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甸杜鵑

鎖定
中甸杜鵑(Rhododendron zhongdianense L. C. Hu),常綠灌木,高2-3米;幼枝淡黃綠色至橄欖綠色,疏被腺體,直徑5毫米;老枝近於栗色棕色。無毛亦無腺體。葉節質,長圓形至卵狀氏圓形,長7-10釐米,寬2.5-2.5 釐米,先端近廠急尖,具細小尖頭,基部鈍或近於圓形,邊緣稍反捲,上面深綠色,無毛,微有皺紋,中脈凹入,側脈14-15對,微凹,下面毛被厚,淡黃棕色。
中文名
中甸杜鵑
拉丁學名
Rhododendron zhongdianense L. C. Hu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杜鵑花屬
中甸杜鵑
分佈區域
雲南西北部

中甸杜鵑 形態特徵

中甸杜鵑線稿圖 中甸杜鵑線稿圖 [1]
常綠灌木,高2-3米;幼枝淡黃綠色至橄欖綠色,疏被腺體,直徑5毫米;老枝近於栗色棕色。無毛亦無腺體。葉節質,長圓形至卵狀氏圓形,長7-10釐米,寬2.5-2.5 釐米,先端近廠急尖,具細小尖頭,基部鈍或近於圓形,邊緣稍反捲,上面深綠色,無毛,微有皺紋,中脈凹入,側脈14-15對,微凹,下面毛被厚,淡黃棕色。氈毛狀,由星狀分枝毛組成,中脈凸起,疏被紅色腺體和柔毛,側脈隱藏於毛被內;葉柄長1-1.5 釐米,上面具縱溝,下面近於圓形,疏被腺毛和短柔毛。頂生總狀傘形花序,有花6-8 朵,總軸短,長4毫米,疏被叢捲毛;苞片倒卵形,長約2.5釐米,頂端急尖,兩面密被白色絹狀柔毛;花梗長1.5-1.8釐米,密被短柔毛和短柄腺體;花萼膜質,帶紅色,長5-7毫米,5裂,裂片不等長,後邊2裂片較長,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頂端近於圓形,外面和邊緣密被短柄腺體,內面被平伏柔毛;花冠漏斗狀鐘形,長2.5-3.5釐米,淡紅色,筒部上方裂片具紫色斑點,兩面無毛,裂片5,近於圓形,稍不等長,長1-1.2 釐米,寬1.4-1.7釐米,頂端微缺;雄蕊10-12,不等長,長1.2-2.2釐米,花絲向下擴展,基部被白色微柔毛,花葯長圓形,淡棕色,長2.5-3毫米;雌蕊與花冠近等長;子房近於圓柱形,長4-5毫米,疏被短柄腺體和短柔毛,花柱無毛,基部被短柄腺體,柱頭盤狀。果未見,花期6月。 [2]  [6] 

中甸杜鵑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700米的森林中。 [2] 

中甸杜鵑分佈範圍

中甸杜鵑花海 中甸杜鵑花海 [3]
分佈於雲南西北部

中甸杜鵑 品種分類

中甸杜鵑 中甸杜鵑
中甸杜鵑 [4] 粉鍾杜鵑R.Baffourianum Diels相近,但中甸杜鵑的葉下面密被淡黃棕色氈;狀厚毛被,不粘結,花較小,花萼長5-7毫米,裂片不等大,花冠淡紅色,長2.5-3 釐米,雄蕊10-12,子房疏被短柔毛和短柄腺體,這是和粉鍾杜鵑不同的。 [2] 
白茫雪山一線的黃杜鵑在六月底七月初,白水台至虎跳再過一段時間就開了,小中甸草原的小葉杜鵑五月中旬,碧塔海一線五月底. 但每年根據氣温的變化相差也有一段時間.
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拔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
比較常見的有: 馬纓杜鵑迷人杜鵑繁花杜鵑露珠杜鵑鏽葉杜鵑雲南杜鵑、杜鵑、大白杜鵑  [2] 
種類的數量稀少: 白花杜鵑羊躑躅腺花杜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