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興永式

鎖定
中興永式,是指西魏時期,宇文泰主持編定二十四條新制。
中文名
中興永式
發生時間
535年
發生地點
西魏
主要人員
宇文泰

中興永式事件背景

西魏文帝時,宇文泰輔政,於大統元年(535年)主持編定二十四條新制,大統十年(544年 )魏文帝以其“前後所上二十四條及十二條新制,方為中興永式,乃命尚書蘇綽更損益之,總為五卷,班於天下”。

中興永式事件經過

中興永式其主要內容是嚴禁貪污、裁減官員、置立正長(正即閭正、族正,長指保長。保、閭、族為地方基層組織名稱)、實行屯田、制定計帳(預計次年賦役的概數)和户籍等制度。大統七年(541年),關中大族出身的蘇綽把漢族封建統治的經驗總結為6條,清心;敦教化;盡地利 ;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
宇文泰對這些統治經驗非常重視,頒行為六條詔書,作為施政綱領。大統十六年(550年),又正式建立由八柱國分掌禁旅的府兵制 。府兵共有兵力約5萬 ,除宇文泰和宗室元欣外,分別由6個柱國大將軍統領。此制的建立,對軍隊進行統一指揮和訓練,有利於中央政權的加強。

中興永式事件結果

繼續推行均田制。西魏期間,社會較為安定,國力日趨強盛,有效地抗擊了東魏的多次進攻 ,而且於廢帝二年( 553)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奪得江陵 。557年初,宇文覺廢西魏恭帝自立為帝,即孝閔帝,建立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