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環海濱

鎖定
中環海濱是香港特區政府修建的休閒海濱,又稱為中環新海濱,位於中國香港中環。中環海濱由一條長1.4公里的綠色海濱長廊,和11公頃休憩用地組成。
中文名
中環海濱
長    度
1.4 km

中環海濱設計規劃

中環新海濱 中環新海濱
中環新海濱
2006年5月28日,香港規劃署公佈中環新海濱的規劃概念,計劃在18公頃的填海區當中,建設一條長1.4公里的綠色海濱長廊,而11公頃則撥作休憩用地;至於近海旁的建築物,會以低層形式發展,興建不高於44米、約9層高的商業樓宇。
規劃署的構思以綠化為主題,長達1.4公里的綠色海濱長廊,寬度由30至120米不等,由中環皇后碼頭貫穿至會展中心;為保護山脊線,近海旁的建築物及接近中環中心區的地帶,會有一個9層高的商業發展計劃區,但建築高度會限制在44米,並採用梯級式設計,接連至將來的天星碼頭,而目前的海外線碼頭會作為綜合發展區。
在規劃計劃圖又提到,從皇后像廣場到新天星小輪碼頭,以一個低層的平台花園及一條在地面的園景行人道連接,提供地下、地面及高架行人連接通道。至於連接國際貿易中心二期北面,將設有28層高的酒店及公共交通交匯處,而另一塊毗連4至6號碼頭的士地上,則擬發展成為中層酒店或商業用途,並連接渡輪碼頭附近整個行人通道系統。
中環新海濱會分為4大區域:
一、海濱廣場,內有文化、娛樂、消鎔設施,亦包括露天茶座、户外媒體節目和表演場地;
二、近灣仔的灣畔小區,內有展覽館、户外藝術展覽等;
三、社區地帶,由添馬艦伸延至海濱,當中包括露天劇場;
四、海濱走廊及海濱草坪,不但設有音樂噴泉,更可供觀賞幻彩詠香江及其他海港節目,亦為小型遊艇及船隻登岸處。 [1] 

中環海濱簽訂協議

中英兩國於1994年簽訂協議,指明現址是中環解放軍總部的英軍駐港總部,已建有一個軍用碼頭,不過當時受中環海濱填海工程影響,軍用碼頭將會被填平,故協議訂明1997年香港迴歸後,需興建一個新軍用碼頭,取代現時已被填平的舊碼頭。
規劃署於2000年預留解放軍總部對出海岸線,興建登岸碼頭,但當時未就碼頭設施作設計規劃,所以僅於地圖上以“一條線”作標示,並加註有關軍事用途將“有待詳細設計”。署方於2007年進行“中環新海濱城市設計研究”後,建議于軍用碼頭岸邊,興建四座最高4.5米的單層建築物,總佔地150米乘20米,分別用作駐軍的辦公室、洗手間、淡水泵房及機電室,並於2007年公眾諮詢時,將上述附屬設施劃為“必要及固有設施”。
一個融合海濱長廊開放式設計的軍用碼頭,被指設有雙重圍欄封鎖、駐軍會長期將其關閉使市民無法享用海濱。發展局長陳茂波曾撰文説,上述失實指控誤導了公眾,引起了恐慌。結果,城規會最終收到超過九千份申述書和超過九千份意見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