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央軍

鎖定
中央軍,是對蔣介石嫡系部隊的通稱,蔣介石把自己的嫡系部隊叫作“中央軍”。其他派系的國民黨軍隊叫作“雜牌軍”,他們受蔣介石集團的歧視,待遇、裝備均比中央軍差,因而雜牌軍和“中央軍”之間經常發生矛盾。“中央軍”內部也存在着很深的矛盾。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央軍”絕大部分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 [2] 
中文名
中央軍
前    身
國民革命軍第1軍
釋    義
蔣介石嫡系部隊

中央軍發展歷史

中央軍以校軍起家

孫中山以廣東作為革命根據地,力圖統一中國,建立起一個國富民強、天下為公的民主國家。由於孫中山當時沒有可靠的軍隊以供驅使,擁護他的各路軍閥又並非真心願意北伐,因此孫中山開辦軍校(即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以培養出來的真正擁護他的革命軍官作為基礎,建立“新軍”。黃埔軍校創辦時,孫中山任命蔣介石擔任校長。在軍校成立前,蔣介石還只是建國粵軍的少將參謀長,自當上黃埔軍校校長起,他的仕途得以完全改變。
中央軍的領導者——蔣介石 中央軍的領導者——蔣介石
就在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畢業後不久,也就是在1924年11月20日這一天,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教導團(簡稱黃埔軍校教導團)宣告成立,這個團由軍校的優秀教官、優秀畢業生以及招募到的3000多名青年工人和農民編組而成。在之後的半年中,教導團被擴編為五個,其成員骨幹大都是忠於孫中山的黃埔才俊。
教導團通過第一次東征的優異表現,使各路軍閥刮目相看,遂於1925年4月13日抽調前兩個團編組為黨軍第1旅。同年6月,黨軍參加了討伐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組織的叛亂,並再次榮立新功。同月26日,第1旅與教導第3團合編為黨軍第1師。此時孫中山早已去世,受黃埔生景仰的廖仲愷又在8月20日遇刺身亡。因此,大部分黃埔學生開始紛紛擁護蔣介石。蔣介石因為有了黨軍的擁護,地位不斷得到提升。在7月3日成立的軍事委員會中,汪精衞當選主席,蔣介石則入列八委員之一,這也是他正式入主軍事中樞之始。
軍事委員會成立後,新成立不久的國民政府就開始進行軍隊的整編事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黨軍第1師與教導第4、第5團分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師和第2師,這兩個師又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軍,由蔣介石擔任軍長。為了充實第1軍的實力,蔣介石乘着逼迫許崇智下野的機會,將建國粵軍第4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師,隨即編入第1軍予以吞併。這三個師,即構成今後擁兵數百萬的中央軍的雛形。
國民革命軍成立時,一共編成了五個軍,此後又陸續增編第6軍和第7軍。這七個軍構成了國民政府在北伐前的軍事武裝基礎,但卻因各自派系不同,而自成一體。如第1軍屬黃埔校軍,以蔣介石為首;第2軍屬譚派湘軍,以譚延闓為首;第3軍屬滇軍,以朱培德為首;第4軍屬粵軍,以李濟深為首;第5軍屬福軍,以李福林為首;第6軍屬程派湘軍,以程潛為首(部隊主要來源於廣東警衞軍、攻鄂軍、潮梅軍等,屬各路雜牌的混合體);第7軍屬桂軍,以李宗仁為首。
在這軍事七大派中,除蔣介石的其餘六派首領大都是革命元老,且名望地位極高。而蔣介石作為後起之秀,能以黃埔校軍為基礎,成功躋身七派首領之一,是十分不易的。由於當時所認為的“中央軍”更多的代指李濟深統帥的粵軍,因此蔣介石的部隊多以“校軍”或“黃埔軍”代稱。 [1] 

中央軍在北伐中壯大

第1軍成立後參加了第二次東征,與友軍各路協同肅清了陳炯明的殘餘勢力。接着,蔣介石又將增編的第14師(由建國粵軍第2師第4旅和東征軍獨立團改編,初稱獨立第2師)和第20師(由重新成立的三個軍校教導團改編,初稱教導師)編入序列,這使第1軍在北伐戰爭開始前擁有五師十七個團的約八萬人。而其餘各軍或是三師、或是兩師,僅新桂系掌握的第7軍擁有九旅十八個團,能與蔣介石分庭抗禮。
與此同時,作為孫中山的繼承人,蔣介石的地位也在軍政兩方面不斷提高,他先是於1926年2月出任國民革命軍總監(第1軍軍長改由何應欽接任),繼又於北伐開始前的6月5日被軍事委員會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1926年7月北伐正式開始。第1軍所屬五個師中有兩個師奉命參戰,但作為總司令的蔣介石為保存黃埔嫡系部隊的實力,僅命出戰的兩個師作為總預備隊使用,其餘三個師則主要留守在廣州、汕頭、潮安地區,以拱衞政府中樞。
同年9月,第1師被正式用於江西戰場,第2師被用於湖北戰場。這兩個師在武昌和南昌先後經歷惡戰,不少英勇的黃埔生在作戰中衝鋒陷陣,戰死沙場。第1師和第2師雖然傷亡頗重,但卻打出了黃埔生的威名,令各路友軍對這些校軍成長起來的部隊刮目相看。與此同時,軍長何應欽親率第3師和第14師攻入福建,連克要地。
在前方校軍不斷告捷的時候,蔣介石以黃埔軍校的後續畢業生為基幹,以招募新兵和收降軍閥部隊俘虜作為兵源,編組了兩個補充師,此後在將這兩個師改稱第21師和第22師後,也編入第1軍,竟使該軍擁有七師之眾。不僅如此,蔣介石還以自己總司令兼黃埔軍校校長的身份,調軍校第四期兩個學生團開赴湖北前線,借參戰之名將這兩個團擴編為新編第1師和新編第2師。
時間進入到1927年,北伐軍各部勢如破竹、連戰告捷,不僅底定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還將浙江和江蘇大部劃入國民政府的版圖。但就在同年4月,蔣介石卻發動反革命政變,以“清黨”為名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員。此舉不僅使部隊一度陷入混亂,進而導致寧漢分裂,使國民政府分裂成以胡漢民為首的南京國民政府和以汪精衞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
在此分裂中,黃埔師生也分裂成寧漢兩派,但軍隊方面仍被蔣介石控制,蔣進而又以軍校高級班、第六期入伍生總隊、軍士教導總隊為基礎成立新編第3師,以黃埔先期畢業生為骨幹陸續成立八個補充團。但就在校軍穩步發展壯大的時候,蔣介石卻遭到同他勢均力敵的新桂系首領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的壓迫,武漢政府方面則提出要重新“合流”必須“倒蔣”。不僅如此,就連校軍的二號人物何應欽也想取蔣而代之。在內憂外患之際,蔣介石被迫於8月14日宣佈下野,以避鋒芒。 [1] 

中央軍重新崛起

蔣介石的下野,使不少追隨於蔣的黃埔生不得不改為擁護何應欽,少部分堅定派則隨蔣“同進退”。1927年8月26日,軍閥孫傳芳趁南京國民政府內亂的機會,集中主力發起反攻,但卻被第1軍、第7軍等部聯合擊潰。
戰後,何應欽以蔣介石繼任者的身份,將第1軍擴編為三個軍,其中以第1師、第2師、第22師編為第1軍,由劉峙任軍長;以第3師、第14師、第21師編為第9軍,由顧祝同任軍長;以第20師、新編第1師編為第32軍,由錢大鈞任軍長;以新編第2師、新編第3師編為新編第13軍,由方鼎英任軍長。至於八個補充團,或是裁撤,或是編為軍屬教導團。何應欽擴軍的方法雖然迅速穩定了校軍,但卻因新桂系地位的提升,以及校軍遭到桂軍歧視等諸多因素,反使軍隊內部要求蔣介石復出的呼聲越來越高。
11月7日,蔣介石見時機成熟,從日本啓程回國。16日在上海與新桂系的李宗仁等人談判,成功實現了蔣桂的再度合作,何應欽在此情況下不得不交出兵權。
蔣介石復出後即命第9軍攻佔徐州,以捷報振奮軍心,鞏固兵權。接着下令清查汪精衞、陳公博等人設立在廣州的國民黨中執委臨時辦公室,迫使汪精衞等人流亡海外,以此肅清政敵。1928年1月4日,蔣介石正式復出,並在2月2日的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上當選中政委主席和軍委會主席,使其掌握了中央政權的黨、軍兩權。
在這一時期,蔣介石也對校軍進行了整編。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總部安全,蔣介石下令成立警衞司令部,轄三個步兵團和兩個炮兵團。第32軍增編暫編第3師。為穩定廣東局勢,將新13軍所屬新2師和新3師交給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改編為粵軍,保留由新3師擴編出來的新4師。接着,抽調新4師一部擴編為新5師,將收編的原第6軍第18師改編為新編第6師,重新組成新13軍,隨即又改該軍番號為第46軍。經過這次整編,校軍的實力再一次得到提升,其嫡系部隊達到20萬餘人。
北伐時期的中央軍(1928年,第32軍,上海) 北伐時期的中央軍(1928年,第32軍,上海)
1928年4月5日,蔣介石在徐州下令繼續北伐。此後第1軍和第9軍進入山東作戰,第32軍和第46軍則分別擔負京滬線和長江北岸的守備任務。在經過四個月的作戰後,張作霖為首的安國軍被迫撤出關外。7月6日,蔣介石攜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人前往北平西山的碧雲寺向孫中山的靈柩舉行“北伐完成報告祭”。蔣介石以此宣告北伐戰爭的勝利,並藉此展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
北伐結束後,國民政府召開編遣會議,商討軍隊的縮編事宜。蔣介石借編遣會議裁軍為名,施行削弱各路實力派、壯大校軍實力的方針。在這次縮編中,第1軍主力縮編為第1師、第9軍主力縮編為第2師、第32軍主力縮編為第3師、第46軍主力縮編為第10師所屬兩個旅、警衞司令部所屬步兵部隊縮編為第11師所屬兩個旅,其餘編余部隊改編為第9師。接着,蔣介石將第10師和第11師完全吞併,使其嫡系部隊在經過縮編之後仍然達到六個師三十六個團15萬人。當時擔任六個師師長的分別是劉峙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方鼎英陳誠。除方鼎英之後退出舞台外,其五人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他們各有才幹,在之後的發展中地位不斷得到提升,或成為中樞要員,或成為地方大員。
這時,由於蔣介石已經是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又身兼中樞部門多項要職,因此人們開始改稱蔣介石所掌握的軍事武裝為“中央軍”。此後蔣介石即以這六個師為基礎,開始了新一輪的中央軍“建軍計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