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田園貓

鎖定
中華田園貓又稱“土貓”,是食肉目貓科動物。 [2]  中華田園貓是對中國本土家貓類的統稱,根據毛色分為狸花貓、橘貓、三花花貓、白貓、黑貓等多個品種,其中以狸花貓和黃狸貓最常見。 [3] 
中華田園貓中狸花貓原產於中國。 [4]  中華田園貓性格活潑,獨立,好奇心重,捕鼠能力強。 [2]  中華田園貓經常自己清理毛髮,並且常掩蓋糞便,防止天敵從其糞便氣味發現和追蹤。中華田園貓為肉食性動物,有晝伏夜出的習性。中華田園貓在早晨和晚上進食;配種時間一般在夜間。 [5] 
過去中國的普通家貓一直沒有學名,近些年來不少網友將中國普通家貓命名為“中華田園貓”。之後經過中國長城貓俱樂部歷時六年的不懈努力,中華田園貓類中的中國狸花貓成為了中國目前唯一被CFA認可的中國本土自然品種。 [5] 
中文名
中華田園貓
拉丁學名
Felis catus
別    名
土貓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貓科
貓屬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屬
貓亞屬
亞    目
裂腳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貓亞科
貓族
分佈區域
中國

中華田園貓物種學史

在4萬年以前,地球上正是哺乳動物興旺發達的時期,有一種動物叫做劍齒虎。它可以説是貓的最早的祖先,它在2萬年以前已經滅絕了,現在我們只能在生物、地質博物館看到它的化石,想象着它那令人生畏的樣子。
還有一種説法是,貓和狗的共同祖先是一種很久以前就滅絕了的動物——古貓獸黃鼠狼浣熊狐狸、美洲小狼等許多動物的祖先很可能也是這種動物。根據考古發現的結果和對古生物的分析、研究,這種動物生活在樹上,跟貓、狗有着相似的外表,身體較大,尾巴較長,腿較短,能像貓一樣自由伸縮爪子。
家貓是由野貓不斷進化而來的。亞洲家貓的祖先是印度沙漠貓、歐洲家貓的祖先是非洲山貓。一些古生物學家在南歐和北非的古代地層中發現了眾多的野貓遺骨,因而可推測貓在上新世冰河期就已經是足跡遍佈的野生動物了。

中華田園貓形態特徵

中華田園貓有狸花貓橘貓(黃狸)、白貓黑貓玄貓)、奶牛貓三花貓、四川簡州貓(四耳貓)、山東獅子貓等多個品種,其中以狸花貓和橘貓最常見(灰色狸花貓則較為鮮見),但橘貓體型最易發胖,而純白長毛異色眼的山東獅子貓尤為稀有和珍貴。
中華田園貓

中華田園貓生活習性

經常清理自己的毛,小貓在很多時候,愛舔身子,自我清潔。飯後它會用前爪擦擦鬍子,小便後用舌頭舔舔肛門,被人抱後用舌頭舔舔毛。貓的舌頭上有許多粗糙的小突起,這是除去髒東西最合適不過的工具。
在家養動物中,貓最講衞生。可以看到貓每天要用爪子洗臉。並且,每次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便後,都要用爪將糞便蓋上。貓喜歡清潔的習慣是人們願意養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貓真如人們想象的那樣,講究衞生、愛潔如癖嗎?其實,貓的梳洗“打扮”完全是出於生理的需要。如貓用舌頭舔皮毛,是為了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使毛光亮潤滑,不易被水打濕,並能舔食到少量的維生素D,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還可使被毛蓬鬆,促進散熱的功能。這一點,只要你注意一下貓都喜歡在什麼時間梳洗就不難理解了,貓一般常在進食和玩耍後,或追擊獵物劇烈運動及在陽光下睡醒以後開始梳洗整理被毛。在炎熱季節或劇烈運動之後,體內產生大量的熱量,為了保持體温的恆定,必須將多餘的熱能排出體外。我們人類可以用沖洗或出汗的辦法解決,但貓的汗腺不發達,不能蒸發大量的水分,所以,貓就利用舌頭將唾液塗抹到被毛上,唾液裏水分的蒸發可帶走熱量,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在脱毛時經常梳理,可促進新毛生長。另外,通過抓、咬,能防止被毛感染寄生蟲病,如跳蚤、毛蝨病等,保持身體健康。
貓掩蓋糞便的行為,完全是出於生活的本能,是由祖先遺傳來的。貓的祖先——野貓,為了防止天敵從其糞便氣味發現它、追蹤它,於是就將糞便掩蓋起來。現代貓的這種行為已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意義了,但卻使貓贏得了講衞生的好聲譽。貓至今仍然保持着肉食動物那種晝伏夜出的習性,很多活動(如捕鼠、求偶交配)常常是在夜間進行。貓每天最活躍的時刻是在黎明或傍晚,而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懶洋洋地休息或睡覺。根據貓的這一習性,每天的飼餵時間應放在早晨和晚上,因為這時貓機體內的各種機能活動都很旺盛,不但吃得多,而且消化好。給貓配種的時間也要安排在晚上,以保證有較高的成功率。貓的這一習性,多數情況下不為養貓者所歡迎。尤其是城市的家庭養貓,晚間母貓求偶的叫聲和公貓爭偶的打架聲,令人十分生厭,夜間貓在室內的頻繁活動,有時會把人吵醒。雖然這是貓的本性,不可能完全克服,但經過調教,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糾正。

中華田園貓飼養訓練

中華田園貓打滾的訓練

打滾對貓來説非常容易,小貓之間嬉戲玩耍時,常常會做打滾的動作。如果要讓它聽從主人命令來完成打滾動作,則必須經過訓練。訓練貓打滾很簡單,先讓貓站在地板上,訓練者在發出“滾”的命令同時,輕輕將貓按倒並使其打滾。如此反覆多次,在主人的誘導下,貓能自行打滾時,應立即獎給食物並予以愛撫。以後每完成一次動作就給予一次獎勵。隨着動作逐漸熟練,適當減少獎勵次數,直至取消獎勵。一旦形成條件反射,貓一聽“滾”的命令,就會立即作出打滾的動作。

中華田園貓“來”的訓練

在餵食前,用固定的“手勢”以及“口語”吸引貓咪的注意力,一般一週左右即可養成條件反射,後期當不餵食時,也可以通過此類行為來呼喚貓咪,並偶爾給予一定獎勵,將會給貓造成長遠的記憶和條件反射,有謠言稱“貓的記憶力只有三天”這是不科學的言論,貓的記憶力並不比其他動物差,正常情況下貓通常能把比較重要的事情記憶3年以上,有的事情貓會終生記得。

中華田園貓跳環訓練

先將一鐵環(或其他環狀物體)立着放在地板上,貓主站在鐵環的一側,貓站在另一側,在不斷髮出“跳”的口令時向貓招手,當貓偶而走過鐵環時要立即給予食物獎勵,但貓繞過鐵環走過來,則應輕聲地訓斥。在食物的引誘下,貓便會在主人發出“跳”的口令之後,走過鐵環。每走過一次,就要獎勵一次。如此反覆訓練後,在沒有食物獎勵的情況下,貓也會在“跳”的口令聲中走過鐵環。然後逐漸升高鐵環,剛開始,主人要用食物在鐵環內引誘貓,並不斷髮出“跳”的口令,每跳過一次即給予食物獎勵,若從鐵環下面走過來,則要加以訓斥。最後,在沒有食物獎勵的情況下,貓也能跳過離地面30~60釐米高的鐵環。
貓作為性情温順,聰明活潑的動物,作為家庭寵物已經有長久的歷史,在歐美國家,家貓程度尤其很高。在20世紀初,美國的一名動物學家首次發明了貓爬架,目的就是為了治療日益嚴重的家貓抑鬱症。它的錯落的空間組合使家養寵物貓擁有自由玩耍的空間,激發貓科動物的天性,產品上的天然麻繩讓貓感受自然的氣息,並可以在不毀壞傢俱的前提下保持磨爪子的生理習慣。今天在許多國家裏,一些高檔的產品已經成為標準的居室用品和工藝品,和主人的審美情趣家居風格相結合,讓貓和人都享受高檔次的生活。

中華田園貓銜物訓練

分兩步進行。首先是基本訓練,即先給貓戴項圈,以控制貓的行動,訓練時,一隻手牽住項圈,另一隻手拿着讓貓銜叼的物品如棒、絨球等,一邊發出“銜”的口令,一邊在貓的面前晃動物品,然後,強行將物品塞入貓的口腔內,當貓銜住物品時立即給予愛撫。接着發出“吐”的口令,當貓吐出物品後,喂點食物給予獎勵。經過多次訓練後,當貓主發出“銜”或“吐”的口令後,貓就會做出相應的銜叼或吐出物品的動作。第二步是整套動作的訓練,貓主將貓能銜叼或吐出的物品在貓面前晃動,然後將此物品拋至幾米遠的地方,再用手指向物品,對貓發出“銜”的口令,令貓前去銜取。若貓不去,則應牽引貓前去,並重復“銜”的口令,指向物品。貓銜住物品後即發出“來”的口令,當貓回到貓主身邊時,發出“吐”的口令,貓吐出物品後,立即給予食物獎勵。如此反覆訓練,貓就能叼回主人拋出去的物品。

中華田園貓散步訓練

給貓戴上項圈,項圈不能拴得過緊,以能伸入成年人的兩個手指為宜。開始時每日紿貓戴項圈的時間約30分鐘左右,然後逐漸延長時間,直到貓習慣為止。此時可拴上繩子讓貓在室內進行散步訓練,最初貓主只作監督,貓可隨便活動,一般每日活動20分鐘左右,再逐漸延長時間,1周後貓就能熟悉牽繩,這時便可牽着繩子帶貓散步。外出散步要選擇人稀幽靜的場所或道路,距離不要太遠(貓走100米相當於人走2000米),初次時間不要過長,以往返30分鐘為宜,再根據貓的體質狀況逐漸延長時間,散步途中要不斷地對貓進行安撫和鼓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