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鎖定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是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機械科學研究總院的全資子公司,是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文名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位    置
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
性    質
高新技術企業
隸屬機構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業務領域

多年來,中心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構建先進製造技術服務平台。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個性化諮詢服務,系統化標準服務,集成化認證服務,專業化檢測服務和特色化外貿服務五大服務平台業務。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圖片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圖片 [1]
諮詢服務平台:以發展戰略、技術與管理諮詢、產品與技術推廣的諮詢服務為特點;以戰略決策、企業信息化服務、核電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等為基礎,開展技術諮詢服務。
標準服務平台:以三個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二十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為基礎,開展標準的研究、標準制修訂、標準信息諮詢等一條龍服務。
認證服務平台:開展ISO9000、ISO/TS16949、ISO14000、OHSAS18000、一體化的管理體系認證業務;開展產品認證與管理體系認證相結合的綜合認證服務;以及上述相關領域的認證培訓工作。
檢測服務平台:以機械工業通用零部件質量監督檢查中心為依託;承擔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行業產品統檢、產品質量認證檢測、進出口產品商檢、仲裁檢測、新產品開發和採用國際先進標準鑑定驗收檢測、客户委託檢測。
外貿服務平台:以機械設備、儀器儀表、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開發為基礎,提供科研產品和來料、來圖、來樣加工及來件裝配等進出口代理業務。 [2]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歷程

該中心的前身為“北京振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立於1992年,是我國首家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1997年,更名為“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同年,被原國家科委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2002年10月,被科學技術部認定為國家重點生產力促進中心;2003年9月,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3]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硬件配置

該中心擁有一支熱衷於生產力促進事業、富有創新意識和服務能力的員工隊伍,該中心共有員工280餘人,其中研究員39人,高級工程師57人。員工中博士後一人,博士七人,碩士64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10人。中心具有較強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能力和推廣服務能力。中心堅持“誠信規範、技術領先、優質服務、顧客至上”的質量方針,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服務,構建先進製造技術服務平台。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個性化諮詢服務,系統化標準服務,集成化認證服務,專業化檢測服務和特色化外貿服務等五大服務平台業務。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擁有多種服務資源,為更好的開展業務工作創造了條件。中心是商務部授權的出口商品技術服務中心和中韓技術合作中心;中心擁有三個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20個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七個全國專業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四個工程學會分會、三個行業協會分會、一個產品檢測中心、兩個科技期刊。 [3]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榮譽成就

自1992年以來,累計承擔了近千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和1000多項標準制定項目,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0多項,為提高裝備製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裝備製造業的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秉承“服務政府決策、助推裝備騰飛、推動區域創新、促進企業進步”的服務理念,為裝備製造業的發展與振興貢獻力量。 [3]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概況

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立於 1992 年,經過十九年的發展,中心走過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路程,探索了在科技體制改革過程中大院大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的可能性,總結中心十九年的發展歷程,這條道路的選擇是十分正確的。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三個里程碑

( 1 )國家首批生產力促進中心,首家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是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
1992 年在機械科學研究院系統分析研究所工業工程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振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它是我國首批成立的生產力促進中心之一。北京振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誕生,標誌着中心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在與境外同類機構的合作交流中,率先把生產力促進中心這一概念引入我國,並對我國如何發展生產力促進中心進行了專題研究,提出了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及對策建議等。此外,還開展了一些課題研究、技術轉讓、企業諮詢服務等工作。這一階段的主要收穫是對生產力促進組織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與國際、國內同類組織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合作關係。
( 2 )首批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中心,是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的第二個里程碑
隨着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九五”期間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發佈之後,在原國家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機械科學研究院領導對於發展壯大生產力促進中心予以高度重視,於 1996 年將院本部從事公益類科技工作(軟科學、標準化與檢測、認證)和一部分技術開發力量併入生產力促進中心,更名為“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從業人員達到 170 多人,壯大了自身實力,擴大了業務範圍,這一舉措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也得到原國家科委領導同志和同行們的關注。 1997 年,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被原國家科委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是首批國家級示範中心之一。這是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從小到大”的階段。
( 3 )首批通過國家重點生產力促進中心試點,是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第三個里程碑
2002 年 8 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作為機械科學研究院的全資子公司獨立運行, 2002 年 10 月正式按模擬法人運行,從體制上真正實現企業化管理,這標誌着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進入了發展的第三階段,這支隊伍將承擔“從大到強”的歷史重任。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豐厚的實力

自 1992 年成立以來,隨着科技體制不斷髮展與完善,機械中心顯示出調整與改革所帶來的巨大生機與活力,主要表現在:
( 1 )中心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的輻射力大大提高
在服務方式上,中心的業務在以傳統方式和 9 個網站同時為顧客提供服務。現在我們不僅繼續提供信息、諮詢、培訓等方面的單項服務,幫助企業從開發單一產品到成套技術改造在內的全程服務;而且還具備為企業提供機械產品檢測、管理體系認證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立體服務。
在服務規模上,通過點對點的服務, 2002 年機械中心建立具有合同關係直接服務的企業增至 3000 餘家,聯繫企業 3000 餘家,中心實現服務性收入 3000 萬元,經營性收入 4000 萬元。通過點對線的聯合,使焊接生產力促進中心在江蘇和安徽等區域開創了服務的新天地。通過點對面的協議合作,使部分省的生產力促進中心啓動了 ISO9000 認證諮詢工作。通過點(中心)對省市廳局和行業辦的合作,使江蘇、遼寧、福建、四川和廣東等省的標準發行與認證諮詢等技術服務規模迅速擴大。通過中心的 8 個 e 化網站的超空間服務,使每月網上點擊科普信息、民營企業信息、標準信息、認證申請和製造業信息服務的企業達數萬家。
( 2 )中心的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加
經過調整,機械中心的特點更加明晰,主業更加突出,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我們緊緊圍繞技術諮詢、戰略管理、標準化(信息化)、認證服務四大業務主線,在產品開發——檢測——認證、技術開發——轉讓——推廣、培訓——診斷——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制修訂——出版發行——信息服務、戰略研究與重大問題諮詢等幾個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優勢。通過服務的集成,我們不斷、適時地推出新的服務項目,通過市場校驗,不斷完善、提高我們的服務質量和中心的實力。
例如,“八五”、“九五”期間,通過國家的支持,我們開展“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研究”為代表的戰略諮詢服務,在國家層面上為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進行發展戰略的選擇和重點發展領域與關鍵技術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 9 個省級層面發展戰略諮詢業務和以浙江萬豐公司為代表企業級層面的發展戰略諮詢。
結合我院多年來在行業的影響,開展 ISO9000 、 QS9000 、 ISO14000 、 OHSAS18000 、汽車產品 、機械產品認證服務,服務的企業已達 1000 餘家。
在做好標準化服務的同時 , 利用自身熟悉的標準化的優勢 , 參照國外經驗 , 研究開發了《企業物品識別與檢索系統》。這是一個以行業標準為手段(對物品進行分類,並歸納特徵要素)運用計算機技術對企業物品,即零件、材料、工裝及工藝材料進行功能描述和按功能檢索的信息系統。應用這套系統,可以提高現有物品的管理透明度和重複應用次數,進而達到盤活庫存,壓縮物種,縮短製造工期和控制成本的目的。企業在開發新產品和按用户特殊要求組織生產時,即可藉助該系統,在現有物品的汪洋大海中,將所需要的物品或技術文件按其設計要求或功能要求識別並檢索出來,以將新增加的物品種類降至最低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物品的重複應用率,從而縮短產品的生產週期,降低成本,對企業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和爭取用户很有幫助。
我們在開展企業標準化服務的基礎上,協助企業建立專用的《機械工業標準全文檢索系統》。該系統是根據企業的委託和要求,以只讀光盤為載體的計算機應用軟件。我們根據企業提供的基本情況,為該企業提供其所需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的全文數據庫和調用該數據庫的操作系統和檢索系統。企業可以在內部的局域網上運行這套系統,從而提高標準文獻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滿足各部門及各人對查詢標準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時間,使企業的標準文獻管理水平上一個台階。我們已為汽車、摩托車、柴油機、煙機、泵業、電工行業、拖拉機等行業中的幾十家企業開發了該系統並投入了使用,收到很好的應用效果。
( 3 )完善中心的內部管理體制
為了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服務水平、保證服務質量、樹立中心形象,從實施 ISO9000 認證入手提高服務質量。在實施 ISO 認證的過程中,圍繞機械中心的核心服務能力建設、機械中心的服務流程的確定,不僅使生產力促進中心工作得以推進,也推動了機械院的企業化管理進程,加速了機械院面向市場的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工作的股改上市進程,促進了機械院集團化組織架構的形成。 [4]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管理團隊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李勤。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邱城。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副主任:隰永才。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機構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職能部門

綜合管理部、企劃部、資產財務部、市場部等。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業務單位

行業技術部、製造工程研究所、系統分析研究所、標準化研究所、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核設備監造中心、標準信息研究所、核設備安全與可靠性中心、質量與可靠性研究所、中聯認證中心、北京振華機電技術公司。 [5]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大事記

1992年,中心的前身 “北京振興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立;
1997年,中心更名為“機械工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同年,被原國家科委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
2002年,中心被科學技術部認定為國家重點生產力促進中心;
2003年,中心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註冊為高新技術企業
2008年,中心獲國家科學技術部頒發的“先進服務機構”獎;
2008年,中心被批准成為中關村標準化示範區第二批試點企業;
2009年,中心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2010年,中心連續第三年被科技部評為優秀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