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鬼鮋

(毒鮋科鬼鮋屬動物)

鎖定
中華鬼鮋,Inimicus sinensis (Valenciennes, 1833),也稱大華鬼鮋,毒鮋科鬼鮋屬的一種魚類。
中文名
中華鬼鮋
外文名
Spotted ghoul
別    名
大華鬼鮋
拉丁學名
Inimicus sinensis
二名法
Pelor sin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鮋形目
亞    目
鮋亞目
毒鮋科
鬼鮋屬
中華鬼鮋
分佈區域
台灣
模式種產地
Conton, China
命名者及年代
Valenciennes, 1833

中華鬼鮋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4尾,採自東山、台灣堆西南;依陳樂才(1981)標本,採自澎湖、東港。
背鰭ⅩⅦ~ⅩⅧ-7~9;臀鰭Ⅱ-11~13;胸鰭Ⅹ+ii;腹鰭Ⅰ-5;尾鰭14。鰓耙2~3+5~8。
椎骨28~29。
體長為體高3.2倍;為頭長3.4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2.7倍。頭長為吻長2.3倍;
為眼徑8.3倍;為眼間隔4.7倍;為眼後頭長2.5倍;為上頜長2.3倍;為背鰭第一鰭棘
1.6倍、第二鰭棘1.1倍、第四鰭棘1.2倍、第十二鰭棘1.5倍、最後鰭棘2.3倍、最長鰭
條1.3倍;為臀鰭第一鰭棘3.1倍、第二鰭棘4.5倍、最長鰭棘4.5倍;為胸鰭長1倍、
基底寬2.3倍、為第一遊離鰭條1.3倍、第二遊離鰭條1倍;為腹鰭長0.9倍、鰭棘2.3
倍;為尾鰭長1倍。
體較長,長橢圓形,前部粗大,尾部向後漸狹小,背緣斜弧形,腹緣淺凹弧形;軀
幹前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遠短於尾長,約為尾長;尾柄短小,側扁,
尾柄長約等於尾柄高。頭寬大,吻端高凸,腹緣斜弧形。吻長大,寬圓,吻長為眼徑3.6
倍,等於或大於眼後頭長。鼻孔2個。眼小,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約等於
距鰓蓋後緣。眼間隔寬凹,約為眼徑1.8倍。口小,上位,口裂垂直,頭長約為口裂長
3.5倍。下頜上包於上頜前方,前端具1向下骨突;上頜骨後端鈍圓,伸達眼前下方。上
下頜及犁骨具細牙,齶骨無牙。舌寬厚,前端扁圓,遊離。鰓孔寬大,上端具卷孔;第
四鰓弓後具1裂孔。鰓蓋膜分離,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鰓耙短小。假鰓發達。
無鼻棘。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眶後具第四眶下骨,
無第三和第五眶下骨。眶前骨外側面具1棘,下緣具2棘。眶下稜具3棘,第二眶下骨
後端伸達前鰓蓋骨前緣。前鰓蓋骨具4棘,上2棘較大。鰓蓋骨具1稜棘。下鰓蓋骨和
間鰓蓋骨無棘。眶上稜高凸,眼前棘、眼上棘和眼後棘不明顯。無鼓棘。無額棘。頂稜
高凸,具2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突,微小;翼耳突1個,低鈍;後顳顬突上下各1
個;肩胛棘1個。具肱棘。前頜骨突高大;吻背後部橫凹;眼前各具1凹窪,其間具1
骨稜;眼間隔深凹;頂枕窩橫溝狀。頭、體和鰭上具皮須和皮瓣,下頜、眼球、背鰭鰭
棘部、胸鰭、側線和體上側皮須較為發達。
體無鱗。側線高側位。
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棘前上方;鰭棘部甚長,略大於鰭條部3倍,其間無明顯缺刻,
後端伸達尾鰭後部;鰭棘細長尖鋭,前3鰭棘的鰭棘膜稍高,其後各鰭棘的鰭棘膜深裂
至近基部;第一鰭棘較短,為頭長;第二至第三鰭棘長約等於頭長;第四至第十二鰭
棘長約為頭長;最後鰭棘長約為頭長;最長鰭條長為頭長。臀鰭起點位於背鰭第
中華鬼鮋標本 中華鬼鮋標本
十鰭棘下方,基底長約為背鰭鰭條部2倍。背鰭和臀鰭後端鰭膜連於尾柄。胸鰭寬大,
長圓形,長為頭長1.6倍;下部具2遊離鰭條;第一和第二遊離鰭條約等長,略短於頭長。腹鰭胸位,後端伸達肛門;鰭棘長約等於第一鰭條;第五鰭條最長。尾鰭後緣圓
弧形,鰭長為頭長。
體褐黃色,下側白色,常具白色斑塊和白斑。背鰭鰭條部前部白色。尾鰭基部和中
部白色。腹鰭和臀鰭黑色。胸鰭外側具斑紋,內側散具不規則白色大斑。頭部常具小黑
斑,眼前有時具大白斑。 [1] 

中華鬼鮋分佈範圍

  •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市
  • 南海
金鑫波:2006:國內分佈
中國分佈於南海和台灣
金鑫波:2006:國外分佈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