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孩兒草

鎖定
中華孩兒草(Rungia chinensis Benth.)是爵牀科孩兒草屬草本植物。中華孩兒草莖基部匍匐;葉卵形、橢圓形或捕圓狀長圓形,先端尖至近漸尖,基部寬楔形;穗狀花序較疏鬆,頂生或生上部葉腋,小穗在花序軸上互生,密集;苞片橢圓形或匙形,花冠淡紫藍色,上唇三角形,下唇三裂,外面被白色柔毛,藥室不等高。 [3]  花期9-10月;果期6-9月。 [4] 
中華孩兒草產於中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等省份。中華孩兒草常生長在路旁溪邊和田邊地角、庭園空地。 [5] 
《浙江藥用植物志》記載中華孩兒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感冒,咽喉腫瘤,咳嗽,瘧疾,疳積,痢疾,水腫,疔瘡痛腫”。 [6]  中華孩兒草具有安胎等功效。 [5] 
中文名
中華孩兒草
拉丁學名
Rungia chinensis Benth.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爵牀科
孩兒草屬
中華孩兒草
分佈區域
台灣省, 廣東省, 廣西壯族自治區, 雲南省 印度

中華孩兒草形態特徵

草本,成株,下部匍匐,節上生根,上部斜升或直立,高達70釐米,莖纖細,4稜,具溝糟。葉對生,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2.5-8釐米,先端鈍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明顯有柄,柄長5-15毫米,穗狀花序較疏鬆,長1-3釐米,直徑約1.5釐米,頂生或生上部葉腋內,苞片橢圓形至匙形,長7-8毫米,疏生短柔毛,小苞片2,橢圓形,具膜質邊緣和睫毛,花萼5裂,長3-4毫米;花冠淡紫藍色,長約1.5釐米,2唇形,下唇淺3裂,雄蕊2,藥2室,藥室不等高,較低的1室具小距。子實蒴果長約6毫米,開裂時胎座由蒴底彈起,內有種子4粒,種子橢圓形,兩側略扁,表面有瘤狀小凸點。較強壯的一年生草本,於下部節上容易生根。花期9-10月;果期6-9月。 [4]  [7] 
中華孩兒草線稿圖 中華孩兒草線稿圖

中華孩兒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華東華南西南各省區。產安徽(祁門)、浙江(龍泉昌化)、江西(石城、寧都、修水、黎川)、福建(長汀、建寧)、台灣(花蓮、屏東、台東、南投、嘉義)、香港、廣東(鼎湖、廣州、連山)、廣西(靖西、金秀)。生路旁和溪邊。模式標本採自香港。

中華孩兒草生長習性

中華孩兒草 中華孩兒草
喜生於山坡草地、路旁林緣或溪邊。
中華孩兒草 中華孩兒草

中華孩兒草繁殖方法

中華孩兒草主要價值

中華孩兒草別名明萼草。爵牀科植物中華孩兒草的全草。夏、秋、冬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1]  。《浙江藥用植物志》記載中華孩兒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感冒,咽喉腫瘤,咳嗽,瘧疾,疳積,痢疾,水腫,疔瘡痛腫”。 [6]  中華孩兒草具有安胎等功效。 [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7,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第475頁
  • 2.    中華孩兒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5]
  • 3.    中華孩兒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3]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上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3,第1893頁
  • 5.    姜北,段寶忠主編,白族慣用植物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03,第122頁
  • 6.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中華本草 7,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第475頁
  • 7.    中華孩兒草|Rungia chinensi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