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丹(拼音:dā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2-3] 指事字,其古字形像採丹井或盤子一類容器,中間一點像丹藥在其中。丹的本義指硃砂,古時常用硃砂作繪畫顏料,也可入藥。硃砂是紅色的,故引申為硃紅色。因道家煉藥多用硃砂,所以引申出道家煉製出的藥物一義。
中文名
拼    音
dān
部    首
丿、丶 [4] 
五    筆
MYD [5] 
倉    頡
BY [5] 
鄭    碼
QSVV [5] 
筆    順
撇、橫折鈎、點、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155) [1] 
平水韻
上平十四寒 [6] 
注音字母
ㄉㄢ
筆畫數
1+3
筆順編號
3541
造字法
指事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4E39
四角碼
7744₀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5]
指事字。丹是一種紅土礦物,雙名丹砂,俗名硃砂。形狀像土,不能依照其形造字。丹砂要開採出來才可使用,就要從開礦的角度造字。所以有學者認為“丹”字甲骨文外部為礦井形,字形中間的點畫,表示硃砂。也有學者指出“丹”字甲骨文外部與“”字有區別,不像井形。古人往往用竹筒盛放物品,“丹”字外形正像竹筒的剖面形,兩邊像竹筒壁,中間的“=”形代表竹節,合起來就是一個竹筒形。
“丹”字從殷商甲骨文至小篆沒有明顯變化,兩條橫線夾在兩條豎線間,豎線上下都長出於橫線。至秦簡,豎線高出部分已不明顯,與頂橫近於平齊。《説文解字》還收了一個“丹”字的古文作圖A,可能是“丹”字被加上了一些裝飾性的符號。漢隸發展為頂橫右端折轉向下,連接右豎而成為一筆,寫作圖7,《説文》古文(圖4)與此形顛倒相對,變化道理近似,只是變化在底部。後來居下位的長橫又向兩邊延伸,穿透左右豎線,全字演變成“丹”形。楷書把內部短畫或橫點變作斜點。 [2]  [7-8] 
從“丹”字的結構看,古人很早就認識了丹砂,並把它採回來盛在容器中備用。道家把用硃砂煉成的藥叫“丹”,後來人們把依藥方煉製成的顆粒狀或粉末狀成藥也叫“丹”,如解暑用的人丹就是。
丹砂是赤色的,因此引申出“赤色的”這樣的意義。如宋代蔡襄《荔枝譜》七:“綠核頗類江綠,色丹而小。”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用硃筆在鐵上書寫,叫丹書鐵券。過去,皇宮皆漆成紅色,所以皇宮又叫丹宮,宮殿的台階叫丹除,皇帝用的車輦叫丹輦,皇帝居住的地方叫丹禁,這裏的丹都指紅色。丹也指染成紅色。如《後漢書·公孫瓚傳》:“死者數萬,流血丹水。”
丹是紅色,又用為赤誠義。如南宋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丹心是赤誠之心。 [8]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丹砂;即硃砂,也叫辰砂、赤丹。
cinnabar
《尚書·禹貢》:“礪砥砮丹。”孔穎達疏:“丹者,丹砂。”
左思《吳都賦》:“赬丹明璣。”
丹鉛;丹青;丹礫
道家煉丹藥多用硃砂,所以煉成的丹藥也叫丹。

晉·葛洪《抱朴子·金丹》:“九轉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明·唐寅《題畫》詩:“腰間小榼藏何物,九轉芙蓉一顆丹。”
金丹;仙丹;煉丹
依成方配成的中藥,多為顆粒狀或粉末狀。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四四:“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
丹方;靈丹妙藥
指不同色澤的美石。

《山海經·大荒西經》:“白木琅玕,白丹青丹。”

(Dān) 姓氏用字,參看“丹姓”。



形容詞
顏色像硃砂的;紅色。
red
《儀禮·鄉射禮》:“凡畫者丹質。”鄭玄注:“丹淺於赤。”
三國·傅玄《筆賦》:“嘉竹翠色,彤管含丹。”
丹桂;丹楓;丹頂鶴
赤誠的。
hearted
明·張居正《答翰學陳玉壘》:“然於不穀惓惓許國之丹,則可謂獨觀其深矣。”
宋·文天祥 《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
指南方。古代五行説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屬火,火色丹,故稱。
southern
雲笈七籤》卷六三:“丹者,南方之異名。”

動詞
塗染成紅色。
redden
《春秋·莊公二十三年》:“丹桓宮楹。”
漢·揚雄《解嘲》:“紆青拕紫,朱丹其轂。”

連詞
用同“”。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表示較大的數位後有較小的數位。

《宣和遺事》前集:“帝(隋煬帝)用麻胡為帥,起天下百萬民夫,開一千丹八里汴河 。”

[9-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五】【丹部】都寒切(dān)
巴越之赤石也。象採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從丹。
𠁿,古文丹。
㣋,亦古文丹。 [11] 

説文解字注

“巴越之赤石也”注: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謂巴也。《吳都賦》:赬丹明璣。謂越也。丹者,石之精,故凡藥物之精者曰丹。
“象採丹井”注:謂□也。採丹之井,史記所謂丹穴也。蜀、吳二都賦注皆雲:出山中,有穴。
"丶象丹形"注:都寒切,十四部。
"㣋,亦古文丹"注:按,此似是古文彤。 [12] 
〖註釋〗①巴郡:今四川東部地區及重慶市一帶。②南越:今廣東廣西一帶。

廣韻

都寒切,平寒端 ‖丹聲元1部(dān)
丹,赤也。《説文》曰:“巴越之赤石也。”亦州名,春秋時白翟所居,後魏置汾州,廢帝三年以河東汾州同,乃改為丹州。亦姓,晉有大夫丹木,出《風俗通》。
【註釋】①丹木:《左傳·閔公二年》作“先丹木”。 [13]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丶部】 丹;部外筆畫:3
古文:𠁿、㣋、𠕑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正韻》都艱切,竝音單。赤色丹砂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山海經》:丹以赤為主,黑白皆丹之類。陶弘景曰:即硃砂也。
又道家以烹鼎金石為外丹,吐故納新為內丹。《黃庭經》:九轉八瓊丹。注:八者:硃砂,雄黃,空青,硫黃,雲母,戎鹽,硝石,雌黃也。
又《博物志》:和氣相感,則陵出黑丹。仁主壽昌,民延壽命,天下太平。
又以硃色塗物曰丹。揚雄《解嘲》:朱丹其轂。
又容美曰渥丹。《詩·秦風》:顏如渥丹。
又赤心無偽曰丹。謝朓詩:既秉丹石心,寧流素絲涕。
又姓。漢丹玉,宋丹山,明丹衷。
又丹陽,郡名。漢武帝改鄣郡為丹陽郡。晉武帝分立宣城,毗陵二郡。
又州名。本赤翟地,元魏置汾州,後改丹州。
又崔豹《古今注》:丹徼,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為南方之極也。
又丹丹,國名。見《南史》。
又《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
又竊丹,鳥名。為九鳳之一。
又牡丹,花名。《本草》:一名鼠姑。
又木丹,梔子花別名。紫丹,茈草別名。
又葉都懸切,音顛。陸機《羅敷歌》: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軿軒。清川含藻景,高岸被華丹。
《説文》:丹巴,越赤石。外象丹井,中象丹形,青、彤、雘等字從此。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5]

書寫提示

“丹”字書寫演示 “丹”字書寫演示
上下窄,中間寬。撇和㇆(橫折鈎)的豎鈎段分寫在豎中線左右,撇尖和鈎底持平。第三筆橫在橫中線,末筆點在橫筆上方豎中線。 [4]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ɑn
王力系統
t
an
董同系統
t
ɑn
周法高系統
t
an
李方桂系統
t
an
西漢



東漢





an


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寒桓刪

ɑn
北魏後期北齊
寒桓刪

ɑn
齊梁陳北周隋
寒桓

ɑn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
ɑn
擬音/王力系統

t
ɑn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ɑn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ɑn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ân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ɑn
[15]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都寒切
tɑn
集韻
平聲
上平二十五寒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多寒切
tɑn
禮部韻略


平聲





多寒切

增韻


平聲





多寒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寒山

開口呼

全清

tan
中州音韻


平聲
寒山





多闡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刪


全清
都艱切
tan
[1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an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æ̃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æ̃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a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a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æ̃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iæ̃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æ̃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ᴇ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ta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a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æ̃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an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a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an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an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an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aŋ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a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uɪ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4]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48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621
  •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60
  • 5.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9]
  • 6.    平水韻 十四寒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04]
  • 7.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323
  • 8.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09-110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252
  • 10.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1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678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83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4-04]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21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04]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