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孺子妾歌

(李白創作的樂府詩)

鎖定
[1]  《中山孺子妾歌》是寫宮中嬪妃的寵辱不在自身而在命運,以此喻仕途窮通。
漢於中山封王者,唯景帝子劉勝。《漢書·景十三王傳》:勝為人樂酒好內。常與趙王彭祖相非曰:“兄為王,專代吏治事。王者當日聽音樂,御聲色。”孺子,王妾之有號者。太白應以此指創擬此題。
作品名稱
中山孺子妾歌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樂府詩
作者字號
青蓮居士
類    型
借事抒懷

中山孺子妾歌作品原文

《中山孺子妾歌》唐朝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中山孺子妾歌(4張)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1。雖然不如延年妹2,亦是當時絕世人。
桃李出深井3,花豔驚上春4。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5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塵6。戚姬髡髮入舂市7,萬古共悲辛。 [1-2] 

中山孺子妾歌註釋譯文

中山孺子妾歌註釋

  1. 特以色見珍:謂只憑美色受寵。
  2. 延年妹:西漢音樂家李延年,妹妹為漢武帝妃子。
  3. 深井;庭中天井。天井,圍牆中間的空地。
  4. 花豔驚上春:謂孟春花開,嬌豔驚人。連同上句,以花喻美人。上春,即孟春。
  5. 一貴二句:言美人的榮辱貴賤不由個人決定,全有命運安排。
  6. 芙蓉二句:本意謂荷花逢霜而衰敗,團扇天涼被閒置。比喻美人遲暮,愛弛寵歇。
  7. 戚姬句:《漢書·外戚傳》:高祖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王如意。高祖崩,惠帝立,呂后為皇太后,乃令永巷(幽囚嬪妃宮女的長巷)囚戚夫人,(kūn)鉗(剃光頭髮,以鐵圈束頸),衣赭衣,令舂。 [3] 

中山孺子妾歌譯文

中山王的孺子妾,只是憑着美麗的容貌而得到中山王的寵愛。雖然説比不上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但仍然是當時的絕色佳人。庭院天井中生出的桃樹和李樹,花開在初春季節,分外豔麗。一貴一賤,自己怎麼能夠決定呢,全在於上天的安排。芙蓉花在寒意漸深的秋霜季節裏漸漸老去凋零,美人的團扇很久不用。

中山孺子妾歌作品鑑賞

該詩中寫宮中嬪妃的寵辱不在自身而在命運,以此喻仕途窮通。 詩分三段。前六句寫美人因貌美而受寵。“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二句為第二段。表達方式為議論,為前後過度句,也是點明詩旨的關鍵句。後四句寫宮中嬪妃有的因色衰而愛弛,有的因鬥敗而獲罪。這些正是上層社會的縮影 [3]  總體而言,詩人在這首詩裏表達了失意之人的苦悶與心酸。

中山孺子妾歌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 [4]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5-6] 
參考資料
  • 1.    卷163_12 【中山孺子妾歌】李白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1-17]
  • 2.    作品原文  .全唐詩庫[引用日期2013-11-17]
  • 3.    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94-795 .
  • 4.    李白  .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4-19]
  • 5.    夏徵農 等 .辭海(縮印本)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 :1525 .
  • 6.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