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電影圖志

鎖定
《中國電影圖志》是珠海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圖書,編著者是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 [1] 
中文名
中國電影圖志:珍藏本
作    者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中國電影資料館 編
出版時間
1995年10月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頁    數
514 頁
ISBN
9787806070987
定    價
62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尺    寸
28.6 x 21.4 x 4.6 cm
重    量
2.5 Kg

中國電影圖志內容簡介

《中國電影圖志:珍藏本》是本大型電影歷史畫冊,這部“圖志”以豐富的史料、充實的內容和圖文並茂的形式,真實地展示了中國電影90年的艱辛與輝煌,併為它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此外,這是迄今第一本將90年來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三地電影融匯一體的“大中國電影”史作。
《中國電影圖志》版權頁 《中國電影圖志》版權頁
《中國電影圖志:珍藏本》主要內容包括:中國電影的萌芽時期、中國電影的發展時期、中國電影的危機時期、萌芽時期的香港電影、萌芽前期的台灣電影等。《中國電影圖志:珍藏本》詳細紀錄中國電影發展足跡,我們可以看到現實和歷史這兩大創作潮流也始終貫穿於中國電影的90年曆史中。
[1] 

中國電影圖志作品目錄

第一編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中國電影圖志》內頁 《中國電影圖志》內頁
一、中國電影的萌芽時期(1896—1921)
(一)電影輸入中國與早期中國電影放映業
(二)早期的電影攝製活動
1.豐泰照相館試製短戲曲片
2.亞細亞影戲公司試製短故事片
4.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的電影活動
(三)中國最早的三部長故事片的試製
二、中國電影的發展時期(1921—1927)
(一)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出品
(二)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及其出品
(三)天一影片公司及其出品
(四)“長城”、“神州”及其出品
(五)民新影片有限公司及其出品
(六)其它電影公司的影片
三、中國電影的危機時期(1927—1930)
(一)明星影片公司在製片上的混亂
(二)“天一”等公司轉入武俠片、神怪片的攝製
(三)聯華影業公司的創建及其最初的出品
四、萌芽時期的香港電影(1913—1930)
五、萌芽前期的台灣電影(1925—1930)
第二編 三十至四十年代
一、中國左翼電影運動(1931—1937)
(一)左翼電影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二)泥濘中的戰鬥
(三)國防電影新階段
二、中國抗戰電影(1937—1945)
(一)大後方的抗戰電影活動
(二)“孤島”時期的電影
(三)抗日民主根據地創建人民電影事業
三、戰後的中國電影(1946—1949)
(一)國統區進步電影運動
1.崑崙影業公司的成立和製片活動
2.“長制”的建立與製片
3.“中電”等機構的製片活動
4.其它民營公司的電影製作
(二)解放區電影事業的發展
1.人民電影第一個製片基地的建立
4.新四軍的攝影活動
(三)兩支隊伍的大會師
四、成長時期的香港電影(1930—1949)
五、萌芽後期的台灣電影(1930—1949)
第三編 五十至七十年代
一、新中國人民電影事業的初創時期(1949.10—1952)
(一)創建新中國的國營電影事業
(二)過渡時期的私營電影
二、新中國電影的全面發展時期(1953—1959)
(一)全面建設、穩步發展
(二)“新中國電影的藝術高峯
三、新中國電影的曲折發展時期(1960—1965)
(一)電影調整與創作“小高潮”
(二)在“左”傾批判風暴衝擊下陷入困境
四、“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影(1966—1976)
五、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台灣電影
(一)成長時期的台灣電影(1949—1962)
(二)繁榮時期的台灣電影(1963—1981)
六、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影
(一)繁榮時期的香港電影(1949—1966)
(二)轉型時期的香港電影(1966—1978)
第四編 八十至九十年代
一、徘徊與轉折(1977—1979)
二、發展與創新(1980—1986)
三、走向全面改革(1987—1994)
四、調整時期的台灣電影(1982—1994)
五、多元發展時期的香港電影(1979—1994)

中國電影圖志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2] 
參考資料