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無被大孢

鎖定
中華無被大孢是一種封印木科無被大孢屬植物。
中文名
中華無被大孢
無被大孢屬
科名信息
封印木科
文獻描述
1987 Achlamydocarpon sinensis
學    名
Achlamydocarpon sinensis Tian et Guo, 1987

中華無被大孢形態特徵

單獨保存的大孢子囊大孢子葉複合體。孢子囊壁分為2層。外層由4-5層至數十層厚壁細胞構成,這些厚壁細胞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等軸狀,直徑約0.03mm,另一種為長軸狀,長軸方向與孢子囊長軸近平行,長0.07-0.08mm,寬約0.03mm。兩種細胞相間排列成帶狀(圖版15,圖C)。內層為薄壁細胞,2-3層細胞厚。在個別標本的孢子囊內見有不規則的海綿狀薄壁組織。孢子囊內僅見一個大孢子,大小在3×2mm左右,壁呈膜狀。孢子葉柄背面具龍骨,遠軸端上彎處具踵(heel)(圖版15,圖B),側片1-2mm長,略短於孢子囊的寬度,頂端漸尖,皮下厚壁組織在背、腹面都有,但腹面處更為發育。孢子葉遠端葉片長約10mm。 [1] 

中華無被大孢比較研究

本種的大孢子囊橫切面呈背腹扁狀,孢子囊內有時見海綿狀薄壁組織,與歐美植物區的A.varius型相近,但其開裂處是在近軸端還是遠軸端目前還不清楚。本種的孢子葉柄的側片較短且腹面有較發育的皮下厚壁組織,孢子囊壁較厚等,又與A. takhtajanii型相似。本種區別於其它已有種的最明顯特徵就是其孢子囊的外層壁,由等軸和長軸的厚壁細胞相間排列構成。在其它種,孢子囊外層壁一般都是由柱狀細胞構成。平泉無被大孢的孢子囊的外層壁雖不是由柱狀細胞構成,但它是由近等徑的薄壁細胞構成,與本種有明顯不同。

中華無被大孢時代產地

貴州水城礦區汪家寨煤礦汪家寨組頂部1號煤層煤核;晚二疊世晚期。
參考資料
  • 1.    中國煤核植物,2009: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