稻田鎮楊營村北老丹河兩岸,利用老丹河中游河底高於兩岸地面的條件在河上建壩引水,用以灌溉農田,系本縣有史以來最早的有控制的自流灌區。整個灌區東西寬3.5公里,南北長8.3公里。灌區內有東西2條幹渠,呈南北走向,支渠11條,呈東西走向。灌區樞紐由攔河溢流壩和東西穿堤引水閘組成。  1956年3月,動工興建灌區樞紐、渠系建築物及渠系土方工程,同年6月全部竣工。共計完成土方18.28萬立方米,砌石0.84萬立方米,用工日8.56萬個,投資11萬元。灌區建成,當年即獲效益,1957~1960年曾用於灌田。隨着丹河上游水庫、閘、壩等攔蓄工程的修建,水源絕而灌區廢。 [7] 
青邱揚水站及灌區,位於紀台鄉青邱以南。受益面積西起周家莊以東,東至青邱,南始寨子村,北至張家廟子一帶。涉及20個自然村。整個工程包括青邱水庫溢流壩、青邱揚水站和灌區三部分。溢流壩系三合土芯牆砌石壩,建於青邱村南。1979年11月動工。翌年,相繼完成土方、28米高程以下壩基砌石灰土和下游海漫,及消力池大部分砌石工程。1980年6月,降雨量多,丹河水勢大,工地上游雖抓緊圍堰排水,仍無濟於事。後因水漫工地,被迫停工。至1982年10月再次施工,1983年5月完工。共完成土石方9.1萬立方米,用工日10.6萬個,國家投資36.5萬餘元,社隊自籌資金28萬餘元。揚水站建於青邱村西南角,在溢流壩上游丹河左岸,有機房3間,分上下兩層,計劃配套135馬力柴油機2台,設計揚程8.6米,提水流量0.8立方米/秒。從揚水站向北修石渠700米,至青邱村西北角東西生產路止。配套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2萬立方米,用工日9000多個,國家撥款9.6萬元。建成後,因連年天旱雨稀,蓄水有限,無效益。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