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

鎖定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是200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施堅雅。
中文名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
作    者
[美] 施堅雅 [1]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00年12月01日
ISBN
9787101023244 [1]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圖書簡介

作者: 施堅雅
譯者: 葉光庭 / 徐自立 / 王嗣均 / 徐松年 / 馬裕祥/ 王文源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出版年: 2000-12-01
頁數: 832
定價: 39.00
裝幀: 平裝
叢書: 世界漢學論叢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作者簡介

施堅雅教授(G.William Skinner),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戴維斯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於2008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3歲。施堅雅教授一生致立於人類學、人口學和歷史經濟區劃等研究,著述鬥盛,在國際學術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1925年2月14日施出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1954年於美國康奈爾大學獲人類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助教、康奈爾大學人類學副教授、教授,1965年起任斯坦福大學人類學教授,1990年至今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教授,其間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杜克大學、日本慶應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香港大學客座教授。
施堅雅教授曾在墨西哥、泰國、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地進行田野考察。1950-1951年曾到中國四川考察,1977年曾考察中國城市市場。1968年列名《美國名人錄》,1969年被授予古根海姆學者,1980年任出席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經濟史討論會的美國代表團副團長,1980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列名《世界名人錄》,1983-1984年任美國亞洲學會會長,1987-1989年任斯坦福大學巴巴拉·布朗寧人文科學教授,2001年獲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施堅雅教授著有《東南亞華人》(1951),《社會科學與泰國》(主編,1956,泰、英文版),《泰國的華人社會史》(1957,1973日文版),《泰國華人社團的領導和權力》(1958,1961日文版,1979國際大學微縮版),《兩個世界間的中國城市》(與Mark Elvin合編,1974),《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主編,1979,2000中譯本)等,並發表大量研究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社會科學研究、農村和農民、人口、民族、海外華人的論文,包括著名的《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一、二、三部分分別刊登於《亞洲研究學刊》24卷第1、2、3期,1964年11月-1965年5月;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譯本,另有日、韓譯本),還發表過研究泰國社會、華人,印尼華人,日本江户時代家庭結構等方面的論 文和大量書評。

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圖書目錄

中文版前言/施堅雅
中文版序言/施堅雅
第一編:歷史上的城市
導言:中華帝國的城市發展/施堅雅
中國城市的宇宙論/芮漢壽
城治的形態與結構研究/章生道
元末明初時期南京的變遷/牟復禮
修築台灣三城的發動與動力/哈雷・J・拉姆利
十九世紀中國的地區城市化/施堅雅
第二編:空間的城市
導言:中國社會的城鄉/施堅雅
城市與地方體系層級/施堅雅
衙門與城市行政管理/約翰・R・瓦特
寧波及其腹地/斯波義信
市鎮與水道:1480―1910年的上海縣/馬克・埃爾文
廣東的書院與城市體系/蒂萊曼・格里姆
傳統城市裏的大家族/休・D・R・貝克
第三編:作為社會體系的城市
導言:清代中國的城市社會結構/施堅雅
清代前期的行會/彼得小戈拉斯
學宮與城隍/斯蒂芬・福伊希特旺
城市的社會管理/西比勒・範・德・斯普倫克爾
一個十九世紀台灣海港城市的社會結構/多納爾德・R・德格洛珀
舊台南的街坊祀神社/施舟人
後記/陳橋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