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

鎖定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 [1]  》是2008年06月01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汝企和。
書    名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
作    者
汝企和
類    別
文化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8年06月01日
頁    數
314 頁
定    價
21.00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55741
叢書名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文庫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圖書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一書共由“文獻篇”“校勘篇”“教學篇”三部分組成。文獻篇主要是筆者對歷史上某些文獻的研究;校勘篇主要探討了宋代政府的校勘活動;教學篇是筆者多年從事“中國歷史文選”課教學的一些總結
中華傳統文化是睿智的先哲留給我們的極為珍貴的財富:在政治方面,有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它們詳細而生動地記述了千百年來王朝更迭的經驗教訓,以今觀之,實為管理學的最佳課本。本書中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曾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且其中多數發表於核心期刊。另外,作者還在書後附上一篇紀念家父家母的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作者簡述

汝企和,1949年生,江蘇蘇州人,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歷史文獻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在宋代文獻學史領域發表論文10餘篇。整理的《續編兩朝綱目備要》由中華書局出版,獲北師大優秀著作獎,並獲宋史學界一致好評。其另一研究領域是教學研究,主編的《中國歷史文選》已成為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並獲全國高校教材一等獎。發表教學研究的論文10餘篇,於2006年獲北師大錢瑗教育基金優秀教學獎。近年來又開闢了第三個研究領域——中華數術文化研究,並已發表論文數篇。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圖書序言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文庫》總序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是中國高校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第二類”分科演變而來。1912年稱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部,1928年單獨設系。1952年院系調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與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合併。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師資力量與綜合實力,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為日後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百年的演進歷程中,一批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如李大釗、錢玄同、鄧之誠、朱希祖、王桐齡、張星娘、楚圖南、陳垣、侯外廬、白壽彝、柴德賡、趙光賢等,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辛勤耕耘。經幾代人的努力開拓,北師大歷史學系學術積累豐厚,學風嚴謹,久已形成了自身的優勢與特色。
如今的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是我國曆史教學與研究的重鎮,學科門類大體齊備,師資力量較為雄厚,既有國內外知名的老教授何茲全、龔書鐸、劉家和等,又有一批嶄露才華並在國內外史學界頗具影響的中青年學者,綜合實力居全國高校歷史學科前列。在教學方面,我係的課程改革、教材編纂、教書育人,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曾榮獲國家教學改革重大成果一等獎。在科學研究方面,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由白壽彝教授任總主編、我係眾多教師參與編寫的多卷本《中國通史》。

中華傳統文化探幽圖書目錄

自序
文獻篇
第一章 漢代文獻研究
第一節 《骨相篇》與《相列》產生之背景研究
第二節 《骨相篇》與《相列》解析
第二章 宋代文獻研究
第一節 南宋史籍《續編兩朝綱目備要》探索
第三章 元代文獻研究
第一節 《宋史》校勘記補遺
第四章 清代文獻研究
第一節 《四庫全書》研究之一——《四庫全書》歧誤一瞥
第二節 《四庫全書》研究之二——《四庫全書》某些歧誤之原因
校戡篇
第一章 宋代官府對經部書的校勘
第二章 宋代官府對史部書的校勘
第三章 宋代官府對子部書的校勘
第一節 醫學書籍
第二節 道家書籍
第三節 其他書籍
第四章 宋代官府對集部書的校勘
第五章 宋代官府之綜校四部羣書
第六章 宋初官方搜求書籍述論
教學篇
第一章 教材研究
第一節 對建國以來《中國歷史文選》教材的回顧與思考
第二節 對《中國歷史文選》教材改革的研究與探索
第二章 教學方法研究
第一節 以教育心理學的原理指導歷史文選教學
第二節 再論以教育心理學的原理指導歷史文選教學
第三章 對陳垣教學之研究
第一節 陳垣先生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特點
第二節 陳垣先生的教育成就與教學方法
第四章 總論
第一節 推動“歷史文選”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探索
第二節 對“中國歷史文選”教學改革的展望與思考
附後:綿綿不絕的思念——憶父親汝龍先生和母親文穎女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