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觀學派

鎖定
中觀學派是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別之一。中國傳統稱為空宗。因宣揚龍樹的中道而得名。中觀理論最早的闡述者和奠基人是2~3世紀的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但作為一個學派,則出現於6世紀的大乘佛教末期。
中文名
中觀學派
類    型
大乘佛教

中觀學派理論基礎

中觀理論基於佛,佛正確認知法界。

中觀學派派別分立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
6世紀佛護作《中論注》,清辨作《般若燈論釋》,與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思潮唯識論開展了“空有之爭”後,大乘佛教才開始分出中觀派和瑜伽行派。佛護和清辨雖然都標榜弘揚龍樹、提婆的中觀,但他們對空性的認識和論證方法都各自不同。因之中觀派分成應成派(歸謬論證派)和自續派(獨立論證派)兩派。
應成派的佛護繼承龍樹、提婆破而不立的傳統,認為龍樹的空“是遮非表”。所謂“是遮”,指從各個方面指摘論敵所説的矛盾性,證明其不能成立,從而否定一切實有自性。“非表”是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積極的主張,不肯定任何規定性的存在。在他們看來,不但對空有,而且對空的認識本身也要加以排除(“非唯空有,亦復空空”)。但自續派的清辨等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對空性要用因明的推論形式(比量)積極地加以表述,空不是意味着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禪思中能夠達到的一種最高境界。
應成派的後繼者有月稱和寂天。他們進一步發揮了佛護的“以破顯空”的思想。此派至11世紀初在印度中斷。但經阿底峽傳入西藏,復經宗喀巴的提倡。在藏地繼續得到發展。自續派的後繼者有難誓、室利笈多、闍那迦波、寂護、蓮花戒、解脱軍和師子賢等。公元7~8世紀以後,隨着密教的傳播,大乘兩個學派開始融合,形成中觀瑜伽行派。寂護是這個學派的創建者,著有《攝真實》等。他堅持自續派的獨立論證路線,並受到法稱因明學中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影響,認為外界的一切存在雖然都是識的流轉和顯現,但從終極意義(勝義)上看則不過是“寂滅戲論”或“畢竟空”。蓮花戒對寂護的《攝真實》作了細注,著有《修習次序》,進一步把唯識學説引入中觀派中去,提出了“無相唯識説”。師子賢著有《八千頌般若解説·現觀莊嚴明》,用般若思想貫通了中觀和瑜伽兩派理論。他們的思想傳入藏地後對顯教的各派有重要影響。

中觀學派發展傳播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
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在5世紀經鳩摩羅什傳譯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其著名的代表有僧肇、僧詮、法朗、吉藏等。另外,龍樹的中觀學説也是中國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的立論依據。吉藏的弟子慧灌把三論宗傳至朝鮮、日本,在日本奈良時期一度很流行。(黃心川,轉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説到中觀派,就不能不提到龍樹,他是中觀學派的創立者,這是漢藏兩地公認的。
據《百論序疏》,説他生於佛滅度後五百三十年,在公元二世紀左右。龍樹生來天聰奇悟,事不再告,孩童時代就能背誦四韋陀典,稍長盡知世間一切學問,認為不過如此,便縱情慾樂,遂遭困苦,因悟欲為苦本。乃往僧團出家學佛,九十日中,讀盡《阿含》等三藏教典。後北遊至大雪山深處,遇一老比丘授以摩訶衍經,讀誦受持,甚大歡喜,猶未滿足,廣事尋求,亦未有所得,有大龍菩薩,見其如此,起同情心,便接入龍宮,開七寶藏,以方等深經與之,任其閲讀,通練甚多,其心深入體得實利,證無生忍,二忍具足。後出龍宮,得諸經一箱。
於是龍樹菩薩,造《中觀論頌》等論,遍破小乘各部偏見,直顯大乘一實相印,總攝大小乘教義,統一於中觀法門。自此以後,大乘佛教,如日麗中天,大顯於世。龍樹遊遍天竺各國,尋訪摩訶衍經,外破異道,內攘小乘,所向披靡,無有敢與抗言者。以後回到南天憍薩羅國,得到引正王的信奉,廣著諸論,專事弘揚,時有千部論主之稱。晚年又去憍薩羅國東南,吉祥山居住多年。有一小乘法師,見龍樹高明,常懷嫉忿。菩薩所作已辦,將離卻此土,問法師言:汝願我久住世否?小乘師言:我實不願。龍樹聞言,遂退入閒室,經日不出,弟子開門視之,已蟬蜕而去。
龍樹一生,著作頗豐,著有《中觀論》、《十二門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回諍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和《菩提資糧論》等。
他所創立的學派因龍樹菩薩的《中觀論頌》而得名“中觀”,《中觀論頌》簡稱《中論》,是中觀學派最根本的抉擇深理的論典之一。《中論》從緣起性空入手,以“一切法空”為了義,遍破迷執,這也是中觀學派的根本思想:
(中論 觀四諦品)
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 一切則不成
眾因緣生法 我説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中觀思想,就是一切法空,無有實法,只有假名。這就是“真空俗有”。這個學派認為:一切的有無、生滅、來去僅僅是在俗諦假名上成立,而究其根本,一切法了無自性,更説不上什麼有無、生滅、來去的種種分別。所以《中論》開篇直標八不: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説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説中第一
繼承中觀思想的,就是提婆菩薩(公元一七〇 -二七〇 年),他是龍樹菩薩的學生,斯里蘭卡人,與龍樹菩薩一同宏揚中觀思想。其重要的論著《百論》,以「破而不立」的立場,破除眾生的愛染與執見。另有傳為提婆所撰之中觀核心之《百字論》然其漢譯不佳。

中觀學派重要書籍

龍樹:《中觀論》(漢譯本並有青目之疏)、《十二門論》、《七十空性論》、《六十如理論》、《回諍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和《菩提資糧論》
提婆:《百論》、《百字論》
佛護:《中論注》
清辯:《中觀心論》、《大乘掌珍論》
月稱:《入中論》、《五藴論》、《明句論》
以及歸入龍樹名下的《無畏論》

中觀學派相關理論

中觀學派是以龍樹大師的《中論》為基礎,並致力於宣揚空觀的學派。它認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獲得之認識,皆屬於戲論的範疇,稱之為俗諦;唯有依照佛理而直覺現觀,擯棄一切錯覺和妄執,方能證得諸法的真實相,是為真諦。從俗諦而言,是因緣所生法,一切皆有;由真諦而言,一切皆無自性,屬畢竟空。然而,世俗有離不開畢竟空,畢竟空離不開世俗有。世俗有即畢竟空,有即空,空即有,真俗二而不二,不著有無二邊,是為中觀。以空觀思想為理論基礎,分析運動、變化的諸多要素,以及這些要素之間的相因相待、對立統一的辨證關係,以明無所得正觀,稱為中觀學派的運動觀。
中觀的空與絕對
中觀學派的「空性」是由否定經驗實體而顯現的,可以把它解説為「緣起」、在哲學上的名稱是「絕對」。而對於「空性」修行的達成,是可藉由瑜伽修行的經驗來體證的。
吾人若依龍樹「中觀」第二十四品第九頌:「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應成學派(即月稱論師此係的中觀思想)則高談為「第一義繫世俗之絕對否定」(Absolutenegation);而所謂「絕對否定」意指未具反命題(Counterthesis)的否定。總之,中觀辯證法是「思惟分別」的否定,亦是「絕對」的直覺證悟的智慧(空慧);而就勘破煩惱而言,「絕對」它即是涅盤(空)的解脱。
綜和言之中觀學派認為,唯有超越了世俗世界(透過名言所理解的世界),才有絕對的世界。假如絕對能夠顯現人間,那要在開悟的佛陀才可能。佛陀是得到了與吾人日常的言語活動所不同的智慧而體會了絕對的。然而,為了要成佛,人們是要依照階次來實行瑜伽等宗教實踐,才能達成的。這也是月稱在《入中論》,他描述修行人依修道的階梯,以近於佛陀境界的情形,並強調着宗教實踐的重要性。
中觀學派的神秘經驗
中觀學派的「神秘經驗」不同於一般宗教,或通靈者,想象鬼、神,而冥思做為目標、對象的體驗,是有極端的不同。中觀的「神秘經驗」是不平常的,即是,對於前面已提到的「空性、絕對」的特性,絕對沒有「存在」、「不存在」;「有」、「無」等的相對性觀念參雜着。因現實的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差別現象界,是主客觀對立的二元世界。有了對立,便有煩惱與迷妄。所以藉瑜伽的實踐,可以轉變成一元的世界時,自己和世界就清淨起來,這就是「心淨則國土淨」的境界。所以,唯有藉着解、行並重的修行,才能達到此無來、無去的「空性」、「涅盤」境地。
中觀學派的運動觀
中觀學派關於運動、變化的論述極為廣博,其中尤以龍樹大師的《中論》中第二品《觀去來品》最有系統。其以“去來”解釋宇宙萬物的運動和變化,對運動的屬性和緣起性,以及運動與靜止的關係等,進行了全面的深入研究。雖然它是兩千年前的古老學説,而與當今的現代運動理念相比較,也毫不遜色。因而,我以《中論觀去來品》為中心,來闡釋中觀學派的運動觀。
中觀學派運用緣起性空的理念,針對一切妄執,給予無情的批駁,可謂破而不立(即否定性的思維模式)。本文擬從俗有的角度,對中觀學派的運動觀作陳述式的闡發,通過對運動的分析,進而認為“法”本為眾生迷情而設施(設施假),有一定針對性,如應病予藥,故以目的論來闡釋中觀學派的運動觀。
《觀去來品》是龍樹大師的《中論》的第二品。因為它有破邪顯正的功用,所以又叫《破去來品》。所謂去來,即宇宙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一種相狀,是八種倒見的末二位。所謂八倒,即生滅、常斷、一異、來去。我人因執迷於世間表相的幻境中,認虛為實,認假成真,以錯誤的主觀我見,把宇宙萬物強行劃分為二元的世界。這八種倒見只是相對世界觀的大致,它代表着一切相待和矛盾的認識觀,故中論列出大概,一一破除它。
本品可分為三門:一、三時門。二、同異門。三、定不定門。三時門中,又有以時間分類的觀去、觀發、觀住三門。去,是運動的具體過程;發,是從靜到動的那一剎那,或最原初的運動;住,便是與運動相對的靜止。發是由靜極而動,去是即靜之動,住是由動而靜。三者互為因果,動靜相待,由動而靜,由靜而動,動靜無礙,即是不違性空的無常。同異門是論述運動諸緣的協調統一與差別的,如去者、去法、去處等的區別與它們的辯證關係。定不定門破執定執有,對運動諸要素的誰為第一性、誰為決定的存在、誰為非決定的存在、或亦定亦不定的存在等論調,都給予了嚴厲的破斥。因此,若定要執動或執靜,乃至去者、去法、去處等,都不是無所得中道正觀的見解,從而一一予以否定。甚而包括不定的相對主義,以及對“什麼都要破”等的執著,都在破除之例了。
中觀學派的運動觀,通過對運動的剖析,以及對運動諸要素的區別與統一的辯解,對運動要素誰為第一性的分析,和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係等論題的討論,得出了運動的普遍聯繫規律。指出運動諸緣是對立統一的,是沒有自性的,是空無所有的。並以這種緣生的運動觀,去除人們心中深沉的關於動靜等妄想與執著,以使人們更深入地認識宇宙的本體,達到認知我人的本來面目——覺性的目的,以啓迪人生智慧,趣向不二法門,成就人生之終極價值。
中觀學派的運動觀對動的破斥,並不是為否定而否定,而是為了破除我們心中的錯誤見解——對法的妄執,為了説明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真相,為了讓人們在無常的變遷中,把握生命的當下時光,從因地上下手,去發掘有情界的生命潛能,使之現實化,完成圓滿無暇的人格或崇高的道德品質。
中觀學派的這種普遍聯繫律的運動觀,現代物理學已證實了它的正確性。1905年愛因斯坦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從理論上揭示了宇宙的相對性,發現了時間間隔和空間距離均與觀察者的運動速度有關,從而得到了有關時間和物質運動不可分離性的數學表述。德國數學家閔可夫斯基發展了相對論的數學理論,他引入虛座標u=ict,代替通常的時間t,使時間座標與空間座標在洛倫茲羣中形式上完全等價。這就從數學上嚴格地表達了空間、時間的可區分而又不可分割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