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刺鰍

鎖定
中華刺鰍是鱸形目刺鰍科中華刺鰍屬魚類,又名鋼鰍、刀鰍、石錐。 [7]  體延長、側扁,頭小,吻尖並前伸成吻突;口端位,口裂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具齒;眼小,側上位,被透明皮膜,無遊離眼瞼;眼下有一刺,前鰓蓋骨有2刺;眼間窄而隆起;背鰭、臀鰭與尾鰭均相連;背鰭有硬棘,各自分離;胸鰭短小呈扇狀;無腹鰭。體背側黑灰色,從鰓蓋後緣至尾基有30餘條黑白相間的網狀花紋。腹部灰白色,背鰭和臀鰭上有許多不規則的白斑。 [8] 
中華刺鰍分佈於中國各大水系,在長江三角洲內河和湖泊中較常見。 [9]  棲息於河道、池塘、溪流、水流平緩多水草的淺水區。 [7]  肉食性,主要以小蝦、水昆蟲及其幼蟲等為食,亦食黃黝魚等小型魚類。 [10]  1齡魚性成熟,懷卵量為600-1100粒,產卵期為6-7月。 [9] 
中華刺鰍是底棲魚類, [7]  個體小,數量少, [9]  被錄入《中國主要野生藥用和觀賞魚類》。 [11] 
外文名
Cá Chạch gai
別    名
刀鰍
中文學名
中華刺鰍
拉丁學名
Sinobdella sin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刺鰍科
中華刺鰍屬
中華刺鰍
亞    種
[1] 
同義學名
Mastacembelus sinensis
命名者及年代
Bleeker,1870
保護級別
(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2] 

中華刺鰍動物學史

中華刺鰍的分類一直存在爭議。Travers於1984年重新劃分了刺鰍科(Mastacembelidae),並將中華刺鰍歸入鰻鰍科(Chaudhuriidae)。該分類引起了Kottelat等、Britz等魚類學家的強烈反對,他們一致認為中華刺鰍屬於刺鰍科。Kottelat等通過形態學特徵分析,為中華刺鰍獨立建立了中華刺鰍屬(Sinobdella)。Britz分析了中華刺鰍和其他刺鰍屬魚類的骨骼形態,發現2個獨特的骨骼特徵,即外翼骨與後篩骨之間獨特的半月板軟骨關節,以及coronomeckelian骨獨有的細長形狀和後向移動位置,從而認同了前者的分類。國際上包括Fishbase數據庫在內普遍接受Sinobdella sinensis這一學名和分類,而中國國內關於中華刺鰍的爭議主要集中於種名。大多數中國國內學者認為中華刺鰍的正式名稱為刺鰍,學名為Mastacembelus aculeatus,屬於刺鰍科刺鰍屬。倪勇等認同其屬於刺鰍科刺鰍屬,但認為其種名應為中華刺鰍,學名為Mastacembelus sinobdella [3] 
楊麗萍等以中華刺鰍的體斑紋、可量與可數性狀作為區別刺鰍屬魚類分類的依據。研究認為,中華刺鰍的體色與體斑紋在不同年齡、不同環境下是變化的,且有時變化很大,難以作為穩定的鑑別依據。大刺鰍和中華刺鰍在我國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研究對大刺鰍與中華刺鰍的眼下刺、前鰓蓋骨進行比較,發現其區別極為明顯。中華刺鰍的眼下刺位於眼前下方,不十分凸出,其最後端完全達到或超過眼球,但並未超過其眼球的中心線;大刺鰍的眼下刺明顯凸出,其最後端並未達到眼球。中華刺鰍的前鰓蓋骨周邊光滑,而大刺鰍的前鰓骨後側下方有4個明顯的爪狀尖突(刺),其中1個深入至大刺鰍的肌肉內,另外3個則暴露在外側。這些形態差異可作為鑑別大刺鰍與中華刺鰍的重要依據,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Kottelat等對中華刺鰍的分類,即為中華刺鰍單獨設立中華刺鰍屬(Sinobdella)。 [3] 

中華刺鰍形態特徵

中華刺鰍
中華刺鰍(6張)
背鰭ⅩⅩⅥ~ⅩⅩⅧ,55~63;臀鰭Ⅲ-57~64;胸鰭20~22;尾鰭14。椎骨75~77。 [4] 
體長為體高9.7~11.8倍,為頭長5.8~6.5倍,為體寬15.7~16.0倍。頭長為吻長3.8~4.2倍,為眼徑7.9~8.5倍,為眼間隔8.5~9.1倍。 [4] 
體細長,側扁,背腹緣低平,尾部扁薄。頭小,略側廂。吻尖突,短於眼徑。眼小,上側位,位於頭前1/3處。眼下方有一硬棘。眼間隔窄,稍凸起。前鼻孔為短管,位於吻突兩側;後鼻孔裂縫狀。口前位,口裂鈄而低,伸達眼前部下方。唇褶發達。口腔頂部口腔膜發達,中央有縱褶一條。上、下頜齒多行,細尖;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前鰓蓋骨無棘,邊緣不遊離。鰓孔低斜。峽部狹窄。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退化。無假鰓。鰓蓋條6頭、體均被小圓鱗。無側線。 [4] 
背鰭基底長,前部為多枚遊離小棘,可倒伏於背正中的溝中;鰭棘部基底長,約為鰭條部基底的1.6倍。臀鰭與背鰭鰭條部相對,同形,第二鰭棘較大,第三棘距臀鰭起點較距第二棘為近;背鰭、臀鰭鰭條部與尾鰭連續。胸鰭短小,側位,扇形。腹鰭消失。尾鰭尖圓形。 [4] 
體黃褐或淺褐色,體側常具白色垂直紋與暗色紋相間組成多條柵狀橫斑。頭部和腹側小圓白斑,或相連形成網狀。背鰭、臀鰭和尾鰭上亦具白斑,邊緣白色。胸鰭淺褐色無斑紋。 [4] 
食道很長。胃呈鈎狀。腸短直,體長142毫米時為腸長4.6倍。幽門盲囊2個。鰾細長,無鰾管。腹膜黃灰褐色。 [5] 

中華刺鰍近種區別

中華刺鰍
大刺鰍
體長為體高9.7~11.8倍,為頭長5.8~6.5倍,為體寬15.7~16.0倍。頭長為吻長3.8~4.2倍,為眼徑7.9~8.5倍,為眼間隔8.5~9.1倍。
體長為體高的8.9~10.1倍,為頭長的6.5~6.8倍。頭長為吻長的3.1~3.3倍,為眼間距的9.2~10倍。
鰓蓋條6頭、體均被小圓鱗。無側線。
體鱗細小。側線完全。
體黃褐或淺褐色,體側常具白色垂直紋與暗色紋相間組成多條柵狀橫斑。頭部和腹側小圓白斑,或相連形成網狀。背鰭、臀鰭和尾鰭上亦具白斑,邊緣白色。胸鰭淺褐色無斑紋。 [4] 
背側灰褐色,腹部灰黃色,胸鰭黃白色,其它各鰭灰黑色,鰭緣有一灰白邊。
中華刺鰍 中華刺鰍
大刺鰍 大刺鰍

中華刺鰍生活習性

中華刺鰍為淺淡水多水草處的底層肉食性雜魚。生活於多水草的淺水區,主要以小蝦、水昆蟲及其幼蟲等為食。亦食黃黝魚等小型魚類。 [5]  [4] 

中華刺鰍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越南。 [2]  在中國分佈於遼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珠江等水系。 [4] 
中華刺鰍分佈圖 中華刺鰍分佈圖

中華刺鰍繁殖方式

在生殖季節,中華刺鰍的雌雄形態差異更加明顯,成熟中華刺鰍雌性個體的腹部明顯大於雄性。由於雌性個體的性腺左右不對稱,其腹部左側平直,而右側較為鼓起,在性腺即將成熟時更為明顯。 [3]  1齡性成熟,絕對生殖力為600~1100粒,產卵期為6~7月。 [4] 

中華刺鰍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2] 

中華刺鰍主要價值

中華刺鰍除具有學術研究價值外,還具有食用價值,其肉質鮮美,富含氨基酸和礦物元素。 [3]  [6] 
參考資料
  • 1.    Sinobdella sinensis (Bleeker, 1870)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23]
  • 2.    Sinobdella sinensis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3-23]
  • 3.    趙子明,王加美,袁聖,馬家歡,周道安.中華刺鰍的形態學[J].江蘇農業科學,2016,(第6期):321-324
  • 4.    倪勇,伍漢霖主編,江蘇魚類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第741-742頁
  • 5.    李思忠,黃河魚類志,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12,第328頁
  • 6.    Sinobdella sinensis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13-05-20]
  • 7.    中國濕地博物館,西溪濕地魚類識別手冊,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8.07,第74頁
  • 8.    王所安等編著,河北動物志 魚類,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05,第329頁
  • 9.    莊平等編著,長江口魚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0,第124頁
  • 10.    李思忠,黃河魚類志,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12,第328頁
  • 11.    薛達元主編,中國生物遺傳資源現狀與保護,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01,第326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