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間茯蕨

鎖定
中間茯蕨(Leptogramma intermedia Ching ex Yi H. Chang & L. Y. Kuo),金星蕨族植物。產福建(建陽、祟安、武夷山)、浙江(淳安、桐廬、遂昌、龍泉、慶元、文成、泰順)。生林下或溝邊濕地,海拔400-1100米。
中文名
中間茯蕨
拉丁學名
Leptogramma intermedia Ching ex Yi H. Chang & L. Y. Kuo [2]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金星蕨科
茯蕨屬
中間茯蕨
分佈區域
福建、浙江

中間茯蕨形態特徵

植株高30釐米以上。根狀莖短而直立,連同葉柄基部疏被紅棕色、披針形有毛的鱗片和密被針狀長毛。葉簇生;葉柄長20-35釐米,疏被鱗片和針狀長毛;葉片三角狀卵形,長15-30釐米,基部最寬,戟形,寬12-20釐米,先端漸尖併為深羽裂,一回羽狀;羽片15-18對,互生,近平展,無柄,彼此接近,下部的相距3-2.5釐米,基部一對最大,長6-10釐米,寬1.5-2釐米,平展,披針形,呈鐮刀狀,漸尖頭,基部下側呈楔形,上側平截,羽裂深略過1/2;裂片12-15對,卵狀三角形,圓頭,全緣,長約5-7毫米,寬5毫米;自第二對起向上羽片突然縮短,長約5釐米,寬約1.5釐米,平展,下部1-2對分離,其上各對多少與葉軸合生,披針形,漸尖頭,基部平截,對稱,彎向上,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以上,其上側一脈伸達缺刻,下側一條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草質,幹後褐綠色,上面佈滿伏生的針狀長毛,下面沿主脈也有灰白色針狀毛,葉軸上有開展的針狀長毛。孢子囊羣線形,沿小脈下部着生,每裂片3-4對,彼此分離。孢子囊體近頂處有3-6根長毛。 [1] 

中間茯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1100米的林下或溝邊濕地。

中間茯蕨分佈範圍

產自福建(建陽、祟安、武夷山)、浙江(淳安、桐廬、遂昌、龍泉、慶元、文成、泰順)。
中間茯蕨線稿圖 中間茯蕨線稿圖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